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燕芳
摘 要:为了使高职毕业生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该文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原有"泵与风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研究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技能要求,分解出就“泵与风机”这门课程的能力要求,找出原有“泵与风机”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改变原有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并进行整理、丰富教学方法手段和采用多样的考核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从而使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泵与风机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81-01
“泵与风机”是“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厂集控运行”等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主要讲述电厂中各种泵与风机的结构、原理、运行和维护方面的知识[1]。以往的教学过程更多地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与实际情况脱节严重。通过教学改革,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将零散知识模块化;充分利用实践条件,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
1 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较本科学生的文化基础差一些,在选择专业时对各专业的认识有限,有大批文科生选择了工科专业,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听不懂,造成学生对所有专业或课程缺乏热情,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不善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但喜欢动手,对实践性课程的学习主动性较高。
2 “泵与风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工业用的泵与风机形式多样、型号类型迥异,传统的讲授依靠多媒体展示各类型的泵与风机的图片并配以文字解释,但单一的图片和乏味的文字不足以生动的描述出各类型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类型。反而昏暗的环境和老师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还仅限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交流的机会,这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
2.2 实践教学时数有限
电厂中庞大的系统是由各种类型的泵和风机驱动运行的,是最重要的辅助设备。泵与风机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稍有操作不当就会有停机、停炉的危险,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地掌握泵与风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2]。但在课程的整体学时分配上实践教学时数所占比例有限,造成核心操作技能的锻炼时间不够,学生达不到熟练操作的水平。
2.3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原有的考核评价方式只单纯地分为最终卷面考核和平时表现。首先,最终卷面考核太过单一,对那些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但动手能力强、有领导素质的学生来说很难拿到较为公平的分数。
其次,平时表现的考核太过笼统,每位老师对平时表现的理解不一样,有的依据作业上交情况,有的依据课堂表现情况。目前学生的作业抄袭较情况严重,谁自己做的,谁是抄的无从判断。更多学生的课堂表现平凡,不喜欢主动回应老师的提问,像这样的学生就不能拿到较高的平时表现的成绩。
3 改革创新
3.1 教学内容模块化
重组教学内容,把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泵与风机的基础知识(包括泵与风机的原理、性能和叶轮理论)、泵的运行、风机的运行、泵与风机的检修,增加了泵与风机运行部分的课时数,增加大量的电厂实际泵与风机设备的运行和结构内容。
3.2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积极联系了本地的热电厂和热源厂,在授课期间进行了认知实践,与其他专业课一起组织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近距离观察各种泵与风机在电厂中的应用情况,充分认识到泵与风机在电厂中的广泛性,同时也为其他后续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2)利用网络,搜集大量的泵与风机实物结构图片和原理动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立体化、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在泵与风机的运行部分,充分利用该校现有的600MW、300MW和145MW的仿真机,由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随操作,亲自模拟尝试泵与风机的启停、运行等操作。最后还加入了一次风机、给水泵、凝结水泵和顶轴油泵等设备的事故处理工况,处理过程紧张有趣,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对泵与风机在电厂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团结合作的能力,一举多得,效果非常好。
(3)充分利用泵与风机模型,讲解泵与风机不同的结构及各部件的作用时,首先利用透明模型,清楚地向学生展示泵与风机内部结构组合,部件作用。再次利用废旧的常见离心泵和轴流泵,让学生亲子动手进行拆装练习,以增加对实体的感官和触觉认识,对那些不喜欢上理论课的学生教学效果较好。
(4)多次进行组间PK,在进行泵与风机的拆装实验和运行实验时,让他们进行抓阄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赛后还进行组间互评和组内互评,这对于习惯于滥竽充数的学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过程。这两次的PK效果比我預想的要激烈,一度都不能按时下课延时十五分钟,好多平时不太喜欢表现的学生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为这次比赛出谋划策。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采用。
3.3 考核评价形式多样
原有的考核方式是用单一平时成绩和最后的一纸试卷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不太公平,所以对考核评价的形式进行了改革。在最终评价中增加了实践性评价10%,将原有的平时成绩细化为作业20%、学生自评5%和学生互评5%。这样有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综合测试只占60%,减少理论知识考核,增加了实践性考核和学习态度的考核,效果不错。
对于“泵与风机”课程的改革,密切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任务,将考核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注重各方面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考核,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丽君.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贾瑞博.“泵与风机”课程教学研究和实践[J].科技信息,2010(25).
[3] 周蔚宇,宋金平,童勋.高职制冷与冷藏专业《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精品课建设初探[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4(1).
[4] 卢尚工,刘艳春.高职院校《泵与风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