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引导教学探讨

2015-05-30 17:15吴欣桧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引导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吴欣桧

【摘要】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努力增强教学过程环节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只有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本文对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引导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引导教学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为了行之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教师应注重对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引导,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调动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改变传统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使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努力增强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从而为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一、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

通常情况下,学生能有效地发挥思维想象能力是建立在较宽松的环境基础之上的,只有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才能真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的提示和引导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支离破碎地表达出来,却很难形成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再对其进行点拨和概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

二、通过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认知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总是爱插嘴。对学生的发言,逐一进行补充:“你说的是……”,“你在说……”正因为如此,每个学生表达的意思才逐步变得明了,但发言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碰撞、相互联系却没有产生,教学陷入一对一的局面。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教师大都怕课堂出现“冷场”,于是对每个学生的发言进行附和、帮腔、概括、评价。教师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然后加以引导,远比让学生多发言来得重要,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应是“相互倾听的教室”。学生只有有效地倾听,才能对别人的思考、看法进行认可、批判、分析,进而调整、丰富、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构。教师只有倾听,才能从学生的错误点开始,从学生的差异点开始,进一步组织有效教学。

三、注重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

教师在对问题情境进行活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入开放式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的主要特点是具备较强的层次性和发散性,对于一个数学问题能找到诸多解决办法,进而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四、把“游戏”引进课堂,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学生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游戏,创设一些活动情境,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复习“认识物体”一节课中,根据学生已经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等物体的特征,我让学生蒙住眼睛“摸一摸”、“猜一猜”,说说你摸到什么物体?引进这个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學生对物体特征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注重课程导入环节

从某种程度上说,合理的课程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潜在动力。学生认为数学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是比较吃力的,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开动脑筋,因此很难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虑到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仔细备课,注重课程导入环节,在此基础上真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在课程导入时还要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氛围,按照相关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思维真正带到数学内容中,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利用生活经验检测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合理性

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检查。这既是检验原因、规律可靠性的过程,又是数学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数学教学生气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利用生活经验检测数学学习,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合理性。例如,在学过“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后,我出了一道题:妈妈今年33岁,比儿子大10岁,儿子今年几岁?有位学生说:33+10=43(岁)。我就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答?(生:因为大10岁就加上10岁,所以就是43岁。)大部分学生的这种回答,不符合实际。然后,我就让大部分学生用生活验证的方法,指出要形成自觉从生活经验角度检测数学学习的结论,终于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合理性。

七、开展数学交流活动,营造应用氛围

开展数学交流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效果非常好。例如,在教学完“认识图形”后,我就组织学生开展“看谁拼图形最巧妙”的活动;教学完“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后,我就开展“优秀统计员”的活动;在教学完“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的知识后,我就开展“农田计算员”的活动;在教学完“元、角、分的认识”后,我就开展“学做售货员”的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努力学习数学。

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学生能领悟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要实现有效教学,强化小学教学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从教学形式及方法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引导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善于运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放手教学,让孩子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