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月洲 杨斌
【摘 要】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能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更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泛北部湾为背景,探讨高职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 区域共享 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67-02
一、泛北部湾区域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顺利推进,泛北部湾地区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纽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包括了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尼、文莱等国家,合作面广,辐射力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中国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是中国沿海与东盟国家进行交往的重要交通枢纽。北部湾经济区与越南海陆相连,是中国联系东盟的陆上主要通道。自2006年3月成立以来,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北部湾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强大支持。
在泛北部湾经济建设这个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和原则
(一)内涵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训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实训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旨在建立以区域经济为基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以开放、共享、合作为特色的实训基地。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设备的利用率,实现资金和设施设备的最优配置,实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支撑高职理论和实践教学,改进高职人才培养;加强高职教育的辐射能力,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服务和人才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为此,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不仅仅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基地和高职教师的教学、培训场所,更是高职院校与区域内政府以及企业紧密联系的窗口,是区域内技能培训、资格认证中心,资源共享中心以及高职教育交流合作中心。
(二)原则
1.科学先进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是符合科学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并且,基地实训设施设备、工作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要体现企业技术水平以及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趋势。此外,实训基地必须根据高职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适时更新设施设备,以满足实训先进性的需要。
2.真实有效性:通过创造出与社会企业各方面都尽可能接近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如设施设备、技术手段等,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岗位的要求进行操作锻炼,从而使得学生的实训真实有效。
3.开放共享性:开放共享是共享性实训基地的最基本特点和要求。所谓共享,不仅仅指场地、设备这些硬件设施,还包括实训课程、培训课程以及资料库的共享等,使学校实训基地甚至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三、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构建
(一)主要任务
1. 根据泛北部湾经济发展趋势,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制订基地实训计划和方案,并组织编写实训教材。
2.按照课程设置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实施包括面向学生的岗位技术培训,考核认证、面向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培训和双师技术资格认证、培训,以及面向校内外其他人员的相关培训等。
3.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如酒店服务、导游翻译服务和物流服务等。
4.依据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岗位需求的变化及学生就业岗位的变化,开发新的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
5.加强区域内高职院校与企业以及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实现设施设备最佳使用和各方面的资源共享。
(二)管理运行模式
要建成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必须实行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有: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合作,投资型的高校联合管理模式;高校与区域内企业合作,合资型的校企联合管理模式,政府主导,独资型的政校、政府管理模式。为此,要保证实训基地的顺利运转,必须明确政府、企业以及高职院校三方的权责分配。
1.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在政府参与构建的管理模式中,政府需要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和情况并做好规划,通过政府出台相关利好政策等方式,鼓励引导区域内各企业和院校广泛参与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投资与建设。
2.企业参与、管理贯穿始终。企业对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代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等,这些对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构建至关重要。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实训基地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各类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现代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是实训基地可以参考的管理机制。因此,企业对实训基地而言,绝不仅仅是投资而已,企业的参与以及管理需贯穿始终,尤其是企业对用人需求的传达,企业员工在实训基地的教学培训等。
3.高职院校发挥基础作用。学生的实训主要依靠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完成,如实训教材的编写、实训课程内容的设置、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与合作等,因此,高职院校需在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要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实行实训全过程监控管理。
四、思考与建议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顺利推进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
不管是哪种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政府投资与否,作为地区政府,都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扶持力度,并鼓励多方投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从而使区域内资源共享机制真正形成并发挥其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社会企业以及高职院校的共同发展。
(二)校企、校校合作为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提供保障
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区域内的企业是密不可分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可以直接服务于企业一线,促进企业的发展,而真实的企业环境是高职学生最佳的实习锻炼基地。另一方面,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紧密合作,既能互通有无,也能形成良性竞争,最终促进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高水平的实训教师队伍对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至关重要
实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训基地的运作。为此,应当结合高职专业教师自身的情况,直接在共享型实训基地组织开展针对实训教师的“双师”素质教师实习培训,对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或教师到相关的企业挂职培训,如酒店、外贸公司、海关等,最终培养既有良好的教学质量,又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四)开放实训基地确保基地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传统的实训基地除了学生课表上安排的实训课程外,其余时间都是关闭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功效,实训基地应改变传统实训基地的做法,由封闭式管理变为开放式管理,既面对校内开放,也面向校外开放,为社会提供服务平台,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姜泽东,陈保国,史维琴.高职学院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2]李斯杰.试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3)
[3]王俊,薛建荣,王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3)
【作者简介】韦月洲(1983- ),女,广西柳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杨 斌(1983- ),男,内蒙包头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