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兴奋剂候选基因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2015-07-04 01:41张泽彪赵玉华赵晨琼汪宇峰朱志强关伟军
冰雪运动 2015年4期
关键词:运动能力检测技术

张泽彪,赵玉华,赵晨琼,张 颖,汪宇峰,朱志强,关伟军

(1.哈尔滨体育学院 运动科学与健康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

基因兴奋剂候选基因及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张泽彪1,2,赵玉华1,赵晨琼1,张 颖1,汪宇峰1,朱志强1,关伟军2

(1.哈尔滨体育学院 运动科学与健康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193)

摘 要:基因兴奋剂是随着基因治疗和竞技体育的发展由生物技术向体育界渗透的一种产物,其种类和检测方法成为当今反兴奋剂工作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已有200多种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被发现,为基因兴奋剂的使用提供了基础。研究表明,基因兴奋剂种类繁多,然而均以提高运动员肌肉力量、增加有氧耐力及缓解运动疲劳为最终目的,其隐蔽性强等特点使得检测技术明显滞后于基因兴奋剂的发展,但随着外源基因检测技术、分子成像技术与生物传感器的开展使得对日后基因兴奋剂的检测与发现成为可能。通过对近来基因兴奋剂的发展、种类及检测手段进行综述,旨在为其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基因兴奋剂;转基因技术;检测技术;运动能力

1 引言

自国际奥委会提出反对使用兴奋剂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运动员为提高成绩而服用的药物种类与使用方法层出不穷。进入21世纪,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善运动员在各体育项目中的运动能力有望成为可能。时至今日科学家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已有上百余种参与人体机能调控及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EPO)、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和人类生长激素(HGH)等。但基因治疗这把双刃剑同样使得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将目光投向到这一新兴的科技领域中,妄图通过将改变身体机能和增强运动能力的相关基因人为转移到运动员体内,从而获取竞技优势,这也标志着兴奋剂技术走向了新的阶段[1-3]。迫于此发展形势,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于2004年首次公布了禁止使用基因兴奋剂的条例[4-5],但该技术用于基因转移的编码基因来源于人类本身,与以往类型兴奋剂相比具有隐蔽性更强,检测方法更难等特点,以至于目前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应用报道。然而通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已探索出一些基因兴奋剂候选基因与检测技术手段[6]。近年来,通过基因组计划,几种疾病的遗传密码已被解开,使得这些疾病的基因疗法成为可能,而其中的一些基因疗法甚至可能导致运动能力的增强[7]。但喜忧参半的是,一旦教练员或运动员将该技术应用到赛场之上,无疑是为竞技体育蒙上一层阴影,为防止该技术在竞技体育领域的滥用,基因兴奋剂已经引起科研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者力求还竞技体育赛场一片净土。

基因兴奋剂的作用机制同基因治疗技术如出一辙,同样包括:克隆编码目蛋白的核酸序列、选择合适的载体、合成重组载体、最终将其转入体内使表达产物完成对身体机能的重新调控,而与基因治疗不同的是有些人另辟蹊径,为了在竞技比赛中获取最大利益将基因转移的对象由需救治的病人换成了健康的运动员,应用此项技术来提高其运动能力[8]。参照基因治疗手段将含有功能的核酸序列人为转入运动员体内用以改变其基因表达水平,从而达到加强肌肉爆发力、增强耐力、提高运动员在相应项目上竞技能力的目的。鉴于此弊端,自2004年起,国际奥委会(IOC)便已将基因兴奋剂列入违禁药物,而2008年更在禁用的黑名单中明文规定:禁止以非治疗为目的的使用细胞、基因、遗传物质或调控基因表达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9]。至2013年WADA明确表示[10]利用遗传物质及相似物转移细胞或基因的手段不得在运动竞技比赛中使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实验技术研究近况及其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旨在为基因兴奋剂的出现及反兴奋剂手段提供前瞻性的思考,并试图为更多人一窥其全貌提供资料,为其研究者开展研究提供支撑。

2 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已发现百余种调控人体机能及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从而为运动员选材、运动损伤治疗及开展科学化训练提供可行性依据,但无奈同时也使得个别运动员试图通过转基因治疗的手段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被源源不断的挖掘出来,使得运动员或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身体条件及项目的特点来选择相关作用的基因作为转移的原料,从而起到最终提高自身运动能力的效果。目前虽尚无在比赛中通过转移外源基因用以提高运动成绩的相关报道,但大量成功的临床案例和转基因动物实验均已表明基因兴奋剂技术已日趋成熟,这种基因表达后的产物与自身形成的蛋白基本相同,很难被检测出来,所以具有很高的隐蔽性[11],目前受科学家们关注的基因兴奋剂候选基因有以下几种(表1)。

2.1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EPO由人体肾脏细胞合成,主要作用在于促进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促进骨髓合成并释放网织红细胞,进而增加体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提高血红蛋白含量用以维持和促进正常的红细胞代谢[14],20世纪末Svensson[12]等人将EPO基因通过病毒分别转染到大鼠和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的体内,检测后发现实验动物体内产生的EPO使其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由49%提高至81%,并且其表达水平在食蟹猴体内保持了近3个月,而在大鼠体内则保持12个月之久。此后各种相关报道不断出现,虽然这些研究主要是用于基因治疗的目的,但所得结果也许会成为健康的职业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也就是说随着转基因手段的不断完善,将可能通过基因治疗技术把修饰过的外源EPO基因直接注入到耐力项目的运动员体内,从而产生更多的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红细胞,继而增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2.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IGF-1主要表达于肝脏和骨骼肌中,可促进肌肉生长,增强肌肉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摄取,提高脂肪代谢速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11]。2004年Sweeney[13]等研究者曾尝试应用IGF-1来改变肌肉的功能,选择基因治疗技术中最常用的腺相关病毒(AAV)作为载体,使其携带IGF-1基因,将其植入大鼠体内,最终经测定这些大鼠的肌肉生理横断面和绝对肌力均有所倍增。研究人员还发现与载体病毒相连的基因在体内只会增加基因表达物质的含量,并不会影响血液,这样就降低了引起心脏病和其他血液类疾病的风险。正因如此,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将这项技术列入了“黑名单”,但鉴于目前对基因改造的检验刚刚起步,而检测这类药物将比其他类别的兴奋剂要困难更多,因此,目前尚无有效手段对此开展检测,其反兴奋剂之路仍任重道远。

表1 与基因兴奋剂相关候选基因Table 1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Genes Doping

2.3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yostatin(MSTN)是一种肌肉负性调节因子,与肌肉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主要由肌肉分泌,其血清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5]。以往研究发现敲除MSTN基因后的小鼠不仅骨骼肌的质量和肌肉力量有所增强,而且可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以提高,降低体脂百分比[29]。

目前还有人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角度对不同人种的MSTN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发现A2246G、T2462C、C2380G、G163A、G2278位点多态频率在不同人群中存在显著性差异,预示着人们有望发现一种通过基因治疗技术改变MSTN基因表达水平获得更强力量的一种手段[16]。大量实验已证明这种基因的抗体能够促进患有肌营养不良、肌肉营养失调患者肌纤维的重建,故不难推断该抗体今后将可能成为治疗肌肉疾病的可用药物,被用于基因兴奋剂的使用范畴。

2.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EGF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诱导血管新生、增强外周血液循环,增强输送氧和营养的能力[11],在运动过程中可提高血管的生成速度,增加组织血氧含量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延长运动时间。早在1988年Baumgartner[16]等人以病毒为载体,将VEGF成功导入体内,并达到促进血管增生的目的,随后VEGF的基因疗法被广泛应用到治疗心绞痛及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不难想象若运动员以此方法促进身体营养物质的供给,将大幅度的提高运动时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工作能力。

2.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

ACE基因是调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促进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高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功效,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削弱舒张期的松弛,进而增加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22]。20世纪末Montgomery[23]等人于《Nature》首次报道了33名运动员的ACE基因多为II型纯合子,小部分为DD型纯合子,而II型纯合子的频率显著高于1906名试验对照对象,从而推断ACE基因II型纯合子人群在运动中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利于提高自身运动耐力。Tsiano[24]等人以优秀的游泳和径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证实了运动员的运动专项距离与ACE-I型等位基因高度相关。

Halil[25]等人也通过实验证明,规律的耐力训练利于血管舒张,特别是ACE-II基因型的运动员。由此可知ACE基因和耐力相关,ACE-II更有利于有氧耐力运动项目的运动能力,而关注与运动能力相关的ACE-II基因进展,防止运动员使用该基因作为基因兴奋剂,对于将来应对该基因兴奋剂将更有利于采取主动预防和检测措施。

2.6 内啡肽类(Endorphins)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强度过大及易造成血乳酸的堆积,刺激肌肉痛觉神经末梢,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22]。内啡肽类物质可作用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从而达到抑制疼痛的作用,将该基因转移到体内,其表达产物可减缓因剧烈运动乳酸积累产生的疼痛,并对减少由于练习中受力引起的炎症的疼痛,维持神经内分泌环境相对稳定,但该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离临床应用还有一定距离[14]。

2.7 瘦素基因(Leptin)

1997年,Murphy[26-27]等人以携带leptin基因的病毒作为载体对肥胖小鼠进行体内注射后发现肥胖小鼠体重减轻。从而得知瘦素基因可以对下丘脑摄食中枢具有效的调节作用,通过减少摄食量和加强能量消耗,使能量储量减少。这一发现为一些需要控制体重的项目,比如:花样滑冰、体操、举重、拳击,以及摔跤等项目的运动员提供了使用的可能依据,但由于近些年对瘦素基因应用价值的研究始终进展缓慢,故为探寻该基因的更多功能与用途,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3 基因兴奋剂检测的方法与发展趋势

3.1 肌肉活检检测

由于基因兴奋剂是以分子形式进入体内,在细胞水平发挥作用,表达的产物与人体自身的内源物质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这类兴奋剂的检测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目前检测方法尚不成熟,传统的血检和尿检均无法有效对其检测[15]。现行的唯一准确的方法就是对进行过基因注射的部位进行活体肌肉和组织检查,以发现病毒载体或目的基因。但由于这种方法创伤较大,并且标本采集的时间受到插入目的基因表达时间限制,难以被运动员和兴奋剂检测机关所接受,所以操作性不强,一直缺乏有效地检测手段。

3.2 蛋白质组学检测

2000年Lasn等人以猕猴为实验对象,发现含有编码EPO基因的载体注射到短尾猿骨骼肌后出现一些个体的自体免疫现象,血清中EPO含量在出现一个高值以后就急剧回落,实验动物出现贫血症的症状,经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动物血清中含有识别rhEPO的抗体。令人感兴趣的是,在没有出现贫血症的个体中也有检测到低水平EPO抗体的情况,通过等电聚焦电泳测定血液中EPO,发现基因表达后的EPO与内源性EPO在糖型上有明显的不同,这一发现有助于对EPO基因兴奋剂的检测[30]。但由于该方法仅限于EPO基因的检测,适用性较差,故应用范围较局限。此后又有一些文献报道了生物体对外源EPO蛋白或外源EPO基因表达蛋白产生自身免疫的情况,结果也均发现外源蛋白以及外源基因表达蛋白会引起免疫应答[31]。因此,对这些抗体进行检测,将可间接证明基因兴奋剂的使用,而鉴于外源基因的导入还会引起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异常,因此通过研究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质组学,也将间接获得基因兴奋剂的使用证据。

3.3 间接外源基因检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逐渐发现了可以间接检测外源基因的研究策略,虽检测的手段和方法各有弊端,但却为未来反兴奋剂的道路指明了方向[11]。北京奥运会后期,Anna[32]等人提出通过PCR、Southern 印迹、分子探针以及基因测序等技术对外源基因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基因兴奋剂的检测,但这些检测手段当前均面临三大难题,首先是载体进入体内的代谢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是对运动员转入部位无法确定;最后便是检测样品取材可能存在对运动员造成伤害,所以取材困难。后来又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类同之前检测机制不同的观点,主要是对与基因兴奋剂相关信号、转录水平及表达差异变化进行检测,如:检测转基因后免疫系统的变化或一种特定细胞型转录组的变化,大多数采用Real-time PCR、酶联免疫法(ELISA)、Western blotting、质谱分析、双向电泳等技术[33]。也有研究表明,若人为使用了基因兴奋剂必然会改变靶基因在体内表达水平及其上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所以可通过CDNA微阵列技术和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等对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进而判断是否使用了基因兴奋剂[34]。

近些年人们发现若人为的使用基因兴奋剂,虽然相关目的基因组成无明显差异,但转入的外源基因不会取代自身原有的基因,其表达后的产物也会与自身基因的表达产物有所不同,因此可依靠对基因翻译修饰后的细微变化对外源基因表达产物进行检测。随着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深入研究,基因兴奋剂的检测手段获得了有力的科技支持,鉴于此类技术可定量分析个体蛋白水平差异,亦可定性分析鉴别个体蛋白的亚型,因此还可以通过检测目的蛋白和相关通路上的上下游相关蛋白变化水平,通过免疫学技术检测外源蛋白所引起的免疫效应来实现基因兴奋剂的检测[35]。总之,目前基因兴奋剂的检测还面临着转入部位的确定、取材和载体进入体内的代谢时间不确定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4 生物技术检测

当前临床基因治疗的发展手段以及新型的技术将用于基因兴奋剂的检测,例如分子成像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以及更加先进的分析软件等,若成功实现这些新技术在基因兴奋剂检测中的应用,将为发展检测方法提供更广泛的途径。

4 结语

科学家们对基因兴奋剂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探寻更多可提高肌肉力量、增加有氧工作能力和减缓疲劳的功能性基因。从提高运动能力的机制可将这些基因大致概括为三类,一是与骨骼肌收缩力量相关的基因,二是与氧气供应量相关基因,三是与能量供应相关基因。其中EPO基因、IGF-1基因以及内啡肽类基因始终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话题,而其他相关功能的基因兴奋剂在此由于样本量有限,文献记载较少就不一一赘述,总而言之随着越来越多与运动能力相关的基因被发现,基因导入系统的不断完善,基因兴奋剂在赛场上的出现已不再遥远。

随着科技的进步,科研水平的提高,转基因技术在临床治疗和动物实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关的基因被大量发掘出来,这些基因的出现在解决基因治疗和科学选材的前提下也使得某些人将其应用于竞技体育的赛场上,从而给竞技赛场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基因兴奋剂的使用不断推陈出新,而检测手段却始终滞后于其产生,虽然目前并无基因兴奋剂使用的案例出现,但不可否认他的存在正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之上。认识基因兴奋剂对竞技体育比赛的危害作用,把握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与指导性作用。因此,加强对基因兴奋剂与检测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这一点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Molly S.The Human Gene Map for Performance and Health-Related Fitness Phenotypes:The 2006-2007 Update[J].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09,41(1):35-73.

[2] Gallagher R. The straight dope on gene doping[J]. SCIENTIST,2005,19(5):6-6.

[3] Verma I M.Doping, gene transfer and sport[J]. Molecular therapy: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Gene Therapy,2004,10(3):405-405.

[4] Unal M, Unal D O.Gene doping in sports[J].Sports Medicine,2004,34(6):357-362.

[5] Friedmann T,Rabin O,Frankel M S.Gene doping and sport[J].Science,2010,327(5966):647-648.

[6] Moser D A,Braga L,Raso A, et al.Transgene Detection by Digital Droplet PCR[J].Plos One,2014,9(11):e111781-e111781.

[7] Trent R J,Alexander I E.Gene therapy in sport[J].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06,40(1):4-5.

[8] Wirth T,Parker N,Seppo Ylä-Herttuala.History of gene therapy[J].Gene,2013,525(2):162-169.

[9] World Anti-Doping Agency.The World Anti-Doping Code.The2008ProhibitedList[EB/OL].[2015-02-11].http://www.wada-ama.org/rtecontent/ document/2008.

[10] Ewa B,Daria D,Anna J.GENE DOPING IN SPORTPERSPECTIVES AND RISKS[J].Biology of Sport,2014,31(4):251-259.

[11] Baoutina A,Alexander I E,Rasko J E J, et al.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detection of gene doping[J].The journal of gene medicine,2008,10(1):3-20.

[12] Svensson E C,Black H B, Dugger D L,et al. Longterm erythropoietin expression in rodents and nonhuman primates following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a replication-defective adenoviral vector[J]. Human gene therapy,1997,8(15):1 797-1 806.

[13] Sukho L, Barton E R, H Lee S, et al.Viral express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enhances muscle hypertrophy in resistance-trained rats[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04,96(3):1 097-1 104.

[14] 常芸,高晓嶙.基因兴奋剂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J].体育科学,2009,28(8):50-53.

[15] Hassan M E,Azzazy,Mai M H, et al.Gene doping:of mice and men[J].Clinical biochemistry,2009(42):435-441.

[16] Baumgartner I,Pieczek A,Manor O,et al.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of phVEGF165 after intramuscular gene transfer promotes collateral vessel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imb ischemia[J].Circulation,1998,97(12):1 114-1 123.

[17] Kniess A,Ziegler E,Thieme D,et al.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of GH-dependent markers in athletes:comparison of population based and individual thresholds for detection of GH abuse in sports[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13(84):201-208.

[18] Cox H D,Rampton J,Eichner D.Quantifica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n dried blood spots for detection of growth hormone abuse in sport[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3,405(6):1 949-1 958.

[19] Wang Y X, Zhang C L, Ruth T Y,et al.Regulation of muscle fiber type and running endurance by PPARδ[J]. PLoS biology,2004,2(10):e294.

[20] Smith O.Nota bene:biomedicine.Pain-killer genes[J]. Science(New York,NY),1999,284(5420):1634-1634.

[21] 张兵兵,王远亮,杨力,等.力生长因子及其E肽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J].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2010,37(3):304-312.

[22] Fang M,Yu Y,Xiangwei L,et al.The association of sport performance with ACE and ACTN3 genetic polymorphis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los One,2013,8(1):464-467.

[23] Montgomery H E,Marshall R, Hemingway H,et al. Human gene for physical performance[J].Nature, 1998,393(6682):221-222.

[24] Tsianos G, Sanders J,Dhamrait S,et al.The ACE gene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and elite endurance swimming[J].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04,92(3):360-362.

[25] Tanriverdi H,Evrengul H,Tanriverdi S,et al.Improved endothelium dependent vasodilation in endurance athletes and its relation with ACEI/D polymorphism [J]. Circulation Journal,2005,69(9):1 105-1 110.

[26] Rankinen T, Pérusse L, Rauramaa R,et al. The human gene map for performance and health-related fitness phenotype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1,33(6): 855 -867.

[27] Murphy J E, Zhou S, Giese K, et al. Long-term correction of obesity and diabetes in genetically obese mice by a singl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encoding mouse leptin[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7, 94(25):13 921-13 926.

[28] Döring F, Onur S, Fischer A, et al.A common haplotype and the Pro582Ser polymorphism of the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A) gene in elite endurance athletes[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10, 108(6):1 497-1 500.

[29] Lisa-Anne W, Kening S,Xiangping L, et al. Inhibition of myostatin in adult mice increases skeletal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J].Biochemical &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03,300(4):965-971.

[30] Lasne F,Ceaurriz J.Recombinant erythropoietin in urin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2000,405(5):635-635.

[31] Neuberger E W I,Jurkiewicz M,Moser D A,et al. Detection of EPO gene doping in blood[J].Drug testing and analysis,2012,4(11):859-869.

[32] Baoutina A,Alexander I E, Rasko J E J,et al. Developing strategies for detection of gene doping [J].Journal of Gene Medicine, 2008,10(1):3-20.

[33] Mansour M M,Azzazy H M.The hunt for gene dopers[J]Drug Test Anal,2009(1):311-322

[34] Lundby C,Robach P,Boushel R,et al.Does recombinant human Epo increase exercise capacity by means other than augmenting oxygen transport[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1985,105(2):581-587.

[35] Lasne F, Martin L,De C J,et al."Genetic Doping" with erythropoietin cDNA in primate muscle is detectable[J]. Molecular Therapy,2004(10):409-10.

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15)04-0038-05

收稿日期:2015-03-17;修回日期:2015-05-11

第一作者简介:张泽彪(199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运动分子生物学。

通讯作者:朱志强(1960-),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教授,国家体育总局冰雪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重点实验室主任,哈尔滨体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冰雪运动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 关伟军(1966-),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动物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Status of Studying Candidate Genes of Genes Doping and Testing Methods

ZHANG Ze-biao1,2, ZHAO YU-hua1, ZHAO Chen-qiong1, ZHAG Ying1, WANG Yu-feng1,ZHU Zhi-qiang1, GUAN Wei-jun2
(1.Sports Science and Health Department of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 China;2.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 Beijing 100193, China)

Abstract:Gene doping is a kind of product which has b een infiltrated from biological technology to sports circ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e therapy and competitive sports. Its types and testing methods have become the hot spots in the study of Anti Doping work. So far, more than 200 genes associated with athletic ability have been found, which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use of gene doping.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gene doping but improving the muscle strength, increasing the aerobic endurance and alleviating the sports fatigue are the final goals. And its concealmentit makes the testing technology is lagg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gene doping.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gene testing technology, molecular imaging 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sensor,it may be possible for gene doping to be tested and discovered in the future. By summarizing the recent development, types and testing methods of gene dop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a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studies. Key words: gene doping;transgenic technology;testing technique;athletic ability;

猜你喜欢
运动能力检测技术
抗心衰药物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红细胞、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影响情况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浅谈对中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培养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