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 要:为了促进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内的健康发展,以及抑制我国大学生篮球球场冲突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大学生篮球球场冲突的相关概念、产生的心理基础进行深入分析,从大学生对篮球球场冲突认知方面着手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提出防范篮球球场冲突的策略等,旨在为我国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篮球场。本文以合肥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手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篮球;球场冲突;认知;影响因素
1 研究背景
自篮球运动诞生以来,球员冲突就充斥着篮球赛场,这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竞技篮球运动中,近年来大学生篮球球场中的冲突也日渐增多。这不仅违背了体育精神,破坏了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更妨碍了“和谐体育”、“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惕。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以来,因其简便易行,富有对抗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特点,在我国迅速开展起来。近年来,随着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等一系列竞技篮球赛事的发展,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越来越多的大众所喜爱。人们的篮球运动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人们在参与篮球运动时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把篮球运动作为一种游戏娱乐了,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篮球比赛应运而生。然而,长期困扰竞技篮球运动的球员冲突问题在群众性篮球运动中也时有发生,小到队员之间的争执、争吵,大到参赛队员间大打出手,经常在大学生篮球球场中上演。这些球员冲突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对当事人双方身心造成伤害,给篮球这项积极向上的运动抹黑,在大学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不仅不利于篮球运动在大学中的健康发展,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妨碍了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本文以合肥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手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对篮球运动类型的认识来看,多数人认为篮球运动是一项有竞争的、能培养人能力的、能增强身体素质的有身体对抗的运动。只有极少数人认为篮球是一项容易发生冲突的运动。
第二,从对篮球规则的了解程度来看,多数打籃球的大学生对篮球规则是了解的,但是对合理冲撞区方面的规则了解的确实不多。多数不打篮球的普通大学生对篮球规则的了解情况基本上处于不了解和不太了解之间。
第三,从比赛结果及对冲突态度认知方面来看,多数对平时比赛结果非常在意的和在意的大学生认为发生球场冲突是很正常的,他们认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很容易发生冲突,当他们在球场上发现有人发生冲突时会上前围观或者不予理睬。对比赛结果不在意的对发生球场冲突深恶痛绝的大学生,一般不会发生冲突,他们在球场上发现有人发生冲突时一般会上前制止或告诉警察和保安。
第四,从冲突易发人群来看,一般男性体育类大一新生且性格类型属于情绪型的,平时对比赛在意程度较高的人群发生冲突频率较高。校外社会分子与校内同学、高年级同学与低年级同学之间发生冲突的频率较高。且男性发生球场冲突远多于女性。
第五,从冲突成因方面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技术犯规、违体犯规、行为言语挑衅、激烈的身体对抗及紧张状态下容易发生球场冲突。
第六,从冲突带来的后果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冲突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扰乱学校秩序,给学校带来不稳定因素,助长不正之风,给学生身体和心理带来伤害,破坏同学间的友谊等等。
2 概念界定
2.1 冲突的定义
武洪明,许湘岳在《职业沟通教程》中将广义的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即当对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了不利影响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时,这种过程就开始了。它描述了从相互作用变成相互冲突是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目标不一致、对事实解释存在分歧以及对行为预期不一致等。狭义解释非常灵活,它可以涵盖所有冲突水平,从公开、暴力的活动到微妙的意见不一致。冲突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1)被双方感知。(2)存在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并带有某种相互作用。以上因素决定了冲突过程的出发点。[1]
冲突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2]冲突作为客观存在,也是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的,问题是如何对其进行管理,以促使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3]
2.2 球场冲突的定义
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在篮球球场内发生的包括争执、讲脏话、推搡、打架、群殴等行为都属于篮球球场冲突。
3 成因
引发篮球球场冲突的原因主要有: (1)恶意犯规。(2)行为或语言上的不文明(挑衅)。(3)激烈的身体对抗导致双方动作过大。(4)球员间一些隐秘的小动作。(5)处于比赛时紧张状态下,导致的不能冷静思考或心平气和的交流。(6)对平时比赛结果过分在意。(7)对篮球规则不熟悉。(8)个人的情绪。(9)参与篮球运动的目的不纯。(10)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等。
4 对策
大多数大学生对减少篮球球场冲突的建议主要有: (1)双方队员应以和为贵尽量减少犯规(一般犯规和技术犯规)动作。(2)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去进行篮球运动。(3)提高对大学生篮球基本知识及规则的普及。(4)提高大学生球员的基本素质及道德素养。(5)提高球员个人素质。(6)树立正确的冲突观点,使冲突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等。
在我看来,在大学里由老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思想品德及行为进行教育,并对篮球基本知识及规则进行普及等是最有效的方法。季浏在《体育心理学》中也说过:良好的体育教学与运动竞赛气氛对发展青少年亲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起了积极的作用……道德信念是推动个人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它是道德知识深化的结果。在运动中,通过反复的表扬和批评可以使青少年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4]
参考文献:
[1] 武洪明,许湘岳.职业沟通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3.
[2] 高树军.管理心理学(第一版)[M].科学出版社,2005.
[3] 居延安,胡明耀.关系管理学(第一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 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