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锦波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启发性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71-01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利用启发特点,激发学生探究
启发,是要引起学生联想,从而运用已知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启发式问题,犹如一个亮点,在学生的头脑“库存”中引起碰撞,迸发出火花,把学生现实的“感”和原有的见闻、体验、知识、认识沟通起来,最后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或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探究。
2、把握引导时机,组织学生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没有经过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回答自然是机械的。如果在教学中能再介绍一些与课文中心、重点等相关联的知识,并提出种种疑问,自然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深思维的层次。如学习《桃花源记》,教师发现课本注释将“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中的“若”解释为“好像”,这就和原文中的“仿佛”一词重复,便立刻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结果发现“若”有好几种义项,于是相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经过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若”应理解为代词“此”,而不是“好像”。
3、重视基础积累,正确引导探究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欲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基础的积累,这足以使学生具备持久的阅读前景;而熟练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探究性思维的形成;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更可以获得最佳的思维效果。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只要是教学,就存在情境,教师的责任就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认知需要是紧密联系的,而认知需要则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的情境,把学生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三、自主选择学习,培养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因材施教。同时在探究性学习中,应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探究性学习还有一大特点,即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学习。这样每堂课的伙伴就会有所不同,也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这很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巧妙点拨诱导,教给探究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扣住情境点,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换位思考,产生共鸣,从而理解作者的创作观点,作品的思想意义。另外,捕捉“空白”点,延伸探究空间,引导学生捕捉启人深思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如可为某篇文章续结尾。教学中还要善于抓住模糊点,进行多元探究,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抓住模糊点去探索。如何让学生确切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中心句,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那些模糊点进行讨论,甚至进行辩论,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此外,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定势点,反向思考,拓展空间,引发创造。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又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即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不仅要强调动手,更要强调动脑。同时,在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 这具体表现在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观点,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 韦志诚 《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