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版画艺术特点与价值

2015-06-05 15:29金兰
关键词:木刻艺术创作蒙古族

金兰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美术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论蒙古族版画艺术特点与价值

金兰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美术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蒙古族版画艺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蒙古版画艺术创作成就有目共睹。群体版画艺术创作逐渐成熟,作品以木刻形式,写实手法表现作品主题,创作风格日趋多样化;“学院版画”的建立与硬件设施投入,营造了优越的创作环境,板画作品具有语言丰富多彩和注重精神文化内涵的艺术特点。群体版画与“学院版画”共同形成了蒙古族版画独特的民族版画艺术,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审美价值较高。

蒙古族版画;发展;艺术特点;传播;价值

一、蒙古族版画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的版画艺术经历了复制版画和创作版画两个阶段,鲁迅先生倡导的 “新兴木刻运动”之前的版画统称为复制版画,经过 “新兴木刻运动”,版画以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绘画艺术的重要门类,是创作版画的开端。蒙古族版画艺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在短暂的六十多年发展中,从最初的几个人的尝试性创作开始,创作人数增加,到群体版画创作的兴起以及 “学院版画”艺术的逐渐完善,蒙古族版画艺术创作形式日趋多样化,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版画创作奠定了蒙古族版画的基础

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得到尊重和发展。蒙古族版画艺术在这环境中萌芽发展。老一代版画艺术家伊木舍楞先生创作的尝试性版画作品 《给妈妈送饭》发表在 《内蒙古画报》第九期上。[1]他对版画艺术创作的热情被激发,周围的人也参与版画创作中。直至庆祝建国十周年时,蒙古族版画艺术创作者有宝石柱、伊木舍楞、莫日根、商华堂、照日格图等几位艺术家。[2]他们创作的作品入选了内蒙古自治区建国十周年的美术作品展览。通过此次展览增强了艺术家作继续创作的热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创作出优秀的版画作品,成为蒙古族版画创作艺术的奠基人。他们对版画艺术的执着追求感染了他人,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投入版画创作中。1965年,莫日根先生的木刻作品 《出工》、《心心向着北京》得到了好评,伊木舍楞的版画作品 《西拉木伦河上的晚霞》入选全国美展。1965年~1980年,特殊的年代里哲理木版画艺术创作基本停滞状态。

(二)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的版画艺术

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变以及民族政策,带给内蒙古各民族超大的干劲,影响着美术界新的思潮的产生,蒙古族版画受到这股思潮的冲击,群体版画创作形成与 “学院版画”的建立,展现出新的面貌。

1.群体版画创作形成

20世纪80年代,党的文化艺术政策的放宽,在鼓励艺术创作的良好环境中,黑龙江版画、云南版画、贵州版画等群体版画创作悄然兴起,以群体的版画创作形成独特的艺术群体。此时,以哲理木版画为首的蒙古族版画创作队伍不断壮大,群体版画艺术创作逐渐形成。代表艺术家有刘宝平、莫日根、张德恕、彭志信、照日格图、肖宽、杰仁太、王作才、佟金峰、韩戴沁、格日勒图、包世德先生,等等。创作人员的数量增多,推动了蒙古族版画艺术的发展,作品数量不断增加,佳作涌现。1983年、1987年、1990年在北京举办三次展览。[2]1987年,田宏图老师的作品 《草原你早》在全国第10届版画展览中获铜奖;山丹老师的作品在1988年全国小版画藏书票大赛中获三等奖。王作才老师的版画作品《秋风》和《草地风》分别在1992年,1998年在全国11届,14届版画展览中铜奖;邵春光、欧广瑞老师版画作品 《乌珠穆沁的傍晚》获第13届全国版画展览金奖;[1]邵春光的版画作品《金秋》在第6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优秀奖。这些作品表达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展现了塞外边疆丰富多彩的新生活,在新的审美观念影响下,版画艺术语言朴实无华而真实可靠,以简单的刻制描绘了牧区新生活,积极发扬民族艺术特色,写实技法的运用恰到好处,赢得了各界版画艺术家的一致赞誉。

2. “学院版画”的建立

“学院版画”是相对而言的,它是以高校学院为主体创作群体,系统地教授版画知识与技法,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版画创作人员比较集中,有较好创作环境和条件,老师与学生共同成为版画创作的中坚力量。

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率先开设了版画教研室,引进版画印刷专业设备,系统地教授版画艺术种类与技法,积极培养版画专业艺术人才,蒙古族版画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开启了蒙古族版画艺术的新篇章。[3]在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十年的发展中已开设版画专业的黑白木刻、油印套色木刻、水印木刻及铜版画等专业课程,加强了专业化教学。之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设版画专业课程,内蒙古科技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也相继开设了版画专业,真正意义上开始了规模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培养了版画艺术创作人才。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那日松教授是 “学院版画”艺术的奠基人,鉴于对版画艺术的突出贡献,1999年获得“鲁迅版画奖”,授予80、90年代 “中国优秀版画家”称号。[4]那日松教授的版画作品以动物为题材,1994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最高奖—— “萨日娜”奖。1996年,胡日差老师作品 《红色天空下的两个人组合》,德力格仁贵老师作品 《忧郁城堡》(江苏美术馆藏)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1999年李聪玲的作品 《风景》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5]

(三)新世纪的蒙古族版画艺术

1.群体版画创作在人数、题材、成果及创作条件的发展上都蒸蒸日上

进入新世纪,蒙古版画艺术创作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创作当中,1999年哲理木盟改为通辽市,哲理木版画艺术被人们称为 “科尔沁版画艺术”。他们的版画艺术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成就有目共睹,渐渐被版画艺术界所熟知。田宏图、乌恩琪、山丹、邵春光、王作才、韩戴沁、安广有、乌兰巴拉等艺术家技艺逐渐成熟,创作作品达到了中国版画艺术较高水准。2008年,乌恩琪、山丹在深圳观澜版画艺术创作基地进行专业版画创作,以精湛的刀法技艺创作出优秀的版画艺术作品。2010年1月在深圳宝安区艺术馆举办了 《琪丹版画》展览,显示了蒙古族当代版画艺术水准,得到了观众与版画艺术家的赞誉。2010年,“奈曼版画院”改善创作环境,引进设备,进行版画培训以及版画创作。邀请著名教授苏和先生指导创作。同年,奈曼版画院的全国知名版画创作者创作的40多幅栩栩如生的木刻版画作品走进上海世博会,向世人展示科尔沁民族文化艺术,这些风格各异,自然淳厚,刀法简练、意趣质朴、内涵深刻的版画作品,展现了蒙古族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此次参展的主要版画作品是 《草地风》、《大漠日出》、《夏日的旋律》等,都是在国家级展览中入选或获奖的优秀作品,通过上海世博会的窗口宣传蒙古族版画艺术。2012年初,由内蒙古通辽市文联、通辽市画院、科尔沁版画院主办的 “吉祥科尔沁——通辽市科尔沁版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应。近几年, 《新娘》、《红云》、《草原你早》、《乌珠穆沁的傍晚》等多幅科尔沁版画精品力作成为当代中国美术优秀作品,近百幅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其中 《乌珠穆沁的傍晚》获得第13届全国版画展金奖。[6]

2. “学院版画”的硬件设施日渐完善

“学院版画”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首,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等高校版画作为教学单位组成。经过多年的努力,版画硬件设施日趋完善,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又新购置了版画设备,扩大工作室面积,新建立了石版画工作室,木版画、铜版画、丝网工作室,四个工作室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为版画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5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开设了版画课程,2009年建立了铜版画工作室,引进来铜版画机器,开始了版画专业化教学。2014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投入资金,购置了100万元的版画设备,四个工作室面积达到了320平方米,为版画教学及培养蒙古族版画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环境。如今,版画教学越来越完善,注重培养版画创作后备力量,内蒙古师范大学招收美术学版画方向研究生以来,共培养了版画艺术方向研究生几十名,现在他们是蒙古族版画艺术创作的青年群体,是蒙古族版画艺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

二、蒙古族版画艺术特点

(一)群体版画艺术特点

1.以木刻形式与写实手法表现作品主题

版画艺术形式根据运用材料与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版画艺术作品的主题通过版画艺术形式与表现绘画技法来实现。木刻版画不受印刷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创作刻制的特点成为版画艺术中运用较广的表现形式。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全国版画艺术创作,在这个时期,蒙古族群体版画艺术创作形成,创作作品以黑白木刻和油印套色木刻为主要表现形式。作品题材内容通过写实为表现手法刻制与印刷,体现民族风情描绘,达到创作的目的。1987年田宏图老师的作品 《草原你早》获全国第十届版画展览或铜奖。照日格图老师的作品 《夏营地》,伊木舍楞老师的作品 《西拉木伦河上》,格日乐图老师的作品 《探宝》、《霍林河畔》、《草原晨曲》等,以写实的手法和套色木刻版画艺术形式突出主题,把朴实无华的草原景象展现在观者面前。[7]这些作品通过木刻艺术形式与写实表现技法结合体现了作品内容与主题,迎合了当时版画艺术思潮,画面生动而真切,阐释了20世纪80年代的蒙古族生活情形。

2.作品风格日趋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末是承上启下的时代,是版画艺术创作转折的时代。从写实主义具象的描摹,借鉴了现代其他艺术理念,写实与写意并存,迎合了当代人们的各种各样的审美需求。蒙古族群体版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从写实手法转向写意技法,木刻语言的概括,纯粹而大刀阔斧的技艺符合版画艺术特点。邵春光、欧广瑞老师版画作品 《乌珠穆沁的傍晚》,以木刻形式,夸张写意的造型,厚重的色彩表现出傍晚的形态。2003年,乌恩琪老师作品 《查干萨拉》和 《苍穹》获奖,作品刻制技法摆脱了写实追忆风情画的描绘,更注重形式语言的变换,刀法运用更加自由新颖。蒙古族青年版画家金宝军老师是科尔沁版画艺创作十杰之一,在他作品中感受到版画语言的丰富性,大胆尝试新的版画语言与表现形式,版画艺术语言与当代审美结合,运用娴熟版画技法突出中心思想,具有视觉美感与新颖感,显示出对这片草原的热爱。2015年新创作的《心已腾飞》可视为探索版画形式与人文精神状态的代表作。作品正如它的名称一样,欢乐充满了整个画面,温馨而喜悦,人物夸张地飞舞在画面上方,“马”与 “人”相互飞奔,显示出一家人的快乐,构图独特,以铜版画的技法挖掘出人物的神态以及内心,满心欢喜而沸腾的精神内在。他的作品 《乌珠穆沁的八月》(在内蒙古成立65周年内蒙古美术作品展上获一等奖)则以油印套色木刻的形式,写实技法,简单明快的色调变化突出夏天的阳光的火辣,草原的宁静与空旷,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作品 《过河》则是版画刀法的变化的大胆尝试。该作品以夸张的造型 “人物”与变形的 “马”与之相互呼应,以黑白木刻的纯粹与果敢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版画的语言、造型、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该作品入选 《新世纪中国首届黑白木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敢问路在何方 金宝军

心已腾飞 金宝军

金宝军作品 《敢问路在何方》入选 《第十九届全国版画作品展》并被浙江美术馆收藏,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美展获一等奖;除此之外,作品 《正午无声》和 《追逝》分别获自治区级优秀奖;《瞬间的凝固Ⅰ》获内蒙古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入选首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入选第十八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作品 《这一天,那一月》、《岁月》在意大利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帕多瓦中华书画文化展上展出。[8]

(二)“学院版画”的艺术特点

1.版画语言丰富多彩

蒙古族 “学院版画”艺术家一直热衷于版画创作,努力探索实践,积极探索版画语言的拓展,版画形式与技法多元化,提升创作水平,形成当代版画艺术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学院版画创作群体年龄相对年轻,思想更开阔,更容易接受新的信息,对版画技术更具系统化的训练与认识,对国内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情况与趋势全面了解,因此,在版画创作中,版画形式和技法更多样化。

苏和教授是 “学院版画”的奠基人,他擅长吸收版画新的技法与观念进行创作。作品 《静谧》在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铜奖,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 《神马》奖,一等奖。[4]该作品中以静静的早晨的情景,以铜版画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早晨的寂静,令人心旷神怡,产生无限的遐想。蒙古族青年版画家德力格仁贵老师可视为学院版画中优秀青年版画艺术家,他热衷于版画艺术创作,潜心研究版画艺术语言,努力工作于版画教学,他的版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内蒙古自治区级展览并获奖。他擅长铜版画创作,传承了老一代版画写实风格基础上融入了当代版画艺术的特点,以细腻、朴实、精致的版画艺术语言表现真实的生活景象。作品 《蒙古高原》(2013年第二十届全国版画展览中获得最高荣誉 “中国美术提名奖”;2014年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巧妙地将自然景观的和人物结合,以单纯的黑白木刻形式经营了黑、白、灰三种色域的对比关系,人物与背景层次明显,灰色变化丰富,既展示了自然美,也是对当代蒙古族在新的社会状态下的心灵的解析,达到了黑白木刻艺术的高境界。学院版画的年轻版画艺术家胡日查老师的作品 《听见草原——风声》入选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内蒙古自治区展览二等奖,作品中采用黄色调的变化,人物与背景的距离弱化以及写实的手法表现出草原八月的景象。年轻版画家王如老师作品 《错觉》、《空间·畅想》以铜版画的艺术形式,以错位的酒瓶、酒杯、桌子,进行空间的移位,形成错觉,给人以很多联想的空间,丰富了版画艺术语言。

2.注重文化内涵

学院版画创作注重表现精神内涵,突出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生活的本质与内在的精神状态,提升了作品的高度与深度,使作品更具有北部边疆的自然风貌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版画艺术风格。

行走的男人 苏新平

蒙古高原 德力格仁贵

从内蒙古走出的版画家苏新平先生主要从事石版画创作,在内蒙古的生活经历成为他此后艺术创作的主要资源与表现对象。石版画作品 《赶集》、《行走的男人》、《草原之春》、《草地人家》、《对话》和 《木桩与马》中,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置入自然与心灵的语境中,重新审视生活的状态与解析内在心灵。[9]人们看到他所展示的世界,是经过精心的布置升华的心像世界,这在梦一般的版画艺术中有极高的位置。作品摆脱了具象的写生,以人物、动物 (马)为主要表现对象,精细设置构图,人物神态及动态,形成的画面虚幻而真实,即遥远而就近,在走出从风情版画的审美范畴,表现当代版画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个性的抒发,内心世界的探索中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作品 《搏克手》(金兰作)以油印套色的版画形式,以虚幻的 “搏克手”的姿态,展现高傲而幸福的场景,作品运用蒙古族文化符号元素和细致的刀法印痕刻画出人物,黄色调的微妙变化突出 “搏克”比赛不仅强身健体,且这项体育运动的源远流长,这是蒙古族风俗文化那达慕的重要部分,发扬与继承了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21世纪以来,在版画艺术创作形式和风格,蒙古族版画创作者,特别是出生本土创作者积极地进行实践与研究。如青年版画家胡日差、王永波,苏丽娅、包玉荣、王如、刘英、曹雪飞和吕红梅等老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教学与创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版画艺术创作风格。

三、蒙古族版画艺术价值

(一)传播民族文化

艺术是每个民族发展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化,是世世代代相传和发扬的民族文化遗产。精美的艺术作品赏心悦目,陶冶情操、传递情感和人文思想,这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艺术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艺术家的思想道德与情感,也是某一时代国家、民族文化的反映。蒙古族群体版画创作主要迎合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艺术创作潮流,着眼于对内蒙古独特的自然景观,蒙古族民族风俗习惯的描绘,他们大多以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为主,作品也多以情景主题为表现内容,突出审美语言表达,提倡自然与人性。作品中体现了祖国北部于边关大漠的真实生活与民族风情的诗情画意与深远意境。而 “学院版画”艺术创作人员则更注重版画技法的运用和版画形式的探索创新,追求丰富版画语言,更强调作品内在的精神文化。他们接受信息的速度更快更广,创作环境更优越,与时代同步,版画技法的运用更自由奔放,作品更体现出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当代版画蒙古族版画创作在改革开发至今的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共同形成了版画艺术创作主体,无论从作品质量和数量来看,都走在当时中国版画的前沿,以精致的印刷和富有灵动的画面阐释了版画艺术魅力,解读了蒙古族当代的真实幸福生活状态。版画作品 《查干萨拉》(乌恩琪作)刻画了蒙古族民族在传统的查干萨拉——即 “春节”进行的以尊卑次序相互拜年以及拉起悠扬的马头琴,唱出心中的喜悦,赞扬了生活的美好。通过作品欣赏很快了解到蒙古族在节日生活的民俗风情。作品 《文明印记》、《赛驼》(得力格仁贵作)蒙古族传统那达慕为表现内容,解析了这项运动的实践性与真实性。著名蒙古族版画艺术家乌日切夫老师的作品《达赖湖的传说》、《兴安岭十月》、《苍狼》系列和 《化石》系列,以蒙古族历史文化和图腾文化为切入点,把狼的精神比喻成蒙古族生存生活精神,揭示了民族文化内涵。[10]由此看来,版画创作作为艺术实践的文化现象,是直接的视觉观感来传播文化,肩负着传承和发扬文化的重任。

(二)独特的审美价值

蒙古族版画艺术作品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审美特征。蒙古族版画艺术在宽广的草原文化大环境中慢慢成长,吸收了本土的美学思想,借鉴了外在的艺术,逐渐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画家深受这一片地域文化的洗礼和滋养,不断地从这片地域与文化环境中汲取多视角的创作元素,草原的绿色,天空的蓝色,羊群的白色以及传统服饰的颜色形成色彩美学,都体现在版画绚丽的画卷当中。得力格仁贵老师的作品 《斜阳》中以套色木刻刀法,以传统的黄色调变化以及强烈的色彩对比,体现出饱满快乐的内在精神。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作者情感的释放,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能领悟到心灵内在,不仅停留在表面化的叙述,更是深层次的解读,让欣赏者联想翩翩,回味无穷,意味深长。蒙古族版画艺术创作者在他的作品当中融入了对蒙古族的热爱,营造了温馨的气氛,使人有向往美好的未来的审美心理作用。作品 《天驹》系列 (金兰作),《库伦沟》系列 (王永波作)等都以作品的内容形式表达出蒙古族民族的审美心理。当然,文化修养与思想感情的不同会产生细微的区别,但总体来说,蒙古族版画创作者们不断挖掘共同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提高了版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提升了版画艺术价值。

四、结语

蒙古族版画艺术承载着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是了解蒙古族风情风俗的视觉窗口,群体版画和学院版画创作者以高度的热情,执着地追求,不懈努力。在版画艺术表现方式,形式语言以及技法的运用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使蒙古族版画艺术形成了多元化局面,具有独特的民族地域艺术特色,在当今版画创作艺术舞台中占一席之地。

[1]张琪.哲理木版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1.

[2]金兰.浅谈哲理木版画[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3]宝军.浅谈科尔沁版画与学院版画教学的交融[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1):35-36.

[4]陈中永.内蒙古师范大学志(1993-2004)[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675-678.

[5]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版画作品集 [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35.

[6]张磊.科尔沁画[EB/OL].(2013-03-20)[2015-05-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3/20/c_122854792.htm

[7]李聪玲.当代版画创作的人文精神——兼谈内蒙古地区的版画创作[J].中国艺术,2010(4):196.

[8]于泳.科尔沁版画[EB/OL].(2010-04-08)[2015-05-05]http://www.tongliaowang.com/History/content/2010-04/18/content_13327.htm

[9]苏新平.苏新平——我是这样一路走来[M].北京: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26-46.

[10]白哈斯.论内蒙古版画的民族性、地域性 [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0.

(编辑:武云侠)

On the Art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of Mongolian Engraving Prints

JIN Lan
(Department of Arts,Hohhot National College,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1,China)

Mongolian engraving prints began from the fifties of the 20th century.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Mongolian engraving prints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which is reflected by gradually mature group prints works with woodcut form,realistic approach to the theme and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creation style and"college prints"works which have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colorful language and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The group prints and the"college prints"together form the unique national print art of Mongolian,which promotes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has a unique geographical color and aesthetic value.

Mongolian print;Development;Artistic characteristics;Dissemination;Value

J2

A

1671-816X(2015)11-1173-06

2015-06-23

金兰 (1976-),女 (蒙古),内蒙古通辽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美术学版画方面的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60036)

猜你喜欢
木刻艺术创作蒙古族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