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仙
【摘 要】通过探索中小学新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及构建道德规范学习的有效机制,使城镇初中学生道德学习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效益。
【关键词】道德规范;有效机制
作者: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初级中学 浙江建德 311604
一、问题提出
(一)诉求:学校德育教育机制创新
作为教育工作者却仍面临着学校道德教育效能低下的困境。学校德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必须对学校德育的复杂性、困难性、艰巨性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以德育创新的视野来分析和把握青少年道德教育面临的种种困惑和矛盾。张志勇先生认为,产生种种困惑和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转型与传统价值观的失落;社会的发展对人们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我国教育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弊病。因而,城镇初中道德教育从道德学习的内容、道德学习的方式和道德学习的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诉求,也是我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任务:“学会做人”道德教育的新视角
中小学道德教育创新研究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起点。有学者用“对人不感激、对事不满意、对物不怜惜、对已不严格”生动地描述了学校德育没有完成教学生“学会做人”的任务这一现实,启迪我们学校德育创新必须从基础做起,也就是把提升基础性道德素养作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化力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
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培养了一大批“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许多学生不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但就是不去这么做,这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忽视德育的实践性的结果。
2.重“上位道德”,轻“下位道德”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这些“上位道德”,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生活实践范围所涉及到的道德行为准则等下位德育,因而产生了下位道德学习的缺失,导致上位道德教育缺乏基础。
3.重圣人道德,轻公民道德
有些道德要求是基础性的,具有全民性,我们称之为公民道德;有些道德要求是高层次的,具有个体性的,只有一部分人才能达到,我们称之为“圣人道德”。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例如中小学道德教育过于强调“大公无私”这种境界,作为一种公德来推广,必然使德育出现空洞化、华而不实的情景。
产生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学校道德规范不能与时俱进、学生道德学习定位不科学和道德学习机制的缺失,寻找提高农村城镇初中德育实效性的途徑势在必行。
二、研究的内容
张志勇先生在《中小学新道德教育研究》的论著中指出,直面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实,德育创新应该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要在重建德育环境上下功夫。
基于认知,我们研究内容确定为以下二个部分:
其一、制定与时俱进的学校规范。主要包括:学校《学科学习规范》、《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并对原有《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与评价进行修正和补充。
其二、对城镇初中学生道德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通过对上述规范学习构建基于道德规范学习的德育有效机制。
在研究过程中制订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学科学习规范》,修订《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及评价》。只有通过规范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城镇初中学生道德学习的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为道德认同学习机制的有效运作奠定了基础,学校道德教育走出了空洞说教的困境,学生精神风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实践的操作
(一)构建与时俱进的规范学习
在当前德育创新的实践中,十分重视从单纯的规范引导到人性向善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与时俱进的规范学习。
1.学校《学科学习规范》的制定
道德教育回归基础首先就要回归生活。道德规范学习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强化对生活的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关系,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组认为在目前学校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学科课堂学习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内容,为此,我们制订了学校《学科学习规范》。
《学科学习规范》体现了新课程蕴含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
案例一、课堂思考的要求
学生:①积极思考,参与讨论。不仅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思考,而且专注倾听同学发言,对同学发言也要作出相应反映和评价。②对教师及同学的发言,不能盲从,要思考后接受。遇到疑问要大胆质疑。甚至与老师、同学争论、辩论。
教师:适当点拨,及时反馈。
案例二、回答问题的要求
回答问题应积极主动,不要害怕犯错,回答问题时神态要专注,并能认真聆听教师的反馈和点评。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宽容学生的错误,及时点评。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看到,在学习活动中允许学生“质疑”、“争论”、“不要害怕犯错”;而教师要“适当点拨,及时反馈”、“宽容”。这是一种多么令人神往的教学情景。
当我们强调学生是道德学习的理所当然的主体时,教师的首要责任就在于为他们提供一个能促使其有效学习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所谓心理自由的环境是指创设一种不受传统束缚的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于权威的气氛。所谓心理安全的环境指的是建立一种没有威胁、批评,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重、赞扬和鼓励的环境。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案例三、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前提(语文学科学习规范)
学习准备(预习、复习)的要求:①复习计划的制订及自主复习行为评价的要求:学会查漏补缺,学会有重点地复习,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整理、自我反省、自主复习。②回家学习的要求:独立认真地完成回家作业;杜绝抄袭;多阅读,多积累。
“自我整理”、“自我反省”、“自主复习”这些都是自主精神的表现。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自主是学习活动取得效益的前提。
案例四、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讨论的要求:①每小组选定一个组长,做到人人参与,由组长纪录;②讨论围绕问题展开,不说与问题无关的话;③学会合作,能将众人的想法进行总结、归类,并做好代表性的发言。
教師检查方法:教师巡视检查、组长督促;教师巡视、倾听;教师抽查。
当我们强调学习的活动体验性和自主建构性时,其实就意味着学习并非是封闭的纯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因为活动体验和建构总是在群体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而个体的任何成功也都必须依托这样的活动才能得到。
(3)关注实践、创造和终身发展
案例五、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学科学习规范)
课外活动规范:①要把课外作为学习的大课堂,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健康的兴趣爱好,开拓知识的视野;②要有意识地进行课外观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把观察活动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③要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选择内容健康、知识性强、文笔优美的适于青少年阅读的科普读物,培养自学能力,扩大知识面;④要结合课内所学的内容,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和科技活动,培养认识社会、分析社会的能力,提高劳动的技能技巧,增强对科学学科知识的兴趣和爱好程度。
2.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条例》的制定
制订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制度》包括学校安全工作的质量标准、学校安全工作暂行条例、应急预案、消防制度等内容,
(1)道德规范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人类要有文化生活,便需要秩序。安全工作有关规范的基本功能,便是为文化生活提供基本条件。这是任何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带有普遍性的条件。社会是通过各种规范得以控制的有序体,道德规范是社会控制的基础。
案例六、学校安全工作质量标准
①安全工作和安全工作操作的程序到位,是学校校长和分管校长必须明确的责任,应经常思考,警钟长鸣。
②学校应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开发和挖掘各种安全教育的资源,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常规化运作。
③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坚决杜绝因物质性因素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④建立起安全教育的全员化、全程化、全面化机制,把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机率降到最低。
“地位”、“重于泰山”、“重在预防”、“保证”、“正常运作”,体现了学校安全规范对学生和全体教职员工生命的珍视和尊重。学校安全规范对于学校稳定和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学校安全规范的功能价值必须通过学校每一个个体(特别是学生)对规范的学习、实践、体验,转化为个体的品德结构来实现。因而,道德规范是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2)道德规范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群体性是人类最本质的特征。荀子认为,人的体能远不及其他动物,力不及牛,奔不如马;爪利不如虎,皮坚不如豹。但人能役使牛马,降伏虎豹,威力无比。人之所以能成为大自然的主宰,是因为“人能群”。人类能组织其生存所赖以维持的社会共同体,依靠群体的力量,抵御自然界的各种侵害。那么,人为什么能组织起社会群体,依靠什么来组织呢?依靠的是社会规范。
案例七、实验室安全工作规定
(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了解防火、防盗的安全知识,清楚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遇到紧急情况要冷静处理。
(2)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和设备的正确操作程序进行,对不遵守相关规定者,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其继续使用。
……
学校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学习活动带有群体性的特点。实验室中用火、用电、用化学药品,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危及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事故。引导学生对该规范的学习、实践,能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和人身安全,并能让学生体验到,人要获得自由和幸福,就必须掌握社会通行的准则,具有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
3.学校《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与评价》的修订
新道德教育认为应当以最基础的道德行为习惯培养为起点。道德规范学习中,道德教育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评价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定向、调节、激励、内省、肯定等诸种促进作用。我们在组建道德规范学习的过程中,对基于道德实践的道德评价进行了尝试。
案例八、可核查的评价要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要求与评价)
文明、有礼:
(1)对于在校园内不认识的长辈一律说:“您好!”
(2)对于叫不出姓名的教师一律说:“老师好!”
(3)对于同学的家长一律说:“叔叔好!”、“阿姨好!”
(4)学生放学必须对老师说:“老师再见!”
(5)回家、出门要向父母打招呼。
卫生习惯:
(1)扫地三要素:a、翻凳子;b、放凳子;c、对桌子。
(2)扫地三要素:a、双手拖地要用力;b、拖把要勤洗、拧干;c、拿、挂拖把时,卫生间内的按班级位置摆放,勿弄错。
学习态度端正:
(1)学生上学、放学必须携带书包、课本等基本学习用品。
(2)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话要三到:a、眼到(眼睛始终看着黑板方向);b、手到(手始终随意的放在桌面以上,且不做其他事情);c、腰到(腰要挺直,不趴在桌上也不后靠)。
道德规范学习加入了可核查的评价要点以后,促进了道德教育评价的变革。思想品德课评价从偏重道德认知,转向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如操行评语转向关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较多地涉及了学生的道德发展问题;开始尝试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
(二)城镇初中学生道德学习的科学定位
品德作为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以一定的心理结构形式存在的。品德心理结构究竟包含哪些成分?它是怎样形成的?在道德主体建构过程中,受哪些教育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它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这些问题既是德育心理学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校品德教育赖以进行的客观依据。
道德规范学习的内化过程,即道德规范的接受。一是指接受交往规则。道德规范学习是逐步积累交往经验的过程,包括认知经验、动作经验与交往经验,形成个体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使之学会做人做事。二是指学会社会适应。道德规范学习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四、实践反思
本研究初步从操作性的角度构建和认知了道德规范学习的有效机制。但中小学道德教育变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告诉我们,研究仅仅是在漫漫长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在结束本研究时,本文开头分析的中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的种种困惑和矛盾并未消除。因而,仍需继续努力投身于德育变革的研究和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2]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3]张志勇.回归.中小学新道德教育研究系列[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