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生活

2015-07-03 01:02:31孙定方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

孙定方

摘 要: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思想。学习语文就是塑造我们自己的灵魂。语文教学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生活;语文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04-01

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思想。学习语文就是塑造我们自己的灵魂。语文教学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新课标形势下,更要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清楚知道,语文教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教,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语文是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基础,有相应的联系,但不是并列的学科。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所给知识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学好了语文,可以快乐生活,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结合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探索,谈些粗浅看法。

一、从摘抄和生活中积累语文素材

语文是反映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工具,它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古人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同样,要教学好语文,建构成语文知识的大厦,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还在于平时多“积累”。

1、每天坚持写日记,可以摘抄名言警句,诗词,优美句段,名人事迹;可以写学习体会,生活感悟等。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可以记,不需要多,每天120字左右,长期坚持定会有可喜的效果。正如荀子所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包含生活中的万物,近几年来,随着“大语文教学观”的建立,语文试题多元化、开放性,我们要学好语文,不能单纯依赖语文,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早已成为过去。今天的语文老师必须做到事事关心,方能与学生谈古论今、品评自然、洞察社会、解读生活,从而走出“教死书”与“读死书”的藩篱,成为生活的主宰,语文教学的能手。

3、平日要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介,了解国内外大事,接受更多的社会信息,并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巩固、加深和扩大语文知识,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积累语文素材,培养语文能力。

4、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草长莺飞、山青水秀的妩媚江南;人生的悲欢离合,求索的艰难坎坷……都是语文课里鲜活的内容。所以,语文不是一本单一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五彩斑斓的生活。脱离了生活的语文,势必会成为一潭死水。要想使语文教学取得成效,就得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二、课堂情景与生活环境相结合,变语文课堂为生活课堂

1、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较好地紧密联系生活,运用情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设计导语时要紧密联系生活,更要力求使课文内容生活化。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把听歌曲、猜灯谜、对对联,甚至是拉家常,有的放矢的带入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生活处处皆语文,电视是积累素材的百宝箱,在这里面,可以自由地采英撷萃。电视是借鉴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辨清人间的美丑善恶,了解世事的百年沧桑。多选一些经典的节目,如《焦点访谈》《共同关注》《国防时空》《道德观察》《地理 中国》等,其含金量都很高。要善于从这些内容中创设语文素材,提高语文能力。

3、人生长河中不光有鲜花与阳光,也有荆棘与乌云。有贪得无厌的官员,也有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焦裕禄、任长霞……这些都是很好的语文学习中的写作素材。在观看之后要求学生一定要及时地写下自己的感想,提高自己明辨是非、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时启发他们将有关生活材料运用到相应的写作中,切实提高自己的人生。

三、观察与感悟,活动实践相结合

只有在生活大课堂里,精心观察,细心感悟,才能在运用语言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使他们获得“实战”的乐趣。如在教学初中教材《五柳先生传》时就可以很好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再如,有的学校措施得力,管理有方,大胆组织全校上千人师生进行郊游春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组织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还陶冶了相互帮助的高尚情操。写下了很多优美的片段。如,当我走进这片树林,地上铺满了金色的树叶,踩在脚下软绵绵的,这些不都埋藏着语文吗?拣两片落叶,去体会“落红不是无情物”的精神。是呀!树叶一生都在为人类服务,春暖花开,叶子也赶来美化人間;盛夏,它们为你遮风避暑;秋天,它们纷纷落下叠成“毛毡”;冬天,它们又深深埋藏在土里,等来年做很好的肥料。这不正是赋有语文的精神吗?

2、语文教学只有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生动活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善于运用生活的“源头活水”,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渠”才会永不枯竭。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闪光点,全力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丰富的生活世界,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鄙视生活的假丑恶。生活中随处是语文,广告中,优美的语言导出语文,产品说明书中有语文知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爱和教育中无时无刻包含着语文。

3、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可以说,语文是直插云霄的高山,让人一览雄姿;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新鲜味美的果汁,让人滋心润肺;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海,让人心潮澎湃;语文是历史悠久的名胜,让人留恋往返。语文是一幅美丽、动人、深邃的图画,蕴涵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阴晴圆缺;人生的酸甜苦难,悲欢离合,追求与向往,失败与成功。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无尽的知识;生活是一条路,拥有着无数的曲折;生活是一本书,书中有着你与我。

让我们将语文教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使之丰收学习与生活的累累硕果。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意趣培养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19:34:32
以中职语文教育推动职业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探讨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26:17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幼儿故事教学法在幼师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浅析
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