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

2015-05-30 21:25刘小燕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师生课堂教师

刘小燕

新课程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中心”是生物教师构建课堂的基本理念之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求知动力,使其自觉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

2.借教具导入

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3.通过设问导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作状态(即活跃状态),减少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4.通过练习导入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让学生在课前训练,注意练习中要包含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也要穿插一些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在师生共同解题时,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点,上课时便会集中精力听讲,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出新课内容。

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教”变“导”

课堂上体现师生平等的观点,教学中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兴趣、思维、意识的诱导,使探究新知识的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自觉行为;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引导,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探究方法、思维习惯、合作意识的指导,培养学生刻苦勤奋、敢于创新的良好学习品德,为学生的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深层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创新。

2、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由“讲”变“研”

学会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激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的过程。例如,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予以充分肯定,决不能用自己的“标准答案”来评判。对于正确的观点要让学生说出依据;对于不正确的观点要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原因;对于新思路、新想法、应鼓励他们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探索。

3、突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伸肘和屈肘”时,可事先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制作“肘关节模型”。课堂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先展示挂图和模型,同时演示自己的上肢,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分析,尔后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景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将模型、挂图及自己的上肢对照起来,逐一指出肘关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桡骨等各结构的位置及名稱,再演示部分结构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知伸肘和屈肘动作就是这样完成的结论,接下来结合生活实际比如推开门、推铅球、提水、双臂放松等状态下这两组肌群分别处于什么状态。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这样的课堂,真正的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三、利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就能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把抽象、复杂的生物学知识转变成生动、活泼的图像、动画,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增强学生的兴趣,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动物行为类型”一节时,笔者选取了有兴趣的录象材料。首先让学生欣赏录像:画面出现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母羚羊在争斗;两只蟋蟀在争斗;两条狗为争夺食物在争斗;大雁季节性的迁徙到南方过冬;杜鹃把自己的蛋生到杜鹃的窝里;蜜蜂和蚂蚁生活在一起,成员之间有分工与合作等。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总结出来,并作分析。这些生动有趣的动物世界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增,从而在兴趣和娱乐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2、课堂生活化,贴近实际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比较感兴趣。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是生物学的学科特征决定的。例如,讲授“生物的遗传”这节内容时,让学生调查自己和父母的一些性状:①看父母的耳朵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对比看自己;②看父母的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对比看自己;③看父母和自己的前额发迹是V字形还是一字形等……。从而使学生们对生活的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感到很好奇,并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这些现象就是生物的遗传,从而点明课题。因为学生都是带着特别想知道的问题听讲的,所以在整个听课过程中都特别认真,而且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研究和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课外活动的开展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科学小实验,参观生态馆,观看标本,走进大自然,到农田、草地等观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例如生物绪论课是生物全课程的导言,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愿望,为此,笔者想办法使绪论课变抽象为形象直观,把他们带到学校的实验室。当学生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挂图、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模型,犹如迈进了“生物王国”,既兴奋又新奇。在这种环境中,笔者随意提出几个问题,如:植物为什么不能动?而动物为什么能运动?青蛙小时候为什么长大了模样变化很显著?……这样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便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这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各种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

总之,生物学是一门趣味无穷的科学,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自觉地运用学生主体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观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开拓道路。

猜你喜欢
师生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