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摘 要
课堂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但是,教师要懂得一些创设情境的要略,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略: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境创设;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探究情境;要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情境;要敢于在无疑处创设情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境创设 要略
【分类号】G633.3
实践证明,课堂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原因在于,在具体的情境之下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这样也就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说,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我们却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的创设情境,非但没有起到创设情境的目的,还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呢?下面,笔者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境创设
情境的创设,必须有针对性,这样才可能避免“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教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问题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考虑内容、方式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索和探究,解决问题或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探究情境
这一点也很重要。可以说,良好的问题探究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而,在创设问题探究情境时,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对教师的发问乐于思考,并能够各抒已见,在积极的思维中进行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活动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变过去的单向度交往方式为多向度交往方式,师生关系更加亲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三、要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情境
创设的情境在学生的生活范围之内,学生也就最为熟悉,能够理解。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应该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比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教师充满感情地和同学们讨论交流以下这个问题:请大家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各抒己梦。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要敢于在无疑处创设情境
就是说,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无疑出生疑,提高学生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就像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每一个人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所以教师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另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总而言之,课堂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但是,教师要懂得一些创设情境的要略,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