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尧
【摘 要】 目的 研究难治性老年抑郁症应用阿立哌唑增效治疗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选取年龄65-85岁之间的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及文拉法辛联合治疗12周后效果不显著,加用阿立哌唑增效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应用HAMD17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使用阿立哌唑增效治疗后,18例患者达到了预期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 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及文拉法辛联合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效果不显著时,加用阿立哌唑增效治疗可改善抑郁症患者症状,且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阿立哌唑;增效治疗;疗效;耐受性
【中图分类号】 R749.4+1 【文献标识码】 A
老年抑郁症采用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但临床观察发现仍有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显著[1]。文献报导:对应用药物治疗后不显著的中青年抑郁症患者可进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增效治疗[2-3]。阿立哌唑是一种抗胆碱能作用较轻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4]。因此,本研究采用阿立哌唑对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增效治疗,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年龄65-85岁之间的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及文拉法辛联合治疗12周后效果不显著的3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患者均符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5]。并签署治疗同意书。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72.91±6.16岁。研究对象排除其他精神病性疾病。
1.2 方法 30例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及文拉法辛联合治疗12周后效果不显著,加用阿立哌唑增效治疗12周。阿立哌唑首次服用剂量为2.5mg/天,依据患者的病情及对药物的耐受程度逐渐加量,以每周2.5mg/天的速度进行增加,治疗至12周末时的平均剂量为9.0±4.5 mg/天,最高剂量不超过15mg/天。
1.3 疗效评定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6]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进行疗效统计分析。HAMD17≤7分为痊愈;HAMD总减分率≥50%为显效;≥25%为有效,<25%为无效[6]。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30名研究对象全部完成了增效治疗,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比较,18例患者达到了预期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见表1。
3 讨论
抑郁症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若不能及时的缓解症状,对老年患者会造成社会心理功能极大的伤害。老年抑郁症患者常会反复发作,临床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抑郁症的增效治疗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抑郁症患者通常存在其他内科合并症,部分患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进行合并症的治疗,因此,患者治療期间应多方面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疾病动态,掌握患者使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对应用药物过程中存在的潜在不良反应及时预测并评估,避免患者由于药物副作用而导致严重的焦虑症状,使抑郁症反复发作。
本研究从统计学结果可以看出,应用阿立哌唑进行增效治疗,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30例患者全部完成了增效治疗,说明药物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进一步证明阿立哌唑的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Barbee JG, Conrad EJ, Jamhour NJ. Aripiprazole augmentation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nn Clin Psychiatry. 2004;16:189-194.
[2] Berman RM,Marcus RN,Swanink R,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ripiprazole as adjunctive therap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 Clin Psychiatry. 2007;68:843-853.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662168.
[4] 王莹,陈清刚,李涛.阿立哌唑对精神病性抑郁的辅助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19(3):203.
[5] Karp JF,Whyte EM,Lenze EJ,et al.Rescue pharmacotherapy with duloxetine for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nonresponders in late-life depression: Outcome and tolerability.J Clin Psychiatry. 2008;69:457-463.
[6]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9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