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鹏海
摘 要:在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教学,使学生的受益达到最大化,是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怎样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是一个永恒主题。很多教师均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了很多的观点,笔者从主体(教师)的客体化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些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教学;有效性
1.用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为什么有的教师总感到课时不够用?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头脑中没有教学活动遵循的尺度——《标准》中行为动词的概念。有的教师没有认认真真地学习《标准》,将一些认知层次低的内容越位学习。教师的越位不仅占用大量课时,而且增加了学习环境的紧张气氛。
例如,《生物课程标准》对《基因重组及意义》的表述是“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出”属于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中“了解水平”层次,要求达到的层次不高。显然“说出”不等于“得出”,“得出”是“应用水平”层次,是需要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思维,然后进行总结,建立合理联系的,“说出”不同于“说明”,这里只要让学生说出例子即可。因此,采用不到位或越位的教学行为,将导致低效教学。所以确定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2.善用聪慧的教学方法施教
有效的教学必然是善用适当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因为采用灵巧的教学方法往往在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中所含的灵巧度越高,必然带来越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生物课程标准,正确采取切合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处。
例如,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为例,理解假说演绎科学思维的教学。假说演绎是高中阶段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设计的策略是将科学研究置于山穷水尽的窘境,然后引入柳暗花明的佳境。首先設置问题让学生置于窘境, F1全是高茎,矮茎又在F2出现了,且比例是3︰1,
与融合遗传产生矛盾。再引入佳境,通过视频介绍孟德尔的从小热爱自然科学的唯物思想,特别是学过数学的背景,来引导学生理解孟德尔为什么会提出四个假说的内容,再次引入困境,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只能用高科技直接观察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而对于孟德尔只能用肉眼观察,这显然是做不到的。再次引入佳境,于是孟德尔采用演绎的方法和巧妙的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这样来打开学生的眼界,使其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会领悟假说—演绎法。
3.巧用学生身边的生物学事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原理要让学生接受并理解,它必须真实可信。而学生亲身体验的生物学事实,是学生最愿意相信的事实,是颇富吸引力的。
例如,学习“神经调节”时,讲到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传导时间长短时,这一点很多学生难以体会,如一位学生很详细地描述了他不小心被针刺到的时候,是先把手缩回来,后感觉到疼痛的过程。因这样的事实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真实性高,感同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4.用通俗的语言文字表达
例如,在观察了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学生均能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而处于细胞分裂期细胞数目很少,但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笔者以“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来解释。通过这样的解释,只能让一小部分的同学理解,而大部分同学还是搞不懂,就是没办法实现从抽象到形象之间的过渡。笔者通过变换语言的表达方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果然效果非凡。
笔者是这样来打比方的:假如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自由跳绳,时间久了,由于同学们累了,跳起来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停留在地面的休息时间越来越长了。若此时有人带着照相机到操场,把此时的场景拍了一张照片。此时笔者再向同学提问,在这张照片中是停在空中的人数多,还是停在操场地面上的人数多。大家茅塞顿开:大多数停留在地面休息的同学好比间期的细胞,少数在空中跳起的同学好比分裂期的细胞。对于每个人来讲只要你停留在地面的时间长,停留在空中的时间短,在拍照的一刹那,被摄入停在地面场景的机会就多于停在空中的。照相的一刹那,就如同根尖的分生组织细胞被固定的一刹那。生活中的场景与细胞分裂的场景如此相似,真可谓实例不同,其理相通。
参考文献:
[1]王平则.生物课多媒体教学尝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3).
[2]王雪丰.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