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宁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颅脑损伤是由于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的临床常见的神经外科急危重疾病[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纤维断裂或传出功能障碍等病理生理变化,导致患者部分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等脑伤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笔者观察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4例,纳入标准:经头部MRI或CT检查确诊为急性颅脑损伤;昏迷时间1 h以上,伴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于颅脑创伤后24 h内收治。排除标准:年龄16岁以下或75岁以上;1年内有神经系统感染病史及心肺复苏术史;既往有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卒中病史;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药物过敏史;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及智力发育不全。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内容上报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 39~65 岁,平均(53.33±10.31)岁;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平均(9.48±1.79)分;颅内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16例,硬膜外血肿17例,脑干损伤4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 43~68岁,平均(55.34±9.58)岁;GCS评分平均(9.58±1.49)分;颅内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16例,硬膜外血肿18例,脑干损伤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包括持续吸氧、降低颅内压、止血、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及预防并发症,若有手术指征则行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046,规格为每支2 mL)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GC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以简明精神状态检测评分(MMSE)评定记忆与智能障碍。密切观察治疗期间药品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进步: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意识障碍减轻1个级别以上或GCS评分减轻1个级别以上;进步: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意识障碍较前有所减轻,但程度未达1个级别以上或GCS评分减轻程度小于1个级别;无效:症状、体征较前无明显改善,意识状态较前无明显变化或意识障碍加重或GCS未降低或加重。总有效=显著进步+进步。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和表2。对照组有3例出现药品相关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头晕、口干等,总发生率为6.38%;观察组有4例出现药品相关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与对照组相似,总发生率为8.5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颅脑损伤严重时极易继发颅压升高甚至脑疝[3],若救治不及时或方法不当,易继发严重的应激反应,导致剧烈的炎症综合征和机体内环境紊乱,危及患者生命[4]。故应积极治疗,有效保护脑组织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促进记忆与智力功能恢复[5]。虽然经过手术治疗、清除颅内血肿、应用脱水剂、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吸氧等治疗措施可临时缓解病情,但仍不能从根本上纠正脑细胞水肿、脑组织缺氧状况,最终导致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后遗症增加,预后效果差[6-7]。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NIHSS、GCS及MSSE评分比较(X ± s,分)
神经节苷脂修复受损神经,促进神经再生,彻底恢复神经系统功能[8]。脑苷肌肽注射液是以多种神经节苷脂和小分子多肽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在神经细胞受损时,主要通过脱水、解毒排毒、平衡离子3个环节保护神经细胞组织,防止细胞凋亡,且对神经细胞有促进修复和再生作用,恢复神经系统功能[9]。神经节苷脂可通过恢复、活跃细胞Na+,K+-ATP酶的活性,把大量的细胞内Na+逆浓度差转运出细胞外,减少钠水潴留,从而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阻断心、脑细胞凋亡通路;同时通过纠正离子紊乱,平衡电生理来恢复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加用脑苷肌肽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由NIHSS和GCS评分比较可见,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均得到明显修复,表明加用脑苷肌肽修复促进作用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表明对患者的记忆及智能障碍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脑苷肌肽改善作用更明显;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提示加用脑苷肌肽治疗过程安全。
综上所述,加用脑苷肌肽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确切且安全,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记忆与智能障碍。但本研究样本量相对偏少,资料的偏倚难以避免。同时,药物联用的作用机制和长期作用仍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
[1]韩永耀,刘玉翠,张 英,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9):720-721.
[2]黄国兵,潘学武,曹盛生,等.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急诊救治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8):819-822.
[3]丁宛海,牛朝诗,傅先明,等.颅脑损伤后应激不良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5):508 -511.
[4]徐水琴,陈三妹,张登科.颅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和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5):520-522.
[5]江基尧,高国一.颅脑损伤性昏迷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14(2):49 -50.
[6]刘 科.奥拉西坦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疗效[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5):538 -540.
[7]陈 翔,章小敏.纳络酮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10):609-611.
[8]何晓宏,刘慧敏,李梦雪.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 468 -3 469.
[9]赵 润,贵仁伍,任 静.脑苷肌肽佐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eta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14):44 -47.
[10]戴 标.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5):849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