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芳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是一个互动教学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错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能够在这些错误中找出有教学价值的信息。本文从高三生活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如何正确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之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课堂 “错误”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68-01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配合自己高质量、高要求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这种教学效果往往难以达到,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难免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比如说,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经常会发生,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出现的错误,并能够敏锐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将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着重的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引以为戒,尽量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但是,部分教师没能充分认识到教学错误的重要性,一些教师甚至担心出现问题,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只用简单的对错来解答,没有给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释,造成了学生对错误一知半解,在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很容易再犯错误。
一、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错误
一些教师认为只有教科书、教学资料才是教学资源。其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叶澜教授曾经在他的著作中提出,学生的兴趣、状态、注意力甚至错误都是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学生出现的错误是学生最真实的思维反映,有时,这些错误也带有一些亮点,因此,错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老师如果能够发现学生的错误中蕴含的闪光点,并且给予一定的肯定,一定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二、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原有思想的基础上以灵活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其本身的创新思维,比如说,当学生理解问题出现错误时,老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点拨,就能够使学生拨开云雾,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对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说,在讲解氨基酸的密码子时,使学生体会探究过程,一些学生提出了利用人工合成的几种碱基排列成mrna,然后根据这个mrna合成多肽,最后根据合成多肽中的几种氨基酸数量就可以确定密码子的组成碱基是哪几种。还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在mrna的后面再增加几个核糖核苷酸,然后再检查多肽中多处的氨基酸的数量,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以的,因为终止密码子的存在决定了多肽中的氨基酸数量。这些建议虽然不能得以实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新颖的思路,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一些适当的帮助。经过老师的帮助,学生会将实验方案逐渐的完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更加浓郁的兴趣,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水平的提高。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起着辅导作用,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事实上,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因此,老师要重视学生的错误,使错误能够真正的成为一种教学资源。
三、加强课堂交流中对错误的收集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收集错误,课堂是学生和老师交流的主要场所,因此也是错误产生最多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在这种情况下会形成思想的碰撞,就会出现错误的思想,而这时就是一个收集错误的最好时机,比如说,在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学们会产生几种不同的观点,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叶绿体不能产生光合作用。这时,老师要做好讲解工作,并不是只有叶绿体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比如说蓝藻,蓝藻是原核生物,其体内是不存在叶绿体的,但是它仍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蓝藻细胞内存在叶绿素。首先,老师要肯定该同学的观点,但是该同学的观点并不全面,存在的几个特例没有考虑,还可以利用数学集合维恩图的方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更加直观的展示。通过对错误的讲解,学生能够及时的发现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并能根据老师的讲解及时的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收集的错误资源要做到有效的利用,错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发现错误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掌握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正确了解有关生物的各种规律和概念。教师发现错误并不是简单的发现问题的对错,还应该找出错更深处的根源。改正错误的过程使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一步的加深了解。对错误资源进行收集也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教师能够掌握错误资源,并且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教学,必定能够使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进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佳.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2(22).
[2]陈建华.新课程高中生物学习中“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中学生物学, 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