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有质高效

2015-07-03 23:12:54张继菊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效思考课堂

张继菊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质高效受多方面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把教学的各个环节准备工作做扎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此文,主要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来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课堂;高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89-01

课堂教学效率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有质高效,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对老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和本班学生的特点,主要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来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是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家都知道,课前准备主要体现在备课方面,它是有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教师能否上好课、出优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我认为备课要细致化,细而不乱,主要表现是“细”。细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阅读参考用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握一堂课的主题,先从总体上把握讲什么,怎么讲,怎么确定重难点。在明确了教学目标,把握了重点和难点后,还要考虑教学步骤的安排,这是一个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要做到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一般来说,教学过程设计都要有创设情景,这为引出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情景的设置要言简意赅,充分体现要讲的问题,最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要简而不乱;其次是知识的构建,你怎样把这节课要讲的知识充分展现给学生,这就要求老师课前把知识梳理通顺,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逻辑顺序不能乱,层次分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思考在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問题,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来思考这节课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还要处理好课堂练习问题。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类型的题全讲,这就要求我们有针对性的选取、设计练习题。练习题要选巧而精的,巧妙地设计练习穿插于课堂,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本基本知识,又能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课后练习遇到的难点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并把它落实到备课、教学各个环节中去,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又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备课必须能够科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

如果说备课是一种理想模式,那么课堂教学就是实践模式,课堂教学就是把理想付诸实施的阶段,只有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直接影响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几点:第一,教师作为教授知识的主体,你的课堂表现直接影响学生注意力,所以教师上课时要调节好情绪,在课堂上动作要得体大方,要有充分的自信——我能上好这堂课;语言上要通畅流利,要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只有教师拥有了激情,学生的激情才容易被感染,才能使课堂富有激情。第二,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主体,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对课堂氛围喜好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直接会从其行为及表情上看出来,所以,老师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解决问题。第三,加强师生互动及情感交流。如果课堂上教师施展自己的才华滔滔不绝,学生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中“默默无闻”,学生的思维将会被限制、束缚。双边活动严重的不对等,将直接导致师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情感和思想交流不通畅。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地、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手段。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曲折变化起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互动及情感交流。

三、课后反思

俗话说:一日三省。当教师的虽说不一定做到一日三省,但课后反思是必需的。课后反思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上好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环节。一节课质量的高低,它固然与课前的辛苦备课,精心设计有关,但我认为决定一节课质量的高低的因素还应包含课后反思,它要求教师对本节课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再思考,再创造,为下一节课教学作准备,通过在反思中找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课后反思能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加之新课程要求,学生思维更宽广,更灵活,难以预料的问题更多,这就要求教师用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总结,不断地实践—探索—再实践,课堂教学自然就会提高质量。课堂教学需要在这之前几十节,上百节,甚至上千节课后总结的宝贵经验的运用。在一节课中我们不会得到太多的东西,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感悟,但如果每天都有一个这样的小小收获,那么时间一长,几十个,几百个这样的小收获汇集在一起,你将会发现它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宝库,它甚至将成为以后终身受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古诗有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后反思的一个很好的解释。

课堂教学的有质高效受多方面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把教学的各个环节准备工作做扎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高效思考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5:59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7:06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2:41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