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文化金融及其创新发展战略

2015-05-30 19:16西沐
关键词:文化产业

[摘要]文化金融的发展是中国当下金融体系必须正视的一个重大课题,但目前我国文化金融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难题与挑战,小微文化金融成为现阶段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小微文化金融是文化金融业态中的常态,是一个以创新为先导的业态,它以发现价值为核心来整合价值,具有高度多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特征。我国文化消费需求的转型变化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为小微文化金融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关键词]小微文化金融;文化金融;文化产业;文化资源资产化;文化资源金融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5)01003809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金融的重要意义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所重视。但在文化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小微文化金融在文化金融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地位。面对文化金融这一新的业态,如何认识与把握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特征与内在运行规律,推动文化资源资产化进程,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成為当下与今后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文化金融的发展是中国当下金融体系必须正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于文化金融的兴起与发展,我们一定要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认识,要充分认识并把握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的战略取向。发展文化金融的意义,近期来看,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调结构与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中期来看,从企业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到房地产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的进程中已经可以看到,这一过程在对冲货币超发,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国民财富,从而不断提高货币资本的流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面对中国浩瀚而又丰富的文化资源,它的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所带来的巨大红利与财富效应是不言而喻的,推动这一进程是我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从长远来看,面对财富霸权与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争夺,我们取胜的最大资源基础不是人力资源,更不是物理资源,也不可能是别的,而是文化资源。所以,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核心、最为独立的财富资产与独特的民族资源,也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最为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由此可见,文化金融发展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但在发展文化金融的战略重点中,小微文化金融不可或缺,这是由文化资源的特性和互联网价值链的整合特点所决定的。一方面,由于我国文化资源量大、点多、个性取向明显;另一方面,文化资源生存的状态,最为核心的是多元化、多极化、多样态的生态化生存,其鲜活性与创造能力是根本,而这种资源的生存状态,需要更为贴近的小微文化金融的服务。这是当下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所面对的一个重要产业生态与重要的发展战略取向。

二、新的发展格局需要现有金融体系与服务的创新及转型

面对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新环境、新需求及新的资产认知壁垒,现有金融体系与服务的创新发展及转型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事实上,金融业正在经历一场由市场为导向的同质化竞争,到面向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能力建设的竞争的洗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竞争的环境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我们必须看到,我国金融业竞争的环境正在由松向紧转变,接下来随着金融业改革的不断推进,金融业的竞争环境还会进一步由充分竞争向激烈竞争发展,这是我们面对的不容回避的基本现实状况。

二是金融业的业务重点进一步复合化。由以前的主要对资金的安全负责,向既要安全又要增值的方向变化。金融业业务的中心正在转移,正在从以业务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再到不断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为中心转变。

三是服务方式不断进入新的阶段。由以前的单一公式化服务到多元的标准化服务,到以需求来导向的规模化服务,再到以系统化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服务深化。业态间的竞争也正在走向由同质化的业务服务竞争到多元化的管理服务竞争,再到专业化的个性服务竞争。

四是管理资产标的的价值多元化趋势。由以前管理的单一标的资产且资产价值基本稳定到管理标的资产多元化且资产价值随着发现能力而变化。这种变化的标的资产价值,为金融业的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由标准化、大宗的资产认定条件成熟的标的资产向非标准化、分散化、需创新支持的资产化标的资产转变,应该成为金融业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五是风险管控体系的创新已进入金融服务管理的范畴。主要表现在由既有模式化的风控管理体系向在成熟创新基础上建构新的风控体系的方向推进。

六是监管的创新实践要跟踪前沿实践。就是由以传统模式或已有法律法规为基础进行监管向以创新实践或以创新实践为基础的新法律法规,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新的监管模式转化。

七是金融人才的能力要求的转变。由知识型与跟踪学习型向学习创新型转变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即由学习知识能力向学习创新能力转变。

八是金融业的核心能力正在发生转变。主要是由管理粘着客户的被动式服务能力向快速响应与开发并满足客户需求的主动式引导服务能力转变。

九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科技正在改变金融业态。以前科技进步更多地体现在金融业务的应用上,是一种金融科技,是金融业务的延伸与便捷,不少是金融电子化的范畴。而以互联网、通信及信息处理技术融合为背景的科技进步,正在催生新的金融业务与金融业态,是一种跨界融合的概念,是新业态培育、发育与成长的基础。

三、目前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所面临的基本挑战

文化金融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国内外都没有成熟的经验与做法,大家都在探索与实践创新。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较晚及要素市场不完善的具体状况,我国文化金融的发展,除了观念与体制上的制约外,最主要的挑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资源资产化、产权化、金融化的难点

文化资源只有进行系统有效的开发,并在一定的条件与机制下资产化,在此基础上完成文化资源资产的产权化,进而按照一定的机制与风险管理模式实现这种产权化的文化资源资产金融化,文化金融的链条才能实现运转。因为对金融系统来讲,核心是管控风险,实现收益,它们不是排斥风险,而是要求风险可认识、可分析、可结构化,风险的管理可形成闭环,即风险可以被管控。而文化资源变成金融化资产的过程环节多、链条长,风险点多,形成风险管控难度大,专业性强,对产业支撑体系的要求高。

(二)基于文化创新的风控体系建构的难度大

风控体系的建构难度除了体制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制约之外,还有对文化金融风险的特点、传递规律及管理控制技术与办法等存在认识上的盲区与缺乏学理上的支撑,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探索,而这种创新与探索在现有金融监管的环境下,实施的难度大,探索的成本高。这也是目前金融体系中最难、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三)产业支撑与服务体系的推动能力弱小,阻碍了文化金融探索发展进程的深化

文化金融的有效需求需进一步培育与挖掘,特别是能够满足金融体系风险管控要求的合格的产业主体不多,且规模小、资产少、转化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基于文化资源价值链的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竞争能力与扩张能力不足;更为重要的是,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业支撑体系,如价值评估、确权、资产化平台建设及相应税收、工商管理等政策法规也不配套,导致文化金融所面对的产业生态较为恶劣,得不到支撑服务与有效推动。在这种产业生态下,文化金融产业的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

(四)政策环境与创新环境并不宽松

一方面我们强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鼓励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相结合,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可另一方面金融的监管体系与顶层设计缺乏,对文化金融的特征与创新的包容度不够,过分强调监管的严厉性,或是过度监管。这样,再好的政策都是外围性的、表象性的,难以撼动现在的金融格局。即使出台再多的政策也难以落实,政策的效能与效力就只能停在文字层面,难以产生实效。

(五)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挑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实践探索所带来的可能性及其挑战

在这里我们应重点考虑三个问题。一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给文化金融带来哪些机遇,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与文化金融的耦合度有多高。二是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很热,但在一些金融业发达国家反而比较理性,互联网金融是不是真正解决了现有金融体系与服务的创新及其转型问题,即是不是能推动专业化的个性服务竞争。三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链架构中,小微企业是主体。同样,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文化产业链条中,小微文化企业是主体,兼并与资产流转普遍,那么,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能否推动产业链的壮大与价值最大化。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科技进步与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问题就有了研究与推进的基础。

四、小微文化金融的内涵及其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小微文化金融的内涵分析

小微文化金融是文化金融的一个形态,也是文化金融发展的常态。小微文化金融中的“小微”既是金融支持规模的一种表述,更是文化资源需求的一种状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小微”并不是低端与边缘化的代名词,它是适应文化资源状态的一种需求状况,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金融支持,更要求对“小微”文化资源整合的金融支持,并且還要做到常态化,这是当下文化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急迫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至此,我们面临一个现实的认识问题,那就是如何认识小微文化金融,小微文化金融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可以说,搞清小微文化金融的内涵是解决当下关于小微文化金融认识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与基础。到今天为止,我们可以看到,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的概念正在逐步清晰,当然,这得益于文化金融概念及其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明晰。那就是,小微文化金融是一个更为独特的新的文化金融产业业态,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小规模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融合,而是指在面对小微文化资源、小微产业主体、小微市场规模或是小微规模金融参与过程中,多样化文化资源资产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架构体系、金融化过程与运作体系、以文化价值链构建为核心的产业形态体系及服务与支撑体系等形成的系统活动过程的总和。[1]从小微文化金融内涵的分析架构中,可以对小微文化金融在产业发展视角下的内涵有一个较为系统与清楚的认识。

(二)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重大意义

1.小微文化金融是文化金融发展的基础,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决定着文化金融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在这里,我们特别将小微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过程,与金融支持小微文化企业的非资源资产化的正常经营性贷款有所区分,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往往在现象,或者是表层面进行,很难深入发展,使小微文化金融流于形式、流于概念性的产业“空转”的局面。所以说,只有小微文化金融做实了,文化金融的发展才有基础,进而才能在广度与深度上拓展。

2.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是保持文化资源多样性、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小微及不连续的分布生存状态,是当下文化资源多样性、多元化的一个基本格局。在当下的文化生态中,如何让资源挖掘、保护与开发这一生态过程得到进一步的和谐与优化,基于资源的基本生存状态与特性进行开发,进行有效的资产化、金融化,是一种最为有效的价值挖掘与保护形式,强调封闭性的保护既不可能也无法持续。

3.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是保持文化金融发展活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这一论断不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断,而是由文化资源的生存状态所决定的。文化资源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多样态、多元化、离散化的资源所组成的,那么基于文化资源这一生存状态之上的文化金融,其发展的活力与创新能力,一定是基于小微文化金融对这种文化资源状态的激活与资产化推动的能力。

4.小微文化金融是推动文化资源资产化发展的生力军,文化资源的生态状态决定了文化金融是一种基于文化资源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而实施的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也就是说,海量的、离散化的资源状态,需求的是差异化的小微文化金融的服务来对应,所以,小微文化金融作为文化金融的生力军,一经提出就被关注与聚焦。

5.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是文化产业更好地面对多元化、个性化文化市场需求的一个重要保障。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随着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型,文化消费的整体规模日益增长。与此相对应,文化消费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取向。那么,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大规模、大批次的生产模式会在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转型中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小规模、小批次,甚至是定制(包括个人定制)产品会越来越流行,甚至会成为一种新的常态。面对这种产业形态的转变,金融服务的同质化问题就会越来越成为一种障碍,而多样化、多元化、小规模,满足个性化的小微文化金融服务就很快会成为文化产业及文化金融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产业金融服务状态。

五、小微文化金融业态的基本特点

小微金融是金融业最为活跃与最体现其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微文化金融在文化金融业态中的地位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做好小微文化金融是发展我国文化金融业态的重要基础。从现有的实践及相关研究来看,我国小微文化金融业态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微文化金融是文化金融业态中的常态

常态不仅仅是其数量多、累积的规模大,更重要的是文化资源丰富、多元、离散的特性,决定了小微文化金融在文化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前,在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业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其依赖的推动力,则是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方面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监管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引领。在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不仅仅是服务的概念,更有创新服务理念、创新风控技术、创新金融产品,解决小微文化企业需要贷款的“短、小、频、急”与传统贷款审批流程的矛盾等具体而又现实的问题。因为没有小微文化金融的常态化发展,就没有文化金融业态的形成与发展。

(二)小微文化金融是以创新为先导的业态

文化产业这一业态的产业链形态是多元、多样、复杂的,产业积聚的效应高,兼容性和渗透性强,投资风险管控复杂,所以,小微文化金融要取得发展,首先需要的核心能力就是创新。创新是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一个最为本质的要求,其基础是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真正融合,核心就是文化资源的资产化。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首先需要小微文化金融参与文化产业资本链的建构,形成小微文化金融的业态。其次,小微文化金融要积极运用新型金融工具,来提升介入整合文化产业行业的研究能力、增值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第三,小微文化金融机构要强化自身创新意识与能力。要根据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的特点,设计出灵活且适应小微文化企业特点的小微文化金融工具。而要实现这一变化,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从思想、理念、监管、业务、产品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与实践。

(三)小微文化金融是以发现价值为核心来整合价值

小微文化金融的优势在于其更容易、更灵活面对不同需要的文化资源,有利于在整合资源、挖掘资源上下功夫,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价值整理、价值挖掘、价值发现及价值实现提供更加直接的贴身服务。所以说,小微文化金融的最大价值就是围绕创造价值为核心进行价值发现与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微文化金融的市场价值。那么从这一个视角的实践来看,在小微文化金融市场上,市场的运营在很多时候就不是一种竞争了,而应该是一种生态建构的竞合关系,也就是说强调的是市场与市场、企业与企业、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一种合作竞争关系。能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小微文化金融业态在价值整合过程中,强调生态的形成与优化,能使各个利益方价值最大化,取得共赢。

(四)小微文化金融需要平台与体系支撑

相对于文化金融这一大的业态,小微文化金融更加需要专业化的平台与体系支撑。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现有的监管体制与政策对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壁垒,虽然有一些推动政策,但未从根本上改变;第二,小微文化金融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支撑体系欠缺;第三,小微文化企业与金融体系对接的能力普遍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小微文化金融发展必然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就需要通过平台化来聚集相应的优势资源,形成小微文化金融产业支撑体系,为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2]

(五)小微文化金融必须依托文化金融要素市场的发展

没有可以依托的文化金融要素市场,小微文化金融就难以产业化发展。对一些小微文化企业来说,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难度较大,但“一旦有了要素市场,如果其成长性好、市场化程度高,就容易在规范要素市场受到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等资本的关注与支持。”[3]要素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资源整合与流动的灵活性,这就让一个成长中的小微文化企业所需要的核心资源和要素以高度灵活的市场机制来充分地整合。有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末,全国各类型的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1350亿元。”[3]要素市场的规范参与,在很多情况下,小微文化企业除了可以得到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外,还能引入相应的规范管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等,这有利于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所以,这一点对尚处于幼稚发展阶段、缺少发展基础的小微文化金融业态来讲尤为重要。

(六)小微文化金融业态具有高度多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特征

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小微文化金融投资标的的多样性。不同的投资领域,都有不同的投资类型、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不同的专业要求、不同的市场预期,而小微文化金融业态的高度多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特征,既使它的发展充满活力,又使它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这就要求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要更多地研究行业规律与机制,更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化服务,来认识风险、分析风险、结构化风险,既要把业务做细做实,又要关注跨界业态的生发态势,用灵活性与专业性来应对小微文化金融业态具有高度多元化、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特征。

(七)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强调专业化能力

专业化的手段与能力可以说是小微文化金融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因为面对小与微,一旦没有专业化的能力,就不可能把一个小微文化行业做深做透,创新也就难以建立。一方面,专业化是指专业的人、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只有这样,小微文化金融才能不断成为一个独立的业态;另一方面,小微文化金融高度的灵活性与创新要求,要求形成系统的专业能力,这将产生对人力资本与创意能力分析评判的需求,这一需求,需要整合与合作来实现。首先是小微文化金融机构的需求,需要社会化服务与合作;其次提供金融化服务,更重要的是把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创意、技术等要素,通过投融资过程与行为,将其整合起来,并把所需要的运营机制、管理制度等构建起来。而这些,均需要建构相应的专业队伍,形成专业能力,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六、小微文化金融发展思想与目标

(一)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基本框架

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与深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微文化金融与文化金融一样,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学科与产业系统,这种独立性首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金融资源是一类区别于现实产业资源的具有独特特质的另类资源。二是文化金融资源的价值构成与发现有其最为根本与特殊的特征,无论从方法、路径还是特征上,不同于已有产业资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认知。这两个基本方面构成了文化金融作为一个独立性的学科与产业系统的基础。其次,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独特规律,我们目前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不同认知,很多时候是因为无视小微文化金融或文化金融内在独特规律的存在,或者是对其规律认知不清、不系统、不深入造成的。第三,在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与文化金融的发展一样,当前一定要抓住文化艺术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这一主线。目前,很多问题的实证研究与现象研究要不断向文化艺术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这一主线为主体的方向回溯。第四,创新是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一个最为本质、最为基本的要求。其中,(1)创新的基础是把小微文化金融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考虑,即要从长远看其独立性与发展空间,不是仅仅考虑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金融的毛和产业的皮”相结合,这就需要在小微文化金融产业的产业链中生发文化资本链,助推业态的发展。(2)要发展小微文化金融产业自由的、独特的甚至是独立的金融工具。当下我们强调创投机构等新型金融工具要全面提升介入整合文化产业的能力,这些涵盖了行业研究能力、增值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都很重要,但发展小微文化金融产业的新型金融工具及其能力更为迫切与重要,这就使得金融机构加强自身创新显得尤为急迫,特别是要关注小微文化艺术资源更为独特的特质与要求,设计出具有灵活性与适应能力的金融工具,推动小微文化金融产业及其主体的发展,但其前提基础是把握文化金融及其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五,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更为独特与新颖的文化金融业态形式,一方面要关注要素及资本市场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重视市场主体——产业体系——政府引导这一发展链条的建构,在认识、认知与把握小微文化金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引导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力度。第六,用产业化的理念去发展小微文化金融。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文化金融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市场金融化发展进程的推动下发展迅猛,更重要的是,国家文化战略亟需在小微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开发中取得进展,探出路子。所以,小微文化金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基于小微文化资源的特质来不断发展小微文化金融产业,以及以怎样的视角与理念去发展小微文化金融产业。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发展文化金融以及小微文化金融,必须以产业化的理念与视角,忽视这一路径,文化金融以及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就只能处在理论形态,最多是在实验形态,无法将其做大做强,更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产业倍增效应与作用。第七,小微文化金融是文化民生的重要推手。小微文化金融面对的主体是小微文化企业,小微文化企业天然的优势就是更容易及时体现与反映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可以说“数量多、体量小,一般多活跃在文化产业中市场竞争最充分的一些领域”。[4]小微文化企业也是我国文化领域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由于创业门槛低、限制条件少、吸纳就业能力强,是实施文化民生的广阔舞台与主战场。第八,政策为小微文化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意志的融合找到了结合点。一方面,“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市场准入、金融支持、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5]这些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为小微文化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断拓展了其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激发了小微文化金融与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信心,小微文化企业在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发展能力也在不断得到提升。

(二)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战略思想

发展小微文化金融,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这对于解决日益兴起的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需求,与越来越无法满足、无法适应这一需求趋势的文化生产间的突出矛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化产业,尤其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重要阵地与动力。[6]一方面,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小微文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小微文化企业积极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了运用金融手段的能力。同时要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小微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与要素市场体系,努力创新小微文化金融的体制与机制,围绕小微文化金融业态的特点,建立专门服务于小微文化产业的专营、特色与专业化的服务运营体系;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对接、信息服务、业务培训、信用增进、资金支持等方式构建中间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小微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创新符合小微文化资源特点与产业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运用统贷平台、集合授信等方式,“鼓励银行、保险、投资基金等机构联合采取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7]加大对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支持,针对小微文化企业的资金流特点和风险特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探索新的风控管理体系;探索并加快推进小微文化企业直接融资的规模与途径,推动不同类型的小微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不断推进小微文化企业创新符合对外文化贸易特点的金融产品及服务,积极支持与鼓励小微文化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推进小微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为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提供特色服务。最后,还要在理论研究、规律把握、规划设计上下力气,加强对小微文化金融工作的组织实施,发挥组织协调优势,完善并强化配套保障体系的建设。

(三)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战略目标

通过探索实验,围绕资源资产化、金融化的主线,突出平台化与市场+互联网机制,更有效地配置文化资源,提升整个小微文化金融的运作效率,匹配日益增长的小微文化金融服务需求与小微文化金融服务不足的错位状况;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推广国内前沿的实践经验,推动小微文化金融市场服务机构的规范化与国际化水平,建立完善的保障服务支撑体系,探索我国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为我国国家文化战略服务,保障我国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以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为发展主线,建构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产业链。在建构小微文化金融的产品体系、产业体系、产业支撑体系、产业服务体系及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坚持机制体制创新驱动,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按照差异化、精细化、科学化原则,继续加大对资源资产化、金融化探索的支持,完善对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薄弱环节的培育与支持,引导小微文化企业科学管理,提升投资经营的发展能力,优化小微文化金融产业的投融资结构,进一步围绕缓解小微文化金融服务供给与文化大发展需求间的突出矛盾,促进并推动小微文化金融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7]的水平与能力。

搭建支持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创新服务与推动体系。一是加强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研究与规划能力,重点是发挥官、产、学、研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研究体系与能力,为小微文化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智力性支撑。二是培育与优化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要从产业引导、市场支撑、财税支持、人才培养、优化环境等几个方面,推进小微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拓宽小微文化企业市场营销渠道,进一步完善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的产业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要突出提高服务小微文化企业的水平这一重点,努力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对小微文化金融的针对性。四是进一步加大与完善财税支持小微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要突出解决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强调将现有的关于小微文化金融的财税政策落到实处。五是提升并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水平与服务水平。从加强小微文化金融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丰富社会组织指导与服务手段等方面入手,提升与新闻、政府等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创新、丰富和完善为小微文化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宽度、广度与方式。六是增强小微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与能力。把指导和加强小微文化企业自身创新的内生动力与发展能力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推动,着眼于激发企业创新意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培育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七是发挥小微文化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创新优势,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重点推动小微文化企业在小微文化金融的支持下,抓住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契机,走国际化之路,在国际市场上整合资源与市场,为文化贸易国际化进程贡献力量。

七、小微文化金融创新的战略路径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小微文化金融推动文化艺术资源资产化创新可以说是发展我国小微文化金融的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发展小微文化金融战略与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下四个方面我们认为是推动文化艺术资源资产化创新的重要战略路径。

(一)小微文化金融创新的核心:资产化、金融化

文化金融的核心是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现在在文化金融研究中有一个误区,不去谈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这一核心,而仅仅强调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进行金融服务,认为这就是文化金融。我们认为这无疑是应该支持的,但却解决不了文化企业,特别是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问题。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种表面化的应对措施,不可长久持续。所以,我们只有建立以文化资源资产化、金融化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才能有效推动我国文化金融,特别是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小微文化金融创新的主线是文化资源的资产化、产权化、金融化,核心是在金融体系与产业体系共识的基础上做好文化资源资产化评估估值工作。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支持文化企业,或是开发一些适应于文化企业的金融产品,都难以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文化金融,是属于金融支持实体企业的一部分,不要将文化金融,特别是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泛化或走样,抓住核心与主线,是当下进一步推动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小微文化金融创新的路径:平台化创新

平台化创新是当下小微文化金融创新发展的现实选择,没有平台化的举措,小微文化金融创新发展机制就无法建立起来,发展格局就不会形成。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具有金融市场不发达、外源性融资受限、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机制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完善(如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等问题的存在)及有效的破产机制缺乏等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制度背景。所以,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平台的创新研究就成为根本问题。“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平台主要是指在市场配置资源主导下,在整个文化产业投融资产业链中,建立在‘三公原则(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具有公信力,一方面连接上游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连接下游有融资或服务需求的小微文化企业与机构,通过整合社会资本及资源,在产业支撑体系的保障下提供专业化、规范化融资服务的综合性业务平台。”[8]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就是支撑体系保证下的平台化运营。其中,支撑体系是基础,平台化运营是核心,这是小微文化金融平台化创新的基本含义。

(三)小微文化金融创新的保障:制度与政策创新

小微文化金融创新的基本保障是制度与政策的创新,如果没有制度与政策创新的保障,其他层面上的创新与实践会随时出新问题,不能继续。因为在既有的制度与政策条件下,创新与实践可能是被清理的对象或是打擦边球,是不规范与越轨的代表。在我国小微文化金融制度与政策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兩个倾向:一是制度与政策创新必须围绕业态发展的核心主线进行,搞好顶层设计与规划,既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进程,又不能迂回包抄不得要领,既要快又不能无序发展,导致制度与政策搞了一大摞,但都隔靴搔痒,难以落地;二是要进行系统研究,搞清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针对关键环节与进程制定定向性,甚至是定点性的制度与政策,快速起效。但从长远来看,小微文化金融市场的运行制度与政策创新,最终还需要由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因此,小微文化金融市场的制度与政策创新发展的本质还要依靠立法,也就是说必须走法治之路。

(四)小微文化金融创新的支撑: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水平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对小微文化产业的服务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担保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融合服务范围与能力,这是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适合文化产业经营模式的信贷管理制度,推动适合小微文化产业投融资特点的产品创新。鼓励具备产业基础的地区建立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并在园区内建立相关的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和联系合作机制,通过垂直联系的方式加强文化、金融企业上下游的合作,加强价值链中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进园区内小微文化金融产业链条的形成。

(五)小微文化金融创新的新形态:以众筹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国外发达经济体大多是以成熟市場经济体系下的企业为考察对象,其资本结构动态性调整的主要驱动是资本的动态权衡、融资优序及市场时机等因素,而我国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本市场不发达,小微文化金融及其产业的平台化创新研究,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格局中如何突破,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沿性问题。为此,小微文化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更多的是要重视“平台化+互联网”的融合机制下的、以众筹为主体模式而进行的探索。即主要是指市场+互联网机制配置资源主导下,在整个文化产业投融资产业链中,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资产化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以互联网的机制,实施众筹为主体模式产业资本聚合,实现小微文化产业链金融这一新业态的拓展。

八、小微文化金融创新发展的支撑体系

在文化金融发展的大框架下,小微文化金融创新发展的探索,面临的挑战更多,所以,在研究其发展的支撑体系时,有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不容忽视。一是小微文化资源的特点。即资源分布范围广、离散,多样化、多元化共存,生存状态边缘、不稳定;二是小微文化企业的特点。据“抽样调查测算,目前,我国小微文化企业的数量已占到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约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7%,实现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加上200多万文化类的个体创业者、经营者、工作室,小微文化企业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还大大高于这个比例。”[4]这就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所以我们讲,“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一批‘顶天立地的骨干文化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一大批小微文化企业。”[4]面对这两个基本特点,小微文化金融创新发展需要更为完善、更为强大的支撑体系。

从目前产业发展的状况来看,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形式,小微文化金融产业的基础和核心就是支撑体系保证下的平台化运营。其中,支撑体系是基础,平台化运营是核心。把握小微文化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完善小微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起完善的市场、政策、人才、投入、创新等支撑体系,是当下我国小微文化金融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文化产业保持持久活力与动力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西沐:《文化金融: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架构与视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苏丹丹、简燕宽:《聚焦小微文化金融发展探索创新战略与路径》,《中国文化报》2014年10月31日,第5版。

[3]孔德:《文化产业投资如何追求螺旋式上升》,《中国文化报》2014年8月23日,第2版。

[4]周玮:《“意见出台只是支持工作的起点”——蔡武称文化部将加强引导帮扶和创业环境营造》,《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8月20日,第2版。

[5]曲晓燕、苏丹丹:《小微文化企业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中国文化报》2014年8月20日,第1版。

[6]西沐:《文化金融的根本是发现并整合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20日,第6版。

[7]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中国文化报》2014年3月25日,第1版。

[8]孟黎:《文化与金融:如何才能“热恋”——访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金融时报》2014年第4月4日,第9版。

Small and Micro Culture Finance and Its Strategic Innovative Problems

XI Mu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Art Industry,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finance is a major issue Chinese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 must face,bu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finance in our country faces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Small and micro culture finance become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culture finance in China. Small and micro culture finance is the normality of culture finance business.Innovation being its pilot activities, small and micro culture finance seeks to integrate the value by finding the core value.It has such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s highly diversified and personalized. New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dustry by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consumption demand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epreformed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culture finance. The core of the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icro culture finance includes:capitalization and financialization; innovation path (platform innovation); innovative security (system and policy innovation); innovation support (the service ability and level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w forms of innovation (using crowdfunding Internet financial mode as the main body).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in china are promoted with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culture finance.

Key words:small and micro culture finance; culture finance; cultural industry; capitaliz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financializ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责任编辑孙俊青)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探讨
培育壮大县域文化产业的探讨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