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
[摘要]“授人以鱼,只借一饭之需;若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多思快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把教学活动的目标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学生智力、能力、思维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06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唯此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才能推动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迈向新的目标。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
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启发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了实现新课改的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教师要转变思维,转换角色,改变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意识, 从繁重的备课与课堂讲授中解脱出来,使自己有精力、有时间去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着力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善于同学生组织学习、安排活动。特别是要有意识地留出时间,以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质疑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
如在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可用幻灯片展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前首相布莱尔的图片,之后提出几个问题:在英国真正拥有实权的是女王还是首相?君主立宪制下首相、内阁、议会、国王各拥有什么权利?内阁与国王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就引起学生的激烈探究,接着通过查阅课本、资料以及小组间探讨交流有了初步认识,最后以发言的形式补充、完善,得出的答案是比较准确的,甚至还有问题的延伸与拓展。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笔且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互动中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活动,领略到学习的充实感,体验到迈向成功的快乐。
二、设疑启智,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始”,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善于设疑,更要善于启智。那是否说一节课所问问题越多、越难就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中历史问题的提出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有目的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水平,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的设计应注意梯度,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如果问题太难,提出来后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那么教师就应由难化易,将其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例如: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没有实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这个问题不好分析,可以拆成若干小问题步步展开:(1)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状况与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政治、思想观念等方面有何关系?相互之间有何影响?(2)为什么欧洲比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间晚得多,却早于中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不难看出,教师将问题拆成若干小问题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起到了设疑启智、激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目的。总之,教师应善于点拨、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等。
三、打破常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一种独创性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但人们在思考、认识问题时,往往会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这种心理上的惯性,会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使其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这样学习效率必然大打折扣。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较好的策略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因为发散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逆向思维有助于学生从反面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新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为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