王梅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不管如何改教学有效性都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师作为实施学校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程理念主要载体,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怎样建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有效性;实践
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实有效教学,就要结合物理教学现状、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怎样建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有效性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案时都要从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能照搬书本和教参书。设定《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惯性”的知识内容没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而是把重点放在探究实验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课堂上时间相对充裕,而且通过师生合作解决了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所以能完整地按照“创设情景——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过程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体验了自己探究获得成功的愉悦。实践证明,物理课堂教学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过分强调所谓的全面,常常会得不偿失。
二、改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是物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的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来说,枯燥的、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公式、抽象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无从下手。例如,热学中的分子、力学中的密度、压强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的层次较低,难以把物理课堂的学习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所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当好引导的角色,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互动学习中,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唯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实验工具:凸透镜、光屏、F 型发光二极管、蜡烛、火柴、光具座、双面胶等。
实验步骤:
①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把光屏和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两边,充分使蜡烛的火焰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点在同一个高度上,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②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上,再点燃蜡烛,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③进行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较为清晰的蜡烛的成像为止,然后,记录凸透镜和蜡烛之间的距离、具体成像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等;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的一端靠近一部分,重复(3)的步骤,并做好记录;
⑤再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的一端靠近一部分,观察具体的成像在哪?成像是怎么样的?实验总结:
第一,如果物体成像是实相时:物体越是靠近凸透鏡,其所成实相越大,并且物体和成像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物近像远像变大)。如果物体成像是虚像时:物体越是远离凸透镜,其所成虚像越大,并且物体和成像的移动方向是一致的(物近像远像变大)。
第二,如果物体成像是实像时:①当u>v 时,等价于u>2f f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教师本来是一心为学生着想的,只担心漏讲知识或少讲而学生不会。教师讲得很辛苦,但学生处在被动听课状态,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太小,很难获取较大的学习效益。要实现主体教育思想就必须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点拨,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绝不可以越俎代庖。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知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把备课要点放在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切入点上。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放得开。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和灵感,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新课程改革提倡物理课堂教学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无疑会在一些问题上对结果产生分歧,善于把握课堂的教师,会将这些分歧转化成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因为在这种分歧下教会学生新的东西,会为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会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所以,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为题,老师应该好好加以利用。孔子曾说:“多闻阙疑,多闻缺始。”即主张广闻质疑。正所谓疑是知之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以“培养青少年‘不唯书、不唯上、只为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品质”为目标,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同时,教师在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实际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一些有效的探究活动。最后,根据学生发表的意见先对学生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再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此知识。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共享,共同交流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热爱。同时形成丰富的物理思维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五、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师想要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建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措施,进而转变传统的物理教育教学的教育理念,对所教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万满.新课标下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探究[J].教育界,2013,22(32):69-73.
[2]吴敏.课堂观察: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12(10):11-35.
[3]陈忠.新课标下几点尝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2013,11(22):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