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摘 要】“知识论”是近年来会话分析领域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John Heritage认为知识论推动言谈交际的发展,为会话分析理论建构的完善提供了一种综观性的理论视角。本文回顾了会话分析中知识论的产生背景和以往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知识论在管理知识域、行为形成和序列组织方面的基本内涵和作用,并结合Paul Drew的观点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知识论 知识状态 知识表达 行为形成 序列组织 会话分析
一、引言
在会话分析研究领域里,知识论(Epistemics)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ohn Heritage教授在继承前人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会话分析新理论。该理论关注交际者在话轮和序列构建中那些带有知识性的话语,以及该类话语对于言谈应对的作用和意义。会话分析研究的知识论融合了心理学、语言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见地,是近年来会话分析研究的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交际者在自己话轮内所执行的言语行为和交际者取得互解的基础是交际者有能力认识并发现交际对方针对某一事物所表达的特定观点,并进一步依据这种发现去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知识的社会性分布使得知识群落得以形成。
二、背景
会话分析研究中的知识论来源于两个看似并无关联的研究路径。首先,早期的研究认为研究者应关注交际者在信息传播的前、中、后期的表现。Terasaki(1976)的研究关注说话者准备宣告重要消息时的序列结构,她发现消息宣告的前序列在新闻讲述中是颇为重要的。通过讲述前序列,讲述者可以判断出听话者是否已知他准备讲述的内容,从而决定自己是讲述还是放弃讲述这个新闻。此研究有力地证实了交际参与者在交际过程中就对方的知识掌握情况有着快速的预期定位。
Goodwin(1979)认为在3人及3人以上交谈的情况下,说话者会根据不同人的知识掌握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话语。有时即使在一句话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说话人根据听话人知识掌握情况的不同从而调整句子使其符合听话人的情况和特点。
Pomerantz(1980)对此进一步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她区分了“第一类知识”,即通过亲身体验或直接经历习得的知识;“第二类知识”,即二手的、通过传闻或非直接途径习得的知识。当说话人对听话人讲出第二类知识,而且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在这一事物上的知识属于第一类知识时,那么这一言语行为就是就该信息进行的请求。
这种观点在Kamio(1997)提出的“信息域”中得到进一步地系统表述。Kami设想交际者拥有与他们相对近或远的信息域。他发现对每一个交际者来说,一个具体的信息域可能位于从0(极远)到1(极尽)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置。Kamio还扩展了信息域的概念,信息域不仅包括知道是谁了解某个特定的信息、了解的具体内容以及了解的方式,还包括知道谁有权利了解或者表述该信息。Kamio论断的重要性是把社会学的观点,包括权益、所有权、动原和道德等引入了知识论的研究中,而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性质看作知识论唯一的驱动力。
三、知识论的内涵和外延
(一)知识状态和知识表达
会话分析研究中,知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知识状态是如何通过知识表达在交际者的话轮构建中体现出来的;焦点之二是知识状态和知识表达之间的动态关系如何。
Heritage (2012)认为“知识状态”来源于这样的理解:就任何两个交际者A和B而言,他们各自都有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域,其信息域可以容纳任何知识,但不同的交际者对于具体知识吸收程度却不尽相同。对于某个具体的信息域,相关认知会在A和B中进行分层,这样A和B就会在认知梯度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区分为掌握知识多的交际者(K+)和掌握知识少的(K-)交际者。这种相对的位置就是Heritage提出的知识状态,Heritage进而规定知识状态包括交际者对于具体知识的认知、知识的丰富程度和与某些知识域相关的权利等。知识状态包含交谈者知道什么、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以及交际者在自己从事或熟悉的领域的话语权等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领域的不同以及具体的交际状况的变化等,交际者的知识状态随时可能发生改变。这种相对位置可能处于从完全的不对等到几乎完全对等之间的任何一个状态。“知道”和“不知道”指绝对的知识优势;K+/K-指交际者之间相对知识优势。总的来说,知识状态包括交际者的知识、知识获得的途径以及知晓交际对方有权利、责任和义务去了解这些知识。知识状态可以看作相对于知识域的永恒的社会性特征。而知识表达就是这种社会关系在言谈应对中的具体体现。知识表达就是交际者在话轮中如何表现自己的知识状态从而定位自己与知识的关系。
总之,成功的交际就是交际者一方面保持话语间的知识表达和知识状态的连贯(与自己的连贯),另一方面维持知识状态的表述与接受者认知状态的一致(与他人的一致)。当相对不知道(K-)的一方提问,而相对知道的(K+)的一方做出解释时,那么上述的与自我的连贯和与他人的一致就可以实现。然而,交际者目的意图的不同或者突发的偶然事件会使得话语产生不一致。例如,当说话者意图表现比实际的自己要知识渊博的时候,也就是他/她所呈现的知识表达与自己实际的知识状态不相符时,认知状态就会被掩饰。正如这种交流中的突发情况会导致认知状态和认知表达的分歧。
(二)知识论与行为形成
涉及知识状态的背景知识包含在行为的产生和识别之中。Schegloff(2007b)所提出的行为形成关注的是交际一方的言语可以被交际对方看作一种通过这种言语产生的某种行为。上文中提到,说话者可毫无困难地捕捉了解到交际双方关于某些知识域的认知状态。这个观点的重要性源自Labov& Fanshel(1977)的关于A事件和B事件的讨论,交际者关于某事物的知识状态将会影响到他人如何理解他/她的话语作为一种行为的。Heritage(2012)关注的是某一话语是如何被看作是传达信息还是询问信息的。在决定一句话是被看作是传达信息还是询问信息时,认知状态比语言形式更重要。认知状态有助于阐释语法形式,认知状态在决定陈述句是否是提供还是寻求信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三)知识论和序列组织
序列组织是指话轮中行为过程的组织,也就是连贯、有序和有意义的行为顺序(Schegloff, 2007b:2)。他提出了一个与谈话者关联密切的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是现在出现那样的序列组织,问题的关键是“这个话语完成了怎样的行为”。
首先,许多会话序列的基本类型是由知识表达的运用发展而来的。例如告知新闻和故事的开场白这样的序列结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了K+立场开始讲述(Terasaki, 2004)。询问信息,例如请求、邀请、提议,这都使得说话者处于K-的位置上。可以看出,知识的不平衡保证了会话中的信息提供与传播,从而引导会话序列的发展。K+和K-的知识表述为序列的开始和扩展提供了基础。
如果说知识的不平衡促使有关某话题的谈话发展变化,那么达到知识的平衡就意味着序列或话题的结束,甚至是整个谈话的结束。“Oh”这种序列结束的标志就行使了提议改变目前状态的作用,意味着信息空缺已被填补,达到知识平衡,此序列或话题可以结束。另一种是使用习惯表达,开始逐步脱离当前话题的细节,同时不添加新内容,避免K+或K-的表达(Drew & Holt, 1998)。第三种是通过话题的消耗或话题的拖延来达到知识平衡,也就是会话双方都在此序列中不再增加重要的内容,直到会话的结束。
Paul Drew(2012)认为,解决知识不平衡的倾向是会话序列的驱动力。交际者从K-到K+的状态变化带动了会话序列的发展。言语交际中,在每个序列最后,交际者达到认知梯度的一种水平状态。
【参考文献】
[1]Heritage, J. (2012a).The epistemic engine: Sequence organization and territories of knowledge.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45(1), 30-52.
[2]Heritage, J. (2012b).Epistemics in action: Action formation and territories of knowledge.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45(1), 1-29.
[3]Drew, P. (2012).What Drives Sequences?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45(1), 61-68.
[4]Goodwin, C. (1986).Audience diversity,participation and interpretation.Text,6(3),283-316.
[5]Terasaki, A. K. (2004). Pre-announcement sequences in Conversation. In G.lerner(Ed.),Conversation analysis: Studies from the first generation(pp.171-223).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John Benjamins.
[6]Kamio, A (1997).Territory of information.Amsterdam,The Netherlands:John Benjamins.
[7]Pomerantz, A. M. (1980). Telling my side:“Limited access”as a fishing device.Sociological Inquiry,50,186-198.
[8]Schegloff, E. A. (2007). Sequence organization in interaction:A primer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 (Vol.1).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