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静
摘 要:在现代公司制度中,普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致使大部分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处于分离的状态,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目标利益不相一致的可能,二者之间的冲突即体现为代理问题,那么解决这些代理问题就导致了代理成本的存在。代理成本的存在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那么基于代理成本的计量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从代理成本的计量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代理成本;计量模式;公司规模
Jensen and Meckling(1976)将代理成本定义为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和剩余损失的总和。[1]代理成本的存在会降低企业价值,因此股东应对管理层实施一定的控制方法和绩效激励等手段,以保证管理者的行为与股东的目标利益相一致,进而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代理成本如何衡量,本文将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代理成本的计量方法进行文献总结。
一、从投入角度计量代理成本
从投入角度计量代理成本即用“营业费用率”衡量代理成本。此计量模式下,特定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下的企业的营业费用与那些不存在代理冲突企业的营业费用的差额即是其代理成本。营业费用以年销售额加以标准化,即:营业费用/年销售额。即:x企业的代理成本=OEx/Sx-OE0/S0
其中,OEx/Sx代表x公司的销售费用率;OE0/S0代表不存在代理问题企业的销售费用率。按照该方法计量,管理者的额外消费及其他代理成本应包含在代理成本中,被称为直接代理成本。[2]
二、从产出角度计量代理成本
从产出角度计量代理成本即利用“资产使用效率”衡量代理成本。诸如管理当局投资不当、偷懒、过度在职消费等原因所带来的额外支出或效率损失反映资产的无效使用,利用资产的无效使用来替代企业代理成本。此计量模式是使用资产周转率(年销售额/资产总额)来衡量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并将其与不存在代理问题的公司相比较,从而间接地反映企业的代理成本。即:x企业的代理成本=S0/TA0-Sx/TAx
其中,Sx/TAx代表x公司的资产周转率;S0/TA0代表不存在代理冲突的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企业资产周转率越低,则表明管理者将资产用于非经营性或有利自身行为项目的动机就越大,代理成本就越高。相反,企业资产周转率越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越高,代理成本就越低。
三、指标比较法
指标比较法,是在仅选择有代理成本的公司情况下,我们通过对公司之间影响代理成本的指标进行比较来反映代理成本的相对高低。该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是Singh and Davidson Ⅲ(2003)的研究,就是直接采用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的具体计量方法来衡量代理成本。[3]
四、代理成本影响因素替代法
该方法是通过利用影响公司代理成本的特征变量来替代代理成本。在实际研究中,我们不是更多地选择与代理问题无关、而是更相关的能衡量企业代理成本的公司特征变量。
(一)股权集中度。相关文献主要有:Inderst and Muller(1999)发现,股权相对分散的企业较之股权相对集中于少数几个大股东的企业,其由负债产生的代理冲突问题的严重性较弱,即代理成本较低,但经营者的在职消费成本较高。
Pound(1993)认为,当只有少数股东拥有企业股权时,大股东可以通过限制自利管理层使其朝着股东利益目标发展,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成本,诸如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对经营者的行为实施有效地监督,从而减少代理冲突。
曾颖和叶康涛(2005)通过构建一个两时点大股东掠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代理成本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成倒U形关系。[5]
综上,股权相对集中于少数股东,较之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管理者的行为更能受到有效的监督,代理成本减少。同时股权不宜过度集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模式和特点使股权相对的集中。
(二)公司规模。研究公司规模和代理成本关系的文献主要有:Chow(1982)和Jensen(1986)认为,在经营者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公司规模和经营者能够控制的资源呈同向变化,规模越大,经营者消费现金性收益以外资源的机会就越多。另一方面,公司规模与公司层级以及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是正相关的,公司规模越小,层级越少,各种交易契约数量相对较少,即交易成本较低同时企业的监督成本也较低。反之,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较高。
(三)管理层持股。基于经济人假设,管理层会选择有利于自身而背驰股东利益的经营管理行为,基于该类型的管理者而言,其持有公司的股份越多,那么经营者将为其行为带来的风险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管理当局会趋向股东利益目标。相反,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经营者更倾向于自身利益,就比较容易与所有者发生利益沖突,增加股东的监督成本,代理成本也将增加。
五、结束语
现实中尚未有一套更简便有效的计量方法来衡量代理成本。经济学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估算代理成本,即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等方法,来模拟不可观察的契约参数,从而估计代理成本。[6]会计研究中,更多地通过计量特定企业的营业费用率、资产使用效率或有关特征指标来反映企业代理成本。虽然这些方法直观,便于理解,但管理者可能操控在计量中所需用的营业费用、产品销售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使得资产周转率或营业费用率的“含金量”不高。而且,代理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不存在代理问题的公司几乎是不存在的而且很难获得需用的数据资料。另外,由于公司特征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公司特征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不是单一性而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直接“真实”的反映代理成本。即便是从投入和产出角度来衡量,也不能全面衡量代理成本。(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Jensen,M.C.and W.H.Meckling,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4)
[2] Ang,J.S,R.A.Cole and J.W.Lin,2000.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e 55(1)
[3] Singh,M,and W.N.Davidson Ⅲ,2003.Agency Costs,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7)
[4] 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10)
[5] 平新桥,郝朝艳.代理成本估算的两种方法[J].经济学动态,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