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
【摘要】领会第四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讲话实质,结合基层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实际,阐述注重技能训练提高与职业精神培养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和有效路径。
【关键词】职业技能 职业精神 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129-02
在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我国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总理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
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对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而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量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这也是当下现代企业用工最实际最紧迫的要求。因此,培养掌握一技之长并拥有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是目前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我们知道,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在我国职业精神其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职业精神由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等多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分别从特定方面反映着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特定本质和基础,同时又相互配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因此它的实践内涵具体体现在敬业、勤业、创业、立业四个方面。
作为一名基层职业教育工作者,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效果评价反馈情况看,我认为,这些年我们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得到提高,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方面跟八、九十年代的中职毕业生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当中确实有中职教育不被重视,社会地位低,造成中职教育吸引力不强;高中连续多年扩招,造成中职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差;还有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造成职校生动手能力弱吃苦耐劳精神差等方面原因。另外,受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在无奈中选择职业教育的中职学生,职业理想淡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也是造成人才培养质量差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他们不但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更不懂得“一技之长”在个人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
依据企业调查,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普遍要求是不仅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更需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学校在实践课教学中,注重加强技能训练与职业精神培养相结合,是专业教师当前培养职校生的关键任务。以下是笔者在专业技能教学管理实践中总结出的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一、激发学习技能兴趣,渗透职业精神养成
据了解,职校生在进行专业的选择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其所选择的专业,有的是家长选的,有的是看学校招生简章或通过别人的介绍而选的,因此,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鉴于此,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再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道德,直至逐步形成职业精神。专业课教师在新学期伊始,可请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及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基地参观,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还通过展示往届学生技能训练的成果,让学生对技能训练项目有一个感性认识。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可采取由简入难,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实践教学。如在刚开始学烹调烧菜时,要选择加工难度低,工序简单,容易上手的菜品进行授课,使学生学习初期就小有成就感,培养兴趣树立学好技能的信心,为下一步持续不懈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技能训练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也要适时提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技能训练也是一种艰苦的学习,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同时,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配用技能骨干,让他们在技能与职业道德方面成为学生当中的模范,带动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由此在学生专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职业精神也在自然渗透并逐步养成。
二、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职业遵规守则精神
不论是在企业、酒店、车间,还是在马路、校园等,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安全”的标语在警示大家。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许多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关注安全就是珍爱生命,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树立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实践教学的第一堂课,专业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授设备使用的基本要求,并重点强化安全教育。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用生产事故视频及图片向学生讲述不遵守安全规程或缺乏安全意识将导致生产严重事故。如:在烹饪实践教学中,一定要学生熟练掌握操作间各种各类厨房设备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等,要求全体学生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还通过总结历届学生在技能训练时出现的典型问题,结合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同时在技能训练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教师在学生技能训练前要讲解安全生产知识,在训练中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微杜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培养良好职业遵规守则精神,逐步完成学生到厨师(技术工人)的角色转变。
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培养学生职业精业、敬业精神
在企业,质量是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职校大多数学生将成为生产第一线的操作人员,他们要为企业创造效益,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要,也只有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效率。因此,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尤为重要,这种意识的养成,离不开职业道德的养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心目中有一种质量意识,有一种责任感,因此,质量保证和道德养成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产品的加工生产,学生不仅强化了质量意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而且体验了工作的艰辛以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劳有所成,劳有所得,这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培养了学生职业精业、敬业精神。
四、构建竞赛活动载体,强化学生职业进取向上精神
活动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以赛促练促学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有效路径。赛、练活动就是教学的一种形式,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课程教育,教学不仅是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技能,也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这是教学的大智慧。学校通过学期技能校赛、基本功月赛和班级基本功周赛等技能竞赛的形式,在学校、班级、小组和学生中营造出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技能学习氛围。学生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技能得到提升,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将中学生的职业进取向上精神得到强化。
五、实施发展性专业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
目前,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评价普遍以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性因素的考察,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严重挫伤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行之有效、客观科学的专业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规范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在学校基本形成良好职业精神具有现实意义。中职学校在专业教学评价中应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引领学生发展到为目标的实战型(企业参与)多元化、综合性评价机制,运用评价过程发展性原则,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学习行为、学习结果的跟踪评价,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能力、获得了那些进步,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提升学习目标,不断主动发展。学生学业进步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良好职业精神逐步形成的过程,二者相辅形成高度融合。
六、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提供实践条件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好好把握这一途径。职校毕业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才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中,不仅要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还要学习企业师傅的敬业精神,端正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更为学生职业精神的进一步养成提供了实践条件。
总之,职校生的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每一名职校生都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苦练技能,强化意识,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掌握较高的专业技能,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胜任本职岗位,成为企业的合格员工,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有价值之才。
参考文献:
[1]陈浩,王宏凯.职业精神[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