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2015-06-16 17:12:07刘二仙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1期
关键词:铁罐陶罐重音

刘二仙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92-0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美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在语文教学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语文的学习过程已慢慢转换为从“读”到“悟”的过程了。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些现象:不少读得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多种形式的对比朗读

1.找出句子中的重音,进行比较朗读

针对具体课文内容中某些重点词的理解,老师在必要的时候给学生范读,并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重音,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再进行对比朗读。这样,学生不但在朗读时注意了这几个词的语气重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2.改变句型进行对比朗读

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的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等,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既能使学生读出这些句子的特点,又有助于他们领悟到作者的情感。如《狮子和鹿》中的“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一句,教师可先将它先转换为陈述句,再让学生将反问句与陈述句对比朗读,这样学生就能在读中寻求到对比的乐趣。

二、借助图像看图朗读

低年级课文中,有许多与课文密切联系的插图,教师除了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还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如制作投影、多媒体课件等。这样,既对学生进行看图结合的训练,也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三、分角色朗读

学生朗读课文,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将无声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到思维经过理解加工转换成有声语言来再现故事情节,描绘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陶罐和铁罐》一文中有两个角色:陶罐、铁罐。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朗读前的铺垫,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归纳出陶罐和铁罐的个性。陶罐——骄傲、傲慢、以貌取人、因别人的短处来讥笑、取笑、奚落别人;铁罐——客气、善良、理解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在学生脑海中打下了两个角色各具什么性格的深刻烙印,然后便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陶罐和铁罐的个性,揣摩出读两者的话应用的语气、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形神一致。

四、利用身边事物想象朗读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时体现了同学们朝气蓬勃、团结友爱和来到校园后的快乐幸福的心情。再如教学《盘古开天地》中“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南、西、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一段时,先让学生感受一下我们生活的大自然,而这一切都是由盘古的身体变化而成的。在这里我们就要体会,并能读出盘古的这种献身精神来。还能做到指着我们身边的事物,能说说是由盘古身体的哪部分变化而成的。如此,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犹如身临其境般。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五、表演朗读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明白了为别人做自己能做的事、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是最快乐的,学生边演边说,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同时在表演中又加入了自己的言行,这样,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但丰富了想象,深化了情感,而且也提高了朗读水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猜你喜欢
铁罐陶罐重音
铁罐去哪了?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艺术家(2020年5期)2020-12-07 07:49:32
故乡是你心中的那只陶罐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19-12-17 11:49:30
铁罐帆船
童话世界(2017年14期)2017-06-05 09:13:49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大众文艺(2015年5期)2015-01-27 11:12:44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