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权
摘要: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开展朗读训练,既可以行之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基本沟通技能,同时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主题思想与写作技巧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朗读能力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是快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与人际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有效的教学途径。语言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际的主要工具,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人们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不断的交流,而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与人之间有效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沟通途径就是语言。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新的课程标准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把对学生的朗读教学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的阅读,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去整体感知阅读材料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在阅读中内心真正的有所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在阅读中受到作者创作情感的熏陶。”正如古人所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读好书对于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的提高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因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现将自己多年来从事语文朗读教学的经验进行总结。
一、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起步训练,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朗读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一年级学生在语文知识水平上其识字量非常有限,并且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也非常低,因此,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学生也无法实现顺畅的朗读。因此,在小学一年级朗读教学的起步阶段,教师主要的朗读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好识字以及朗读训练的辅助学习工具——汉语拼音。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教学中,学生通过练习读拼音、字、词、句、短文等基础的朗读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拼音朗读能力。在进行此类基础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的通过“看图拼音识字”和“看图学词学句”等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为小学生识字提供语言环境。通过这样的教学训练,可以让学生不断巩固直呼音节的语言技能,使学生在朗读训练的第一步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刚刚开始进行朗读训练时,通常会表现为一字一顿地读,或一个字一个字地指读。他们不能正确按照语调进行朗读,阅读之后也不能正确的理解课文的主题内容。但随着学生朗读技能的逐渐提高,学生在朗读时急于读得连贯,又出现了读错字、添字、丢字的现象。因此,教师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不要字字苛求。否则,不但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反而会抑制学生朗读技能的发展。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训练的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去朗读与理解文章的内容。朗读训练强度的增加,会使学生渐渐改变刚开始时“眼见一字,口发一音”的现象,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变得眼动较快,看先于读,能逐步把一句词组、一句话作为认读单位进行朗读。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教学语言和情境画面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头脑中展现出形象而生动的画面,积极激发小学生了解读物内容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现图景,引导学生边朗读、边联想,让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像电影镜头一样浮现在学生的头脑里,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语文朗读训练始终保持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加强必要的训练指导,使学生熟练掌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技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使学生在朗读训练中读得流利、内容理解正确、朗读有感情,教师要针对朗读材料给予学生必要的训练指导,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具体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主题思想。学生的理解能力是进行语言表达的基础,学生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只有对所朗读的课文内容真正理解了,才能谈得上如何正确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这里所提到的“理解”,不仅仅是指学生能够读懂阅读材料中词句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深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进而使学生在朗读时的思想情感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和作者的创作情感产生共鸣。在朗读训练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情绪变化,以至学生在朗读时每一句话的音调和音色都会受到课文主题内容的影响和制约。因为,只有当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真正的理解了,才能保证学生在朗读时的每一句话朗读得都能正确、恰当。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每一次的朗读训练都要求学生在朗读完阅读材料之后,认真的说一说课文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让学生回答一两个相关材料内容的教学问题,再或者让学生独立完成朗读训练的一些相关练习等等。通过我们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之间的距离不断在缩短,学生通过训练对词汇的识别和理解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在阅读训练中读错字、添字、丢字的情况也会不断减少,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朗读训练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学会朗读。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学生如果不能把从课文中理解的东西正确的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手段表达出来,朗读训练的效果还是达不到读出思想感情的朗读水平。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学生在朗读时流利的朗读指的是在朗读时不断读,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而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流利地读,学生在朗读时就不能只单单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要做到流利地进行朗读,就不能让学生只看一个句子读一个句子,要让学生做到嘴里读这个词的时候,眼睛就看下面一个词或者几个词;嘴里读这句话时,眼睛就看下面一句话。教师在课堂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把这个方法教给孩子,强化学生在朗读实践中训练这种技巧。在学生练习朗读时,教师要抽出难读的词语、长句,或给予必要的指导,或带领学生练读,为他们的朗读训练扫除“障碍”。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训练中逐步强化学生的朗读技巧训练,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技巧指导,让学生熟练掌握朗读的技巧。也只有这样不断地训练与巩固,才能有效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