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岩梅
摘 要:高中数学一直都是学生的一个难点,数学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思维性和逻辑性,所以高中数学在教学方面是很重要的。学校教学是群体教育,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性格,存在着差异性。在高中数学中采用差异性教学立足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本篇文章就差异性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差异性教学;高中数学;应用探究
教学在学校的教育中应该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只有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才能够激发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数学教学本就是一个难点,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上实施差异性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一、差异性教学的概念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一直都在强调差异性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差异性教学?差异性教学就是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每一名学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差异性教学的中心思想是将学生的差异性作为教学的组成元素,从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出发来安排教学的内容,促进所有的学生共同发展。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不以统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二、差异性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高中的学生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是存在着差异性的。对数学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也是存在着差异性的。高中的数学与初中的数学存在着教材上的衔接问题,但是教师经常会忽视这方面的问题,造成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时有所困难。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目标确立的差异性
教师在制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面向全班学生,并对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进行考虑,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特点,并为其制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堂数学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总的来说,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确立的过程中,最好建立一个适合中等生的教学目标,并适当估计高等生和低等生,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对课堂教学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前预习的差异性
对于一节课而言,课前的预习是基础,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之前进行自学的一个过程。在课前进行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课前的预习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清楚的知道在哪些方面有不懂的问题。学生的差异性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充分的体现出来。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老师在布置预习的作业时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老师也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预习上的指导。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达到满意的预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差异性
自从进行新课改以来,教学一直在强调老師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在课堂上面要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让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教学的过程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中心的环节。课堂上的学生有不同的基础,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对问题的提出也要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出不同层次的题目。教学要以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提出难易程度相平衡的题目,对于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可以在课下进行额外作业的布置,而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尽量提出一些简单或者是稍有难度的题目,简单的题目适用于所有的学生,稍有难度的题目适合于中等的学生,也会对成绩稍差的学生起到促进的作用,而这些简单和稍难的的题目会让成绩好的学生更加巩固基础知识。
(四)课下作业的差异性
对于课下的作业布置,教师更加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于作业的安排也应该按照“上中下”的等级进行安排。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需要完成书上的练习题即可,书上的练习题一般都是基础性的习题,对于刚刚进行新知识学习的学生书上的习题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巩固,而针对中等的学生,除了要完成书上的练习题之外,还要完成一些额外的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购买一些练习册,但是难度不要太大,这样不仅可以让中等的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除了基础性题目的训练,还应该有一些竞赛的题目,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竞赛类的题目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与逻辑性。
三、总结
差异性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不同的学生进步,实施差异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也可以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如何进行差异性的教学还需要每位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一起将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体系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景艳.浅谈高中数学差异性教学的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6):133
[2]张应军.浅析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1):76
[3]耿燕.分层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