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5-07-03 00:50曹青青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转化学困生

曹青青

摘 要: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在新的教育形势及社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和表现。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让广大教师身心疲惫且收效甚微的工作,究其原因比较复杂。通过反复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深入小学调查学困生的现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小学“学困生”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做出系统的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解释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应试教育;转化;爱心;责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76-02

一、问题的提出

特殊教育领域以往研究的是聋哑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学习困难学生,则是另外一种特殊群体,需要我们从特殊的视角、方法加以研究,这对促进他们的正常乃至超常地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从教育大环境及学校和老师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包括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去对待学困生,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挖掘学困生潜能期望能对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学习困难是对学习不良,或学习障碍、学习无能、学习失能的一种称呼,也有人把学习困难生称为差生、后进生。目前教育者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术语是学习困难学生。

很多种关于学困生的提法:“差生”、“问题学生”、“后进生”、“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其实质基本一致,即不会学习、不懂思考、不能适应学校教学活动。

本人认为比较权威的观点是: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国家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这一定义包含了三层涵义:①学困生最显著的标志是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②学困生身心的生长发育处于正常范围之中;③由于形成原因不同,学困生之间存在差异。④存在不同程度的潜能,通过干预或辅导是可以逆转的。

三、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应试教育是学困生产生的推手

国家教育改革虽然已实行多年,但在很多地区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将素质教育提上日程,反而让广大教师和学生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实际上教师和学生们一直在围绕考试分数转。教师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每天除了备课、上课,就是批改大量的作业,忙于个别辅导;学生们每天在校要完成校内作业,回家还要完成家庭作业,部分学生还要在双休日参加补习班。在双重压力下,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差或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低下的反复刺激下,就会产生自暴自弃、消极厌学的心理。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是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产生偏见,缺乏足够的爱心和耐心,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或漠不关心,或讽刺挖苦,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像患病的人受到权威的判决一样,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动力,感觉自己真的没希望了。

四、如何正确认识学困生

1、学困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个体性格差异,以及后天努力的程度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即使是在学习成绩整体较强的班级,也会有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所谓“学困生”。然而,我以为“学困生”只是一种相对的提法,是与班级中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的教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学生相比,比较弱势的少部分群体。作为教师首先要面对现实,正视学困生的存在,既不可漠然看待,任其自由发展,也不可有“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想法和做法。

2、学困生都是可以转化的

一些学困生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中表现为学习困难,在另外一些科目中却表现正常甚至超常。事实证明,学困生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转化的,作为肩负教育重任的广大教师,要树立信心,不抛弃,不放弃,力争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

3、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

从学困生形成的因果关系来看对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进行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心智没有发育完全,自控能力较差,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要无私地奉献出“三心”——爱心、细心、耐心。然而,由于地区教育滞后、生源差、班级生数多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许多教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五、学困生转化策略

1、无私奉献,热爱学困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未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要求我们教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爱教育、爱工作、爱学生。

2、提高技能,征服学困生

作为老师,除了具备爱心、责任心外,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课堂教学艺术。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深刻钻研和领会教材,挖掘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系和美的因素,引领学生去体会学科学习的快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始终充满生机。

3、因材施教,帮扶学困生

学困生的表现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基础差,不会的越积越多。在备课时,本人考虑最多的是某一个知识点班内哪些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可以掌握,哪些学生必须听老师讲解才能理解,哪些学生即使老师讲解以后也可能不懂的。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安排,在什么时间,采取何种方式对需要帮扶的学困生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

4、开展活动,挖掘学困生

努力开展多种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可以极大地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或者通过引导大家评价其优点,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而提高自信心,增强耐挫力,找到新的生长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所以,要转化学困生教师要先从自身做起,要以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去对待学困生,要以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去征服学困生以及做有心人,及时帮扶学困生,挖掘学困生潜能,希望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成从林,转化“学困生”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6)

[2] 周冬琼,读懂、引导学困生[J]四川教育,20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转化学困生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