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爱玲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题意识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30030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说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发问方法,经常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自身的问题意识得到不断强化。在教学中不能照搬照抄教参书,而要深研课文,把自己思考的问题在学生面前提出来,做好发问的示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质疑和探索,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和影响。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问”论教
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问题为基础确定学习目标,确定教法和学法,还要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根据学生发现的新问题,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为很美的女性,王熙凤与林黛玉的美有无差异?”正在学生讨论时,忽然有学生问:“文中似乎没有写林黛玉的衣着打扮,她会穿怎样的衣服呢?”这是教师没想到的,于是她让大家想象一下林黛玉当时会穿什么样的衣服。在深入讨论回答明确后,忽然又有学生发问:“文章为什么对王熙凤的着装描写细致,而对林黛玉的着装一字不提呢?”于是教师又让大家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这堂课,教师本来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透过王熙凤和林黛玉肖像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特别是发现林黛玉不同凡俗的气质美”,不料中途出现“意外”,“想象一下她当时会穿什么样的服装”看似顺着学生的发言游离了教学目标,实则从另一个更有趣味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正是这位教师以“问”论教,适时以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进程,既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更保护了提问学生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问的兴趣,长此以往,就能逐渐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要做到精心设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引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好的提问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在教学《项链》时,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丢了一挂项链。教师紧接着又提问:“玛蒂尔德丢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然后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展开热烈讨论,发现有六处细节可说明丢失项链是必然的。总之,通过精心设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和重点,让学生的大脑运转起来,可大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四、教师要适时传授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学生还没有学会发问,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产生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词、句、段、篇中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果是初次阅读课文,那么可以用概略的提问方法,即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几乎所有的文章我们都可以这样提问:文章写的是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这样写的效果怎么样?学生掌握这一方法,就可以在预习和自主学习时,从这三方面很快寻找和发现问题。
当然,让学生提出真正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所以还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关键词句、中心语句、文章的矛盾处、结构安排、语言形式、细节描写等文本的方方面面来找问题、提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经常性的对每篇文章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读了这篇文章后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有什么疑问?说出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你觉得这篇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对上述问题要经常性地贯穿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和预习时对照上述问题来读课文,课堂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学和讨论。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中,体悟并发现更多的在语文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今后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语文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