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娜
【摘 要】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行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者11例,比例为22%,主要原因包括技术因素、患者因素、腹透液因素等。结论 针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腹膜炎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 腹膜透析;腹膜炎;原因分析;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可起到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用。但是腹膜炎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对透析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分析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5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在16-72岁,平均年龄47.8岁;透析时间在2-55个月,平均15.6个月;50例患者中包括18例慢性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13例高血压肾病、5例动脉硬化性肾病、2例慢性肾盂肾炎。
2 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11例,比例为22%。分析原因可知,11例患者3个月内共发生16次腹膜炎,其中2例由于碘伏帽重复使用发生感染,1例护理人员未按要求戴口罩,3例手污染所致,2例由于洗澡保护不当所致,2例由于外接短管接头处破裂未及时更换,3例由于腹透液浑浊未及时处理,腹泻所致3例。
3 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因素:腹膜透析操作过程中环境消毒不彻底,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触摸接头、透析液口、加药口等均会导致感染;导管相关因素诸如导管老化、破裂、形成生物膜、堵塞等均会有可能引发继发性腹膜炎。(2)患者因素:患才自身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均会降低腹膜的局部防御功能;而且尿毒症会导致肠壁发生病变,肠道感染导致细菌直接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的发生;此外,患者是否能坚持规范化的日常护理措施,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腹膜炎的发生率产生直接影响,一些患者长期在繁琐单调的反复操作中产生松懈心理,未坚持日常护理导致发生差错。(3)腹透液因素:腹透液的高渗透压及低pH值会对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且长期进行腹膜透析,腹透液会对腹膜间皮细胞、腹膜产生影响,导致其防御功能减弱。
4 护理对策
4.1 严格无菌操作 患者所处进行腹膜透析操作的病室要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地面每天进行湿式消毒2次,腹膜透析换液前进行紫外线消毒30min,并用酒精台擦拭操作台;操作前戴口罩、帽子、流水洗手;检查腹透液外包装,保证其无破损且处于有效期内,色、质正常;透析所用导管要无折叠、堵塞等现象,要对导管口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保持干燥,切勿靠近火源、锐器等。
4.2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尿毒症患者本身免疫力就比较低下,属于感冒的易感人群,在感冒高发季节要做好患者保暖,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以预防呼吸道感染。腹透时由于腹腔内压力升高,肺泡扩张不完全,易导致肺部感染,要鼓励患者晨起透析前进行深呼吸;加强肠道护理,多进食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肠道感染。由于腹膜透析患者通常食欲低下,透析过程中又会丢失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易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因此要增加营养,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代谢状态。此外,如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医务人员可鼓励患者通过适当体力活动来增强其体质,通过合理的锻炼可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锻炼的形式包括散步、打太极拳等,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避免感冒。
4.3 限制水钠摄入 腹膜透析过程中会增加腹膜对水、葡萄糖及蛋白质的通透性,透析液葡萄糖快速吸收减少超滤量,从而导致水超负荷增加,因此可适当提高透析液葡萄糖的浓度,控制透析液在腹腔内的滞留时间,以利用维持充分超滤;控制患者水钠摄入,每日不超过2g,以维持患者体液平衡。
总之,随着透析适应症的放宽,以及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肾衰发病率增加, 使患者对透析等肾替代治疗的需要不断增加。腹膜透析是一种最接近生理状态的治疗方法,透析过程中内环境及心血管的稳定性好,残存肾功能维持时间长,且操作方便。但是腹膜炎也是其常见并发症,故要针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腹膜炎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 韩庆烽,董捷,范敏华,等.腹膜透析患者的退出及住院原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7).
[2] 何长民,张训,主编.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284.
[3] 韩庆烽,汪涛.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12).
[4] 楊念生,钟琼,陈雄辉,等.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7(6).
[5] 李军.腹膜透析228例临床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