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京红
[摘要]写作,立意是关键。多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常用题型,但不少学生因为审题立意不当,而使作文谬以千里,最后因为偏题立意而得分较低,从而影响了语文成绩。在总结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种立意方法:1.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2.抓住材料的主要对象来立意;3.抓住关键词语来立意; 4.结合命题者的情感、态度来立意。
[关键词]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41
作文,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材料作文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重头戏,广西高考作文从2006年到2014年都是考察材料作文。面对材料作文,不少学生因为审题立意不当,而使作文谬以千里,最后因为偏题立意而得分较低,从而影响了语文成绩。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教会学生掌握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方法很重要。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对材料作文多角度立意,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借助联想和想象悟中心
(一)细心阅读,抓住命题者在材料中透露的信息
命题者出题的情感倾向,观点态度就寄托在所出的材料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一句一句细心认真地阅读,才能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才能抓住命题者在材料中透露的信息,包括材料陈述的主要对象,主要事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关键词所透露的褒贬信息。
(二)借助材料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悟中心
1.所给材料的内容往往是属于个别现象,而我们在审读材料后,要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到社会上与材料相类似的人和事,从而归纳出共性,形成与材料相对应的观点。
2.有些所给的材料是以寓言形式出现的,而寓言就是作者用拟人等手法以故事形式来告诉人们道理。所以我们在审读材料时,要了解材料的内容,由寓言中的自然现象联想到与之相类似的社会现象,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确立好写作的中心。
3.有的命题者是以多则材料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立意、写作能力的。对于这类作文,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立意时,要找出多则材料的共性来立意,如果多则材料是以并列的形式出现,那么,可以审查这些材料之间有无联系,取其共性;如果材料之间无联系,则取其中一个材料来立意,当然是取适合自己写作的、有话可说的一个角度来立意。如材料《最重要的几个字》:“……我们;我”就是属于并列式材料,我们在审读时发现其并列性后,就可以取其中一个材料来立意,可以从材料中的“我们”来立意,可有“合作共赢”、“和谐共处”等观点;可以从材料“我”来立意,可得“勇于超越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观点。
二、 抓主要对象来立意
(一) 阅读材料,抓主要对象来立意才能避免偏题、离题
不少材料出现多个陈述对象,如果我们审读材料时,没有分清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话,就难以理解材料的中心,有时甚至是读过材料了,心中仍然一片茫然,更无从准确立意了。
如高中语文必修五里有一则材料是“《石头和山头》”,有的学生没有抓住主要对象母亲或父亲来立意,而是抓次要对象——石头来立意,理解为一块块石头构成山头,从而得出“团结就是力量”的观点,这观点偏离了作者的命题意图。如果能抓住主要对象母亲或父亲来立意,就能够得出“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不盲从他人”“道听途说不可取”等观点来切合命题者的意图。
(二)选取材料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材料作文中,很多命题材料的主要对象不是单一的,所以我们抓主要对象立意时,要注意取舍,抓住其中一个主要对象来立意即可,即从一个侧面选取一个角度来立意。
如2006年的广西高考作文,材料是“《乌鸦学老鹰抓山羊》”,出现主要对象有乌鸦、牧羊人和小孩。我们审读材料进行立意时可抓住乌鸦来立意,得出“敢于追求,勇于尝试”“有异想才有天开”等观点;可抓住牧羊人来立意,得出“要正确认识自我”“找准位置,实现价值”等观点;可抓住小孩来立意,得出“努力过的人都值得尊敬”“不以成败论英雄”等观点。
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立意
(一)抓住所给材料中带有褒贬色彩的词语来立意
作文材料中,有不少材料带着命题者对所述事情的褒贬色彩,我们立意时,可从中窥见作者的情感态度,悟出自己的观点。
如麻雀、大雁和鹰,麻雀飞上一座小山后说,生活在这里我应该满足了;而大雁飞到云彩后沾沾自喜地说,能飞到云端已经很了不起了;只有鹰坚定还有更高的境界,它振翅翱翔,执着飞去。我们从材料中找出“满足”,“沾沾自喜”“执着”等带有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就能看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对麻雀自我满足的批评,对大雁半途而废的否定,对鹰执着追求的赞美,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如“自满能使人停滞不前”“半途而废不可取”“志当存高远”等等来切合命题者的意图。
(二)抓提示观点的词句来立意
一些材料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抒情、议论的语句,或者借助别人的话来点明材料的中心。我们要认真审读这些句子,因为从中我们能看到作者的情感态度。其实,这些句子也是命题者有意安插进材料中,引导学生理解材料,从而正确地立意的。
如“2007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题目中的一句“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一句提醒观点的语句,它借助旁人的语句来帮助学生正确审题,正确立意,得出观点,“学会帮助别人”“社会需要爱心,人生需要帮助”“助人为乐”等等。
(三)抓住材料所引用的名言来立意
名言即著名的话,它言简意赅地总结上文的内容或概括地引出下文内容,在材料中犹如点睛之笔来帮助学生提取材料的中心。如2013年南宁市的第一次模拟考作文材料,莫言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材料中引用了莫言的名句“洗礼犹如一面镜子,看到了人的心,看到了世道,看到了自己”,学生在立意时要抓住这些名言来确立观点,可得出“心如明镜”“志如磐石”“磨难洗礼人生”“心灵需要洗礼”等等观点。
四、结合命题者的情感、态度来立意
(一)命题者的情感、态度直接体现在材料中。如弈秋写到二人下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心有旁骛,所以虽然是同一个老师所教,但效果大不一样,最后作者还明确表明并不是因为智力不同,由此推测是学习态度不同所致。材料中用“专心致志”这褒义词,直接表明了作者的主张,是要向那个下棋专心致志的学生学习。我们从这些体现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入手,就容易切合题意,避免偏题等现象。从正面得出“态度决定一切”“成功来自于执着的追求”“专心是成功的条件”的观点,从反面得出“诱惑是万恶之源”“拒绝诱惑”等观点。
(二)命题者的情感、态度间接出现在材料中。如出现在2011年高考作文题:业主垫资为彩民买彩票中了500万元大奖后,业主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由此引发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如果你是业主,你如何处置这500多万?在16万人中有29.9%的人选择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还给对方;另外19.9%的人不做选择。”命题者在肯定业主的诚信之后,用百分比统计来引导考生立意,得出“倡导双赢与良知”“知恩图报”“倡导诚信美德”“拒绝诱惑,弃利选义”等观点。命题者就是从百分比统计中间接地表明观点态度。
命题者在材料中显示的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学生审读材料,确定观点后,还要再看所确立的观点是否符合命题者的情感、态度,以确保立意准确。
作文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在材料作文中,立意是学生写作要过的第一道重要关口,希望以上四种方法能助学生正确立意,从而为夺取高分作文迈出成功的一步。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