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集胜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生活情境;交流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101—01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学习动机强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造成学习成绩低下。“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太少,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那么,教师应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诱导、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潜意识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数学教学中可以从“讲故事”入手,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实现追求、渴望和满足。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天鹅举行“保龄球大赛”,邀请了8个小动物参加,让学生猜一猜小动物们一次能打中几个保龄球,打不中几个?学生们通过讨论,总结出10的组成,并能按照成绩给小动物排队、发奖。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像这样将问题情境引入课题,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上数量关系和空间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笔者请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遇到的哪些事可以用加、减法来算一算,课后请学生把他们的想法画在纸上,第二天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们的兴致很高,第二天都很主动地进行汇报。有的学生画的是妈妈先买来2个桃子,又买来3个桃子,一共有5个桃子。有的学生画的是停车场上有4辆汽车,开走了1辆,还剩3辆。还有的学生甚至把自己想象中的恐龙世界和卡通中的情境都画了出来,让其他同学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学生们在积极主动地参与中,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能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三、创设交流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采取活动的形式。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把学科特点、年龄和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活动的形式,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探究。
2.采取趣味化的形式。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谜语引入:“一家三代环城赛,赛跑规则真奇怪,虽然速度不一样,谁都不比谁的快。”通过这样的引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
3.采取竞赛的形式。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的条件下会比正常条件下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得第一,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会兴趣大增,更容易克服困难。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帮助学生“大显身手”。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时,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使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的自主探究学习。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