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冯至用静的心灵写出沉思的诗,触动人的灵魂,唤醒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用内心的忍来对峙生命的阻碍,这便是他作品中所内蕴的一种力量,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关键词:冯至;生命力;静默;沉思;忍;行走
提及生命力,那必然是内在的一种力量,它无法触摸却给你心灵的触动。它无法描述形态却是最伟大,最坚韧。钱穆先生在讲学中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有过这样的描述“中国史犹如一树花开,由生根发脉而老干直上,虽枝叶扶疏,而群花烂漫,百衲刺绣,一块块地拼缀,再在上面绣出各种花草虫一树繁花”,而这个跟我认为便是心灵。冯至作品的生命力体现在它正是打击或抚慰或刺激人的心灵的,他深入内心,发出内心的呼唤,读者也便在内在上有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沉浸,可能是反思,它最终将唤醒人们内心的高贵与温暖,这便是冯至作品生命力之所在。
一、静而后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讲的"心性之学"正是把人人心上的潜意识融化了。不使人在心底下有渣滓,有障碍,有隔阂,有阴郁,这种理想的状态便是静。冯至的十四行诗便集中体现了静的魅力与力量,其中第四首所写的小草便是诗人理想人格与理想人生的缩影,诗人这样写道:"你,一丛白荣荣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静不刚烈,却能使你从迷乱中走出。正如钱钟书所言“它能使你从前潜藏在心底的,自己跑出来重现在你静坐的意识上,你内心深处一切肮脏,龌龊,卑鄙都呈现了,让你可以看见你平日内心之真面目,日常潜在的都翻出来,翻出来就化了。"最终你便能达到“一切的形容,一切的喧嚣,到你身边有的就掉落,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的境界。诗人用静的心灵写出这沉思的诗,对于高速运转的生活之车,对于困在牢笼中的当代人们,对于这个理想与现实相互毁灭的时代,静的意义更深刻,更珍重。
二、思而后悟
冯至作品中的思考是极其深刻的,尤其是对人生,他有极富哲理的概括。若把这样一个弧表示一个有弹性的人生,一个完满的事的开端与结束,确是一个很恰当的图案。因为一段美的生活,无论是为了爱还是为了恨,不管是为了生还是为了死,都无异于这样一个抛掷:在停留中有坚持,在陨落中有克服。抛掷这个词用的多么深刻而耐人寻思,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弧,找到属于自己此刻的那个点,或是上升,或是停留又或是暂居某个点回顾自己的弧。
冯至的作品中还有许多极富温情的,唤醒人性的,如"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上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走,不仅是肉体的行走,也是在更高层面上把自己找回,我们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对于内心世界的关注,冯至说:"我们纪念它们的步履,不要辜负了这几条小路。"还有些包含希望的句子"我想,不论我的生命的星宿是怎样地黯淡无光,但它终究是温带的星空里的一粒阿!不论我的道路怎样地寂寞,在这样的道路上,总是常有一些斜风细雨来愉悦我的心情的。"他是忠于他的灵魂的,他对生命意义的沉思与反省确实在填补人们内心的某些空白,使人们不卑微地,完整地走下去!
三、忍而后行
灾难对于常人来说,也就是灾难而已,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就不一样了.当灾难初来时,他们比一般人更紧张,更痛苦,更缺乏应对的能耐。但当这个关口度过后,他们中部分人的文化意识会重新拾起,他们开始与灾难周旋.在灾难中洗刷掉那些只有走运时才会追慕的虚浮表面,去寻求生命的底蕴。其实,每一个生命都会遇到与阻碍对峙的时刻,这时便需要内心的忍,一种面对生命的美好也愿接受它的丑陋的宽广,一种失望时仍秉承希望的达观,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他虽传达了内心的困惑“世界啊!已不是乐园,人生是一所无边的牢狱。” 但他依旧呐喊“朋友,你且不要焦闷,来日啊,还有更强烈的烧焚!”这其中的精神是极富韧性的.尔在十四行诗中另一首,诗人写道“你超越了他们,他们已不能维系住你的向上,你的旷远”则蕴含了行的概念。
冯至作品生命力之所在,在我看来就在这静,思,忍 三字。而这正是现在及未来人们所永恒需求的,因此这种生命力不会消逝,也不该消逝。
参考文献:
[1]冯至精选集《十四行集》[M].冯至著,华夏出版社,2011年11月.
[2] 钱穆.《讲学札记》[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7月.
作者简介:张钰莹(1993–) ,女,汉族,山西晋城人,本科三年级,就读于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