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2015-05-30 19:16苑焕乔
关键词:文化旅游古村落文物保护

苑焕乔

[摘要]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是指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联合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和镇。当前,北京有5村1镇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名录,它们是传承北京文化之根、承载居民乡愁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之际,探讨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动态,研究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原住民迁走和发展休闲旅游建设性破坏等原因,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建议,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文化村镇;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古村落

[中图分类号]K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5)01002207

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即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及演变历史,真实记录了传统村镇风貌、传统建筑艺术及其民风民俗等,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名镇以来,北京市有爨底下、灵水村、琉璃渠村、水峪村、焦庄户5村和古北口1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村镇名录。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物化档案,记录了北京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脉络。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学者梁思成、侯仁之等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及其重要文化遗产等做过较多研究,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关注与研究则要晚得多。20世纪末,历史地理学界尹钧科、张宝秀对京郊村落发展史和古北口镇的历史文化[1]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随着京郊传统村落休闲旅游热,学者和媒体关于爨底下、灵水和古北口镇等的文物资源和风俗民情方面的研究文章不绝于报端、刊物等,但是,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现状及保护对策等则少人研究,为此,了解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关注北京历史文化村镇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极具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动态

(一)国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重要经验

历史文化村镇,在国外一般称其为历史小城镇(Smaller Historic Town)和古村落(Old Village and Hamlet)。对于历史小城镇和古村落的保护,一些国家自20世纪初期便已开始关注,因此,国外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方面的许多经验,为北京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1从单体文物建筑到对小城镇、古村落整体的保护

国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保护认识的深入,许多国家认识到,保护历史小城镇和古村落,不仅要对其单体文物建筑实施保护,而且还应扩大到对文物建筑周边环境,乃至整个历史村镇的完整保护。

英国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其立法逐渐从对单个最重要的古遗址的保护发展到对历史地区的保护。英国于1877年就成立了“古建筑保护协会”,1900年修订《古迹保护法》,开始将保护范围从古遗址扩大到有历史意义的普通建筑物,如宅邸、农舍、桥梁等。1930年,法国出台《风景名胜地保护法》,将天然纪念物和富有艺术、历史、科学、传奇及画境特色的地点列为保护对象,同时将小城镇和古村落列入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并列的保护对象之中。1943年,法国又通过法律规定,在所认定的历史性建筑物周围,划定500米范围的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得任意改变历史环境面貌。

20世纪60年代,欧洲对于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始由文物古迹转向对私人住宅建筑、乡土建筑、工业建筑、城市肌理和人居环境的保护,如:城镇街区和村镇的保护。1964年,“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了《威尼斯宪章》,明确历史古迹保护不仅包括单体建筑物,而且包括能见证一种独特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进而使保护对象从单体文物建筑扩大到对小城镇、古村落整体环境的保护,这是国外对历史小城镇和古村落保护的起始阶段。[2]

2重视公众参与,尊重當地居民的权力、习惯和愿望

197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关于保护历史小城镇的决议》,正式提出了保护历史小城镇的概念。同时,建议采用对历史小城镇进行再生和复原的措施,但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权力、习惯和愿望。[2]

在保护历史小城镇方面,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当地居民和公众建议,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历史村镇项目保护的全过程。通常情况下,美国政府相关负责人员、规划设计人员以及当地的居民共同召开论证会等,由政府人员或规划设计人员就项目的立项意图、规划设计方案等进行说明,然后征求居民等的意见,最后再进行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确保当地居民权力、习惯和愿望得到尊重。

3注重地方材料、传统工艺的使用及法律手段的实施

随着对历史小城镇和古村落保护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198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xcala宣言》,认为乡村聚落和小城镇的建筑遗产及环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建议小聚落保护要注重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的使用。[3]1987年,通过对多年来各国小城镇和古村落保护实践的总结,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又通过了《华盛顿宪章》,认为历史城镇的保护工作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及其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要用法律、行政和财政等多种措施、手段来保证规划的实施。同时,注重使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强调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保证规划实施等,是国外乡村聚落和小城镇保护发展的完善时期。在此方面,日本、美国对村镇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值得借鉴。

日本对村镇历史建筑的保护,有一种特殊保护方式,即每次修复或重建都使用相同材料,同时还保留了一批世代传承并传授古代建筑技术的工匠,以使历史建筑获得原真性保护。另外,美国在历史小城镇保护方面有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当地居民即使改建自己的住房,也必须按照法律和规章,否则会受到指控。

4重视对小城镇建筑群和古村落特色的保护

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指出乡土建筑、建筑群和村落的保护,应尊重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其乡土性的保护则要通过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村落来实现。在此国际保护环境下,美国、法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制定了乡村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划定“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重视特色、追求个性,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不同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小城镇,其民居建筑多以一二层为主,形式多样、色彩丰富,并且十分重视旧建筑物的保护和维修,在维修传统建筑物时,不仅保留传统外观,而且还注意保留传统的室内装饰。[3]

(二)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经验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与国外相比起步要晚。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小镇、村落等予以保护”[4],从而拉开了中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序幕。进入21世纪,在我国政府的积极申报下,作为徽派建筑典型代表的安徽省西递、宏村首先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由此确立了历史文化村镇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地位。

2003年10月,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村镇制度正式建立。至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公布了6批528个历史文化名镇(村),其中历史文化名镇252个、名村276个。这些历史文化村镇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传统民居特色等,在保护过程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北京借鉴。

1编制保护规划,对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建筑及其历史风貌进行整体保护,并保持其地域特色

在摸清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建筑、街巷和历史环境要素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编制并实施保护规划,使国内许多历史村镇的整体风貌和地域特色得到了有效保护。

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镇——周庄,早在1997年就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在认真调查周庄镇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划定古镇保护范围,编制了保护规划,对其历史风貌实施整体保护。依据周庄保护规划,实施了详尽的保护措施,即在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对历史古镇传统建筑及外观空间进行了保护和改造,并充分体现了周庄古镇的水乡特色等。

中国最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安徽省黟县西递村,1998年由黄山市规划院编制保护规划,确立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的指导思想,传承村落历史风貌特色,发扬徽派传统文化,针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不同状况,采取不同保护措施。同时严格控制周边新建住宅的风格、高度和施工方法等,确保与古村落传统风貌相协调,使西递村成为徽派古建筑的代表,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因此,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重视对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历史文化村镇不仅有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有极富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与文物古迹、传统建筑等相互依存,共同反映历史村镇的文化积淀。虽然国内历史文化村镇普遍存在重视物质文化遗产,而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但仍有一些历史文化村镇,如江苏同里镇和福建南靖田螺坑等,重视民风民俗、传统技艺等的活态传承,使其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卓有成效。

江苏同里古镇“走三桥”习俗,源于婚嫁习俗。“三桥”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静卧古镇区三河交汇处的三座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走三桥”又称“走平安路”、“走百病”,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祈盼。旧时,凡镇上居民结婚,娶亲队伍都要抬着花轿走三桥;老人过66岁生日,当天午餐后要走三桥;婴儿满月,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三桥。[5]随着当地对“走三桥”习俗的重视和大力宣传,现在有许多民众在婚嫁、庆贺生日、婴儿满月之时,遵循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的先后顺序“走三桥”,活态传承这一承载人们众多生活祈盼的传统习俗。

福建南靖县田螺坑,整个村落由一方、四圆共五座土楼组合而成,又被戏称为“四菜一汤”。建土楼的传统,在闽西南一带历史悠久,与砖石、土木结构相比,建造土楼的工序、技术要烦琐得多,即在大量生土中,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并反复糅合、舂压、夯筑,建筑场面十分热烈。目前,为了保护土楼乡土建筑遗产,福建南靖在保护土楼传统建造技术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第一,收集传统建造工具,并对熟练掌握土楼建造技术的老工匠进行登记;第二,在土楼修缮、保养过程中,尽量使用传统工艺技术,并使当地富有经验的工匠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第三,通过展览、解说、编辑出版物、拍摄音像资料等手段,将传统工艺及技术全面记录下来。[6]

二、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现状

自古以来,北京地区就是北方民族与中原民族交往融合的枢纽和桥梁。千百年来,在北京通往东北、北方蒙古大漠、西北陕晋等地的交通要道两侧,分布着众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历史村镇,许多村镇聚落的形成可追溯到辽、金、明、清等朝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融合交汇,尤其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碰撞融合,使留存至今的北京历史村镇文物古迹众多、传统建筑独具特色、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一)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概述

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5村1镇,不仅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传统建筑,而且还有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根据形成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及其功能结构等物质要素特点,可将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5村1镇划分为:建筑遗产型、传统文化

表1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情况表

型、革命历史型、商贸交通型和民族特色型等。尽管有的名村或名镇,同时属于多个类型,但基本反映着不同时期和不同自然、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历史文化村镇的特点。[2]

1建筑遗产型

建筑遗产型村镇,是典型的运用我国传统聚落选址和规划布局理念,已形成一定规模并较完整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的传统建筑群的村镇。中国传统村镇,按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选址、布局和造型等方面遵循“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等传统理念,形成独特风格的聚落建筑群。如爨底下、灵水和水峪村,即为建筑遗产型村落。

爨底下,村址坐落在京西古驿道旁,从村前山上俯瞰整个村落,犹如一个“金元宝”,它四面环山,一面绕水,周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砂山位置清晰可辨。此外,爨底下村建筑规模宏大,其明、清和民国时的建筑脉络清晰,至今仍有保存完整的民居院落74个、房屋689间。灵水村,也位于门头沟区,坐落于京西古道旁,整个村庄形象经先民巧妙设计形似“灵龟”,尽显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灵水村现存建筑,主要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和少量元代寺庙建筑等,其村落建筑自成体系,可视为与爨底下相对应的传统建筑群。此外,位于房山南窖乡的水峪村仍保存着数百年前的村落风貌,民居依山而建,现存600余间明清民居建筑,小河绕村而过,古梯田山间纵横,犹如世外。[7]可见,山环水繞的风水意向,在爨底下、水峪等传统村落选址与布局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2传统文化型

传统文化型村镇,是能代表一定历史时期地域传统文化或在历史上曾以文化教育著称的村镇。[2]享有“举人村”之美誉的京西灵水村、琉璃渠村和水峪村,即为传统文化型村落。

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拥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的传统技艺、节日民俗、表演艺术等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灵水村的“秋粥节”、琉璃渠村的琉璃烧造技艺和水峪村的女子中幡等。此外,灵水村人杰地灵,村民崇尚读书,蔚然成风。明清时期,灵水村有24人中举,其中两名进士。最兴旺的明清两代,灵水村有著名举人刘懋恒和刘增广,都官至四品,德行双馨,影响了这片土地,成就了远近闻名的“举人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给我们后人留下了“秋粥节”民俗和保护乡村环境的“乡规”——龙池“三禁碑”等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

3革命历史型

革命历史型村镇,指历史上发生过重要战役或者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村和镇。北京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焦庄户的地道战遗址等,是1933年中国人民为抵御日军侵略而进行的长城抗战和1943年冀东地道抗战的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念物。为此,古北口镇和焦庄户村成为革命历史型村镇。

4商贸交通型

商贸交通型村镇,指历史上曾以商贸交通作为主要职能,并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村和镇。

北京历史文化名镇——密云古北口镇,是华北平原通往内蒙古高原的要道,也是从北京到东北地区的咽喉通道,历史上是军事重镇。到了清朝,随着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古北口镇成为皇家去热河避暑山庄的唯一通道,当年的九门提督府就设在河西村。[6][8]京西的爨底下、灵水、琉璃渠和水峪村,均位于京西古道,是连接西北塞外大漠与京城、华北平原的必经之地,因此,历史上村民利用古道优势从事商旅贸易。到民国初年,爨底下村已有瑞庆堂、瑞福堂等多家商号和几家骡马店;灵水村有八大著名商号;位于永定河古渡口西岸的琉璃渠村,更是皇家琉璃制品和京西山货运输的重要通道;水峪村的绵延盘山道,也是古代的商贸之路,对当地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5民族特色型

民族特色型村镇,是指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民族特色和风情的村和镇。北京古北口镇古北口村,村民中有很多满族人,村里建起了“满族风情园”,还将满族人的小吃做得有声有色,是北京有名的满族特色村。“满族风情园”,展示清朝时期的居民生活,还有招人喜欢的满族小吃:小锅饽饽、“打包饭”和茶汤,以及待客的“二八席”等。[9]

(二)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的现存问题

近年,通过保护、利用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增加了京郊农民收入,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建筑、空间格局及其整体风貌,亟须加强保护

传统村落、历史古镇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其传统民居建筑、空间格局及其整体风貌,较之寺庙堂观、官府衙署等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当前亟须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首先,由于北京市历史文化村镇,多位于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深山区,许多村民因常年外出打工或者无力翻建新房,才使这些村镇的传统建筑保留下来。当前,历史文化村镇中的许多村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居住的传统民居建筑的真正价值,常常认为老房子就是“破烂儿”,一旦有条件,就要“拆旧建新”,因此,其保护意识亟待加强。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富裕起来的农民对城市现代生活的向往,历史村镇中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被拆或被改造,并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去翻新或装饰,因此,存在历史村镇整体风貌和传统格局遭受严重破坏的现象。

最后,随着京郊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建筑的修缮和复建渐被重视,但当前无论是其文物古迹还是民居建筑的修建,普遍缺乏传统建筑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监督;同时,为适应现代车辆出行,对历史村镇传统街道、胡同的改造等,都使其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的保护传承受到严重影响。

2历史文化村镇存在政府部门“多头管理”,保护资金渠道多但使用不统一问题。同时,由于旅游地产公司等商业开发的介入,新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已出现

首先,北京历史文化村镇起初通过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选并授牌,由中央、北京市及其所在区县建设、文化、文物等部门管理。自2012年住建部、文化部以及财政部,联合公布第一、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来,北京历史文化5名村和1名镇的一些村落,又成为国家级的传统村落,因此,历史文化村镇管理与保护资金投入部门都增加了,这样就存在政府部门“多头管理”、资金渠道多且使用不统一等问题。

其次,随着“乡村游”的迅速发展,京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京郊农民收入大增。为此,历史文化村镇休闲旅游产业,吸引了旅游地产公司、区县相关部门和当地农民等多方资金投入,于是,新的利益冲突与矛盾也开始出现。

3部分原住民迁走,导致一些历史文化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严重流失,无法活态传承

历史文化村镇不仅有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有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琉璃渠村的“琉璃烧造技艺”、灵水村的“秋粥节”俗、爨底下村的“转灯会”和古北口村的“宫灯制作技艺”等。如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原住民迁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流失,无法得到活态传承。

首先,由于京郊历史文化村镇休闲产业发展,“乡村游”带来丰厚的收益,一些历史文化村落出现商业化开发,使历史村落原住民被迁走现象时有发生。如:古北口镇引进旅游地产公司开发,将司马台村整体搬迁,村民集体“上楼”,等等。

其次,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历史文化村镇的许多中青年人进城务工,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现代娱乐生活的追求等,使历史文化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

4历史文化村镇存在建设性破坏问题

近年,京郊历史文化村镇文化休闲旅游发展迅猛,一些名村在周末和“五一”、“十一”黄金周,前去休闲观光的游客爆满,不仅解决了京郊许多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也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历史文化名村的农家乐,为提升接待能力,增加住房面积及在街巷建灶台等建设性破坏现象已出现。例如:爨底下村一些农家乐,为提升接待能力,在传统院落增建房子和在街巷建小灶台等,使传统村落整体面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对策

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解决保护现存问题,促进历史文化村镇整体风貌、空间格局的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等,因此,需借鉴国内外保护经验,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保护规划,增强广大干部和村民对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建筑及其整体风貌的保护意识

首先,使广大干部特别是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及对其风貌保护的重要意义。作为管理历史文化村镇的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把保护京郊历史文化村镇作为责无旁贷的责任,不能以牺牲珍贵的历史村镇文化遗产资源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或自身的政绩。其次,依托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历史沿革、传统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进行宣传介绍,转变村民视“老房子为破烂儿”的观念,激发和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村民是历史村镇及其乡俗文化的传承人,是保护历史村镇的主体,因此,要通过宣传、教育,传授保护知识等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对村镇乡土文化的“自鄙”心理,珍惜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二)确立政府主导地位,设立专门保护与协调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并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历史文化村鎮保护工作,涉及中央和北京市级、区县及乡镇的建设、农业、文物、文化、财政等部门的管理,为此,应在北京市政府主导下成立专门的机构,明确市、区县级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统一使用保护资金,避免因管理部门多、权责不明确,而最终导致保护缺失等问题的发生。

另外,随着京郊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不仅历史文化村镇农民开农家乐接待游客,而且许多旅游地产公司及相关单位也纷纷投资历史村镇的休闲旅游业,因此,北京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出现多方利益集团并存及利益纷争等问题,为此北京市政府需要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尤其是要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否则将对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更无从谈起。

(三)应出台相关的“北京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建筑修缮规范标准及其保护技术规则”等法规文件,用以指导历史文化村镇文物古迹、民居建筑等的保护与修缮工作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而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建筑是其重要代表。北京市政府应出台“北京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建筑修缮规范标准及其保护技术规则”等相关法规文件,使历史文化村镇相关保护部门的管理与资金使用,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历史文化村镇的村民,在自己出资修缮民居建筑时,也能得到保护修缮技术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支持。

另外,在北京历史文化村镇传统建筑保护中,可借鉴日本等国家村镇建筑的保护经验,不只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而且对传统建筑技艺也加以保护,最终实现历史村镇建筑的原真性保护。

(四)留住原住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住民,即为一个地方原始的、原有的居民,又称本地居民。如果说乡土民居建筑、文物古迹等,是历史文化村镇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传承当地历史传说、节日习俗、戏剧、舞蹈、传统技艺等无形文化遗产的原住民,则是历史文化村镇的活态文化。

首先,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利用,必须“以民为本”,尊重原住民的权利,不能一味大拆大建,更不能因商业化开发,将村民全部迁走。只有坚持历史村镇生活的延续性和乡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历史文化村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传承。

其次,鼓励村民利用传统民居建筑发展农家乐,增加收入,让历史村镇保护成果惠及村民,这样,通过产业留住村民,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能够得到传承发展。

(五)成立合作制餐厅,尽可能减少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开发性破坏

首先,在京郊乡村旅游热背景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力度,认真贯彻“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严格的保护制度,并出台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

其次,在北京历史文化5名村1名镇中,爨底下村发展休闲旅游起步早且最成熟,由于游客众多,农家乐为提升接待能力在街巷私建灶台等问题,可通过建合作制餐厅,来解决村落街巷“各处立灶、到处冒烟”,影响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的现象。

四、结语

现今,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已经成为国际化行动,几乎世界上所有文明国家都对“历史小城镇、古村落”进行成片保护,这是一种民族荣耀,只有好好保护它,才能使民族和地域文化走向世界。

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饱含着从过去岁月传承下来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是北京千百年来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见证,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它们的多方面价值,因此,我们当代人有责任为子孙后代将它们妥善保护和世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尹钧科:《北京郊区村落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宝秀:《京北锁钥——古北口的历史演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2]赵勇:《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思考》,《城乡建设》2004年第6期。

[3]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规划师》2003年第11期,第96页。

[4]中国网:《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http://www.china.com.cn/law/flfg/txt/2006-08/08/content_7059665.htm。

[5]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同里走三桥习俗》,http://www.wjlib.com/wenhua/fy/lib_news.asp,[2011-11-14]。

[6]杜凡丁:《乡土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以福建土楼文物保护规划为例》,《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9年。

[7]吴海龙主编:《水峪村志》,北京:北京国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出品,2012年版。

[8]白天编著:《古北口史考》,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9]北京出游网:《密云古北口满族风情园,满族小吃吃不够》,www.lvyou520.com,[2012-09-25]。

A Study on Actuality and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of Statelevel

Beijing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YUAN Huanqiao

(Institute of Beijing Studie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

The statelevel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selected jointly by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State Cultural Relics Bureau since 2003,have rich cultural relics and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s,which can fully reflect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style and local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towns and villages.Currently, there are five villages and one town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stateleve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They are the cultural roots of Beijing region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s of residents homesicknes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discuss historic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protection dynamic at home and abroad, to study the causes of the moving of original residents of the Beijing statelevel historic and 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and the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tourism, and at the sametime,to put forward existing problems on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there will b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cultural towns and village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cultural tourism; old villages and hamlets

(TrCui Xianquan)

(責任编辑孙俊青)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古村落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培中古村落文化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名胜古迹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凤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