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2015-07-03 08:00方秋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快乐体育体育教育情境创设

方秋

摘 要: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

关键词:体育教育;思想发展;和谐师生;情境创设;快乐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40-02

初中政治课程的开设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传统概念的下的政治教学,多数采用了强迫记忆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如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已成为教师关 注的重要问题,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活跃课堂氛围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就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教学中,一堂课就是一段生活,一段教师和学生相依共进、交流互动的生命里程。理想的课堂生活是"开心果",学生乐在其中,兴味盎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民主性、趣味性、鼓励性、实践性、探究性相结合。把学习的自主权利还给学生,教师,鼓励学生,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独立的人格。我们还可以从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生活情境,创设人人参与的情景,"活动是孩子的本能,游戏是孩子的天使",创设情景教师可以让学习各尽所能,或唱或跳,小品、相声、诗歌、绘画等形式,情趣连连,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让学生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成才的满足,在表现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表现欲和学习欲,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三、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构建和谐课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尤为重要。构建和谐课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特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应 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进步与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快乐体育体育教育情境创设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