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春 吴广文
摘 要:笔者认为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公共艺术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雕塑与壁画设计,不再是仅供人们瞻仰或欣赏了,它需要更多地考虑使用主体的体验。而环境中的主体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停留在对作品的观赏上,而是更注重环境给其的心理感受。好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能体现对环境中使用对象的一种心理上的人文关怀,它表现了人性、尊重、交流、文化与包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公共艺术需要进一步拓展它的表达形式和功能,为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更大的力量,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其对于公共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艺术;场所精神;体验
1 公共艺术对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1)公共艺术设计是改善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当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不再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设计出符合群众欣赏与审美习惯、具有中国气派和文化内涵并与现代人文都市景观环境相得益彰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建筑师、环境设计师和艺术家最主要的任务。大学校园是一个典型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公共场所,是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地方。公共艺术设计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并且如何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2)人们对于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普遍认识。公共艺术对于大众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市面上所见的关于公共艺术的相关书籍大多数是讲城市雕塑的居多,好的书籍却都是价格昂贵的译本。这就给公共艺术概念的正确传播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人们往往以为城市雕塑就是公共艺术。专业的范围与界限的不明确性不仅限制了各个院校专业的发展,也限制了公共艺术形式的拓展。雕塑就是公共艺术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公共艺术在中国缺少实施公共艺术工程的制度、规范与法规,设计形式与内容均缺少拓展。笔者经过调查后总结出以下几点:1)题材、形式老旧。公共艺术以一门与环境紧密联系的艺术,而如今的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都只是简单的在门口或草地上简单地放一个雕塑,而且雕塑的品位还停留在收租院时期的现实主义审美习惯上。又或是完全抽象的形式,几根巨大的钢管互相缠绕,再点缀上几个不锈钢球,一个所谓的公共艺术作品就诞生了。2)与环境的联系太少。作品丝毫不考虑周边的环境,比如说场所的性格,场所的尺度,场所需要的气氛等等。3)作品缺乏深度,缺少人文主义关怀,简单的形式和语言,显得肤浅而且苍白。4)缺乏群众审美基础。
2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公共艺术建设的方向和使命
(1)创作主题的突破和提升。打破千篇一律的大学校园景观。每所大学校园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故事,设计师应该深入挖掘出具有本校个性的气质,是儒雅的,或是奔放的,或是理智的,或是感性的,或者更多。而不能千篇一律地在绿地上放几本似书非书的雕塑,或在校门口塑几个知名校长像就算完成设计了。校园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具有一个与大学统一的气质和性格,这个要点决定了公共艺术作品的题材与形式,包括材料和尺度等。
(2)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艺术设计系统。校园的公共艺术作品面对的受众、服务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和教师。那么,作品的实施必须要经过学生与教师的表决而不单是由某些个人或部门来确定。而且,为了作品更符合场所使用者的要求和为其服务,从作品方案的提出,到设计,到最后实施都应该由场所中生活的主要群体参与和决策。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台湾与欧美的好多案例上得到启示。
(3)明确环境使用主体的诉求,从作品形式、设置策略、人的参与方式等方面提出完整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案。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作品更应考虑到青年学生的需求。设计者需要详细调查他们的个性与审美爱好,集体的性格与群体的时代特征,包括他们成长的时代背景、心理等。只有这样,作品的题材与形式定位才能更有针对性。另外,还要注重人的参与方式,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不是仅仅给人看的,更应该为人所用。我国著名陶艺家罗小平先生在美国一所大学——菲尼克斯梅莎公共学院里进行交流访问时,曾受邀为该校设计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罗小平问校方对作品有何要求,对方校长只说了一句话,“作品能让学生用就行。”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公共艺术作品形式的高、大、全及观赏性并不是最主要的,作品是否能和观众发生互动与联系,才是更重要的。
(4)公共艺术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普及或系统化设计对于带动区域文化的品牌效应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品的系统化设计可以在特定区域形成品牌效应,并提升本地区形象和知名度,从而带动整个城市形象与品位的提高,最后对城市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5)在学科领域里面具有一定前瞻性。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或机构专门研究大学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与策划,相关方面的文献和著作也较少。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扎实研究的话,对于以后推动城市公共艺术的立法与实施规范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3 结语
如今,大学校园的公共艺术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雕塑与壁画,不再是仅供人们瞻仰或欣赏了,它更多地包含着使用主体的体验。而环境中的主体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停留在对作品的观赏上,而是更注重环境给其的心理感受。好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要能体现对环境中使用对象的一种心理上的人文关怀,它表现了人性、尊重、交流、文化与包容。
我国多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上还是有其不足之处的。其公共艺术实践中缺乏整体空间文化的规划;许多作品仍然摆脱不了“填景”式的水平;公共艺术创作的策划缺乏“文脉”的针对性;作品的设计缺少对具体地域的历史、人文、生态进行分析,而是简单地模仿国外;或是将有些流行样式牵强附会地直接置入大学校园,导致文化与时空的不符。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与大众的审美追求产生矛盾时,也陷入了几种误区:一是忽略公共艺术大众化、通俗化的特征,片面追求艺术的实验性探索及个人化的审美取向,造成艺术与大众文化的隔阂。二是把公共艺术完全放置在“市场”与“商品”的定位,以迎合大众审美为唯一目的,创作的“从众心理”导致公共艺术的“媚俗化”、“雷同化”与“概念化”的可怕局面,并引发公共艺术的“批量生产”现象,从而迷失了公共艺术体现当代校园文化的审美诉求。三是少数“领导意志”产生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公共空间中现存的为数众多的带有功利色彩、素质低劣的作品,盲目地“美化情结”,使公共艺术失去了“公共性”的内涵。因此,应该正确制定公共艺术的设置与管理法规。
为了更好地传递大学校园的文化品牌,大学校园环境的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察当地的政治、经济、地理及文化现状,应充分考虑到师生的需求,做到设计与本地域文化相结合,与使用对象紧密结合,使校园成为能够得到师生喜爱并能从其中得到艺术熏陶和艺术教育的良好场所。
参考文献:
[1] 马丁·海德格尔(德).人诗意的栖居[M].孙周兴,译.
[2] 扬·盖尔(丹).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孙周兴,高士明.视觉的思想——“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