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思考

2015-06-26 14:44朱慧慧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设问思考有效性

朱慧慧

[摘 要]语文教学中“满堂问”的现象仍然存在。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缺失。语文教师应聚焦文本整体,立引领性设问;把握文本细节,定可操作性设问;依据学生能力,拟阶梯式设问;借助生活经验,创新颖性设问。只要教师把握好提问的有效性,就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设问 有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3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深刻揭示了疑、思、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的方式激励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被誉为“智慧的化身”。这些都证明了设问的重要性。然而,很多课堂教学呈现的却是“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肤浅的“满堂问”现象。其根源就在于有效提问的缺失,导致“满堂问”的泛滥,使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出现了种种不良设问。

一、不良设问点击

1.没有主题的琐碎设问

即引领文本学习的设问过于琐碎,没有纲领性的问题。或者是教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到最后,学生云里雾里,不知道一节课学了什么。或者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教师就继续追问,越来越琐碎。

2.没有针对性的设问

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看似开放,能让学生有空间去思考、去回答。但这类设问因为教师思考不周,有时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组织,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更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3.没有关注学生能力的设问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能够集体回答,追求课堂气氛,忽略了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理性思考的权利,结果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反而不清楚。抑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体现了教师的能力,这样的问题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能得到锻炼,大部分学生的思考权利反被剥夺。

4.没有趣味的设问

有的教师已经形成了单一的课堂设问模式,对人物形象的探讨就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对借事喻理的探讨就问“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试想,若每一篇课文都提雷同的问题,学生能提起兴趣吗?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设问的有效性呢?

二、有效设问的几点策略

1.聚焦文本整体,立引领性设问

每一个文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整体。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引领性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主线,深入思考。如根据主题思想设问,根据结构设问,还可依据情感来设问。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一课。我聚焦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然后引领学生进行了如下设问:为什么说哈尔威船长是一位英雄?哈尔威船长遇到了什么情况?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四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无疑是引领性问题,它统领着接下来的三个问。因为有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目的很明确:探寻哈尔威作为英雄的原因。学生目光开始聚焦在英雄所产生的环境、危难时刻的所作所为、与船共存亡时人们的看法上。学生一直带着第一个问题前行,随着学习的深入,最后完全拨开云雾,获得了答案。

2.把握文本细节,定可操作性设问

课堂上的提问是由一个个有逻辑关系的设问构成的。想完成课时目标,就应抓住文本的关键细节,定出指向性明确,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有利于学生积极性激发的可操作性的设问。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第三自然段,可进行设问(1)接着,作者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这一小节是按什么结构、什么顺序写的?(3)四人为一小组,每人领一句描写花的形态的句子,进行分析交流。这里的设问,教者明确了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的写作结构,感受广玉兰的四种形态,最后落脚点在“生生不息的大家庭”上。

设问(1)从整体入手,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这一段的内容。设问(2)解决文章的结构。设问(3)针对教学目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人选择一句适合自己的句子,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的任务变少了,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一点上,思考就会变得有广度、有深度,也有温度。尤其是汇报时,选择同一句的学生一起汇报。这样,设问就形成一人主讲,多人相助的模式。学生在这样的设问引领下,积极性大大提高,思维加活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依据学生能力,拟阶梯式设问

教师的设问应该有层次性,要针对学生不同程度的水平设计相应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了问题的层次性,就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与其能力相对应的知识、技能,使得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你见过梅花有哪些颜色?(2)为什么作者用淡淡的墨色来画梅?(3)古诗文中“只留(流)清气满乾坤”,两个“流、留”,你觉得哪个恰当?说说理由。(也可以联系王冕的生平谈谈)(4)你还记得哪些诗词中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个有梯度的问题着眼于能力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首先让学生借助生活,明确梅花有“红、白、粉、绿”等颜色,就是没有墨色。这个问题较简单,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接着,深一层次的问题出现了:“作者为什么用淡淡的墨色来画梅?”学生在第一个“两难境地”中,就已经明白,作者之所以用墨画梅,就是因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心意,用看似单调的墨色,就是为了让别人只关注梅花的香,而作者又以墨香来写梅花香,都是淡淡的,却都有清冷孤傲的气概。再深一层设问就是引导学生对文字的鉴赏了。“留、流”两个字在不同版本的书上都有出现,对“留、流”的推敲,就是引导学生对文字的鉴赏。推敲的过程就是言意兼得的过程;推敲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辨的过程。推敲的过程就是学生相互对话的过程。推敲的过程就是文本、师、生心灵碰撞的过程。既有和谐的讨论,愉悦的交流,也有心照不宣的接纳。最后,我建议学生将“梅”与王冕的生平联系起来,托物言志,教学难点不仅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还让学生在祖国古典文学中畅游了一番,学生的收获也更具层次性了。

4.借助生活经验,创新颖性设问

课堂设问要新颖,不可机械死板。因为灵活多样、新颖别致的问题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携着文本,踏着生活,实实在在地感受,明明白白地表达。如学生初读课文时可进行疏导性设问,品读时可进行探究性设问,精读时可进行鉴赏性设问。碰到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还可以借助其生活经验,引领学生突破难点。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问题:“假设你在现场,能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至亲好友们设计离别赠言吗?”此问针对学生缺少家仇国恨的体验,无法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也不能突破“师生情”这一难点而问。而“离别赠言”以其新颖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借助于生活,理解了文本并走进了人物内心,切身体会到了肖邦与前来送别的人们的那种不舍、难过之情,体会到了浓浓的师生情。

三、从教师设问的有效性中得到的启示

1.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整体把握教材才能够真正提高设问的实效

关注苏教版教材,不仅仅应该关注每一课的知识点、训练点、生成点,还应关注单元内的教材编排,合理地安排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关注教材中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每一篇文本的核心价值,提出有效性问题。

2.了解学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必修课

教师只有了解学情,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课时目标,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上的“小问”有着大学问,值得我们思考、探索、实践。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设问思考有效性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支架式”设问,点燃思之花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