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娥
摘要: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合作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课外探究能力的延续等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部分。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推进,为适应新课改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倡导和要求,增强小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思想方法,避免学习老套,于是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加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合作探究
在数学课程标准之中,探究性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课堂上要培养的教学目标之一。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怎样开展才能使学生乐于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呢?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因此培养小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合作探究能力尤为重要。
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够是小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层次的发散,让他们的学习动力更足,进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习惯。教学模式灵活多变,课堂上逐步活跃,让小学生动起来,动手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会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探索,积极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注重探究性学习兴趣的培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挥兴趣这个老师的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好奇心强,同时残疾儿童有很强的自卑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更注重兴趣的培养。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上,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规律,抓住小学生思维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制造教学有关的情境和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能够主动去探究,主动去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同学们你们说一个整十整百的数来试试老师的计算速度,看看能不能难到老师?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点燃,为了难住老师,他们轮番出题结果都被我准确的判断出来。这时学生的兴趣被老师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和探究心理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被引入探究的环境中。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丰富课堂
数学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主导因此要把握时机,精心设计探索性的知识与问题,布置具有操作性的游戏与活动,充分为小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探索、发现、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残疾儿童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让他们的思维空间更开阔,学会总结和评价自己,反思自己,增强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从探究方法入手引导学生找到探究的源头
自主探究法:在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探究性发现与提出的问题,独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合作探究法: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预设重难点提出,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以及探究,把班级成员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讨论后有小组成员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弥补了组与组之间的差异,通过探究活动求得问题答案的方法。情境探究法:教師创设问题的情境,给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探究解决问題方法,适合数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等。
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去探寻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发现新知识的规律。运用各种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新知识学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探究创造基础。如在教学《乘与除》时,为研究乘与除的方法,我让每一位学生会议已经学过的知识(相同加数推导出乘法的过程、相同减数的减法推出除法的过程、以及乘法口诀的背诵的知识)。课初通过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让学生动脑回忆与思考,使学生充分感知系新旧知识的联系。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乘与除的计算特征,让学生动动脑动手学习新知,使新知识更加巩固。在学生自己的探究中,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探究的广阔天地。
五、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探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进行相互间讨论与交流,达到互补共进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由于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尤其是残疾儿童,不同思维方式交流以后彼此能得到提升。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但要参与到小组中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交流状况,还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融合。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十分重要,在训练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引导注意力要集中,注意和大家互通有无。当意见不统一时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并讲出自己的理由。在这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表现自己还学会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六、学生的探究也要在课后得到重视
制造与家长沟通的机会,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小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不多,更多的时间会在的家里度过,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主要场所。小学数学教师应与家长经常联系,保持足够的沟通,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每个小学生特点的数学学习方案来培养自主能力。
小学阶段小学生尤其残疾孩子自主学习数学的目标,是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创造学习行为中,不断吸收,沉淀相应的学习数学的素质。小学阶段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不仅是完全的独立探究学习,尤其在对其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和去开发,同时去激励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在课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而且要注重课后的发展和延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学习空间。老师要仔细斟酌后设计出好的学习方案,用数学的独特魅力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去努力探究。如在讲授《长方形周长》这一节课时,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个别孩子没有经历过测量的过程,给课堂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样我把学生编成课外合作小组,进行课外学习与研究。布置调查研究内容:(1)搜集有关长方形物体;(2)研究如何测量,为计算周长做准备;(3)说出自己小组测量的结果。课堂上,给予学生交流和发言的机会,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性,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受到数学的妙处。这样的过程对挖掘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总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对于小学生尤其残疾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帮助极大,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寻找新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跟随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为学生的全面提高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