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青
课改以来,我的最大感触应该说是教师和学生在课改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我感觉,课改后教师由传统教育的知识灌输者,变为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和生命激情的“纵火者”,变为引导学生点燃学习和生命礼花的“导火索”。学生也由昔日课堂上的“被灌的鸭子”,变为灵动闪耀的“礼花弹”。
下面我仅从课堂上教师、学生的变化来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首先,拿学生上课不爱动脑思考,不爱回答问题来说吧。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分析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一般来说,学生不动脑筋的原因往往是由教师自己造成的。比如,在设计问题时,我们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谁来回答?”你想过没有,听到教师这么问,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他们自然会想: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回答出来了,显不出我的本事;如果回答不出来,教师一定有一句“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回答不出来”在那里等着我,因此还是不回答为妙。还有,如果遇到有两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就会急切地把现成答案说出来,那么下次再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一定会想:等着吧,一会儿答案就会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何必去苦苦思索呢?试想,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动脑筋吗?
要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我们平时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教师平时也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些细心引导。比如,我们如果实行差异教学,设计问题分层次、难易适度,提问时分层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看人下菜碟”来提问,就会照顾不同层次学生,调动全体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让所有的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另外,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也会让学生不断自信,回答问题就会更积极。
其次,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成为兴趣情境的创设者。传统教学十分明显的弊端就是“重结果,轻过程”。因为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教学中就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和探索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学起来会感觉枯燥无味,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学习能力不仅得不到发展,还会慢慢退化。课改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对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树立创新观念,从指导学生“学会”转为引导学生“会学”,变“学知”为激励学生“思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认知特点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自行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
再次,教师注重学生的差异,努力构建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从观点上明确学生是独立而自主的单一个体,重视个体的学习历程和创造才能。教师还应对学生深入了解,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生理需求。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人格,用一颗平常心和宽容心,接纳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差异,用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让师生彼此打开心扉,营造一个自由开放、平等融洽的氛围。要放下架子,多想一些方法。
还有,教师应该寻找到能够使学生持续不断处于思考状态的激发点。课堂上,我们常遇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卡壳”的情况,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或者分解问题,或者变换角度,激发学生去深入思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一种好的习惯养成之后,就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动力。
语文课经常有对对联、仿句等练习,我常让学生自己写完后,小组点评修改,然后让小组代表板书到黑板上,再让学生点评,学生积极性很高,写的答案也常常出乎意料。这样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智慧的火花此起彼伏,不断闪烁。
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成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疑问和设想,是创设情境的又一重要目的。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呢?首先教师要在认真学习大纲,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探索学习的主题,遵循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兴趣的原则,进行精心设计。总之,教师应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铺设问题台阶,把学生引入到“设疑→实验探究→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充分领略作为学习主人的充实感,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精神。
总之,课改让学生学起来自由轻松了,自主性增强了,能力提高了,个性发展了;对教师来说,授课个性得以发挥了,知识水平要提高了,教学教育艺术要深入研究了。
课改,让学生享受学习;课改,让教师享受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