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芳
【摘要】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与初中同属于基础教育,不管在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实施以及学生的发展来看都应该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积极开展小学、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的调查与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搞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小学;初中;数学学习现实;衔接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完成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衔接过程中是否达到顺利过渡,小学教学与初中教学是否在实现良好的过程衔接,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为了改变现状,寻找促进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顺利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
一、研究的对象
本次调查所面向的学生是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四、五、 六年级和礼嘉中学七、八年级共五个年级的学生,每个年级随机调查两个班级,礼嘉中学的所有的学生均来自礼嘉中心小学,生源相对固定,两所学校的数学学习延续性和联系性在教师和学生这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强.
二、学生调查主要数据
本次调查主要是以小学初中的数学教学衔接为背景,面向学生调查时所得数据如下:
第1题:我喜欢上数学课.
A.完全不像我;B.不太像我;C.有一些像我;D.比较像我;E.完全像我
第2题:我上课时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
A.完全不像我;B.不太像我;C.有一些像我;D.比较像我;E.完全像我
第3题:我的老师经常在数学课上开展探究、讨论、合作、交流活动.
A.完全不像我;B.不太像我;C.有一些像我;D.比较像我;E.完全像我
第4题:经常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如到商店买东西,帮助家长算一算要多少钱)
A.完全不像我;B.不太像我;C.有一些像我;D.比较像我;E.完全像我
第5题:我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A.完全不像我;B.不太像我;C.有一些像我;D.比较像我;E.完全像我
第6题:每天在数学课堂以外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大约在: A.10分钟左右;B.20分钟左右;C.30分钟左右;
D.1小时左右;E.1小时以上
第7题:我有过自学数学新知识的经历.
A.从未有过; B.偶尔会有; C.经常有.
第8题:我认为我自学的效果(上题选A的同学不填)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很差
第9题:当我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多项选择) A.能找到老师帮助; B.能找到家长帮助;
C.能找到同学帮助; D.找不到人帮助;
E.自己能独立解决; F.无所谓,放弃
第10题:当我有了和老师不一样的想法时,我会 A.立即向老师提出来;
B.与同学讨论后再向老师提出来;
C.只和同学讨论; D.不告诉同学和老师
三、学生调查数据分析与思考
(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不乐观
1. 四至八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习都保持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各年级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我喜欢上数学课”中选A的各年级都在5%以内,四、五年级的更低,只有1%. 选择C和D的人数各年级都较多,总数在60%以上,特别是四、五年级选择D的人数就达到了46.8%,选择D和E的总数更是达到了近60%. 八年级的数据不容乐观. 选择B的学生达到18.4%,选择C的学生达到42%,选择E的学生仅仅只有14.5%.
2. 学习兴趣直接决定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 在“我上课时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的选择中,选择A、B的学生四年级只有14.9%,五年级有21.6%,其他年级相对较多,八年级达到了40. 5%.四、五年级选择C、D的人数较多,总数达到63%以上. 但在E选项上除了七年级,其他年级都差不多,说明这一类的学生如果没有积极的因素加以影响的话,从四年级就开始产生一些相对稳定的群体.
3.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 从第3题图中的信息比较可以发现,四年级和七年级的学生选择D、E的学生总数达到了62.8%和69.7%,所以,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在“我上课时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中选择D和E的学生也相对较高,分别达到了60%和61.3%. 而六年级的学生因为教师不“经常在数学课上开展探究、讨论、合作、交流活动”,所以在“我上课时会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中选择D和E的学生只有37.8%,而选择A和B的居然高达34.6%.
(二)数学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不乐观
从第4题统计图可以看出,除五年级以外,其他年级在各项的选择上都差不多. 但其实这不是好现象. 数学源于生活,又会回归于生活.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数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应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应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品尝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乐趣,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自觉. 六、七、八年级的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甚至不如四、五年级的频繁.
(三)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乐观
从第5题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1. 在每个年级总是有个别学生完全丧失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是令人痛心的.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发展到这样的地步?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这些孩子挽回局面,重新把他们唤回正常学习数学的队伍?选择B的孩子在每个年级也在8%左右. 所幸的是选择A和B的孩子在各年级的比例相对固定,没有形成扩散.
2. 选择E的完全有信心学好数学的学生比例在小学阶段达到50%左右,但是升入初中以后,却逐年递减,到了八年级时只有21.7%.
(四)课外作业的时间不乐观
1. 学生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在逐年递增,小学阶段作业在10分钟左右的相对较多,在40%左右,到了七、八年级突然下降到13.2%和8%,而到了七、八年级,作业时间在30分钟左右的达到40%左右,到了八年级更是有33%的学生的作业时间达到了1小时左右甚至更多.
2. 小学阶段四、五、六年级学生中20%以上的学生的数学作业时间在1小时左右,其中五年级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达到了5%. 作业时间严重超出了小学阶段所有作业时间总和不超过1小时的规定.
3. 做作业的时间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的数具有明显的反差,成反比例状态.
(五)良好的自学习惯养成不乐观
自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地自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每个年级都有学生没有自学的经历. 其实在小学阶段就应该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指导一些自学的方法. 每个年级偶尔有自学经历的人数达到了60%左右,到了初中,经常有自学经历的比例才稍有增加.
2. 自学的效果不佳. 自学效果很好的学生各年级都没有超过10%,到了七、八年级,60%左右的学生自学效果一般,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六)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途径不乐观
1. 在第8题这项选择中,四年级时单选,可以看出四年级学生的首选是家长或者同学的比例较高,接近40%. 五至八年级进行的是多选,尽管是多选,还是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很多孩子还是首先考虑找家长和同学的帮助.
2. 每个年级都有个别学生选择“无所谓,放弃”. 这是令人痛心的选择,作出这样的选择,是预示着孩子对数学学习的放弃. 特别是到了八年级,选择放弃的孩子达到了15.9%,数学教育与教学在这些孩子身上体现了失败.
3. 选择“找不到人帮助”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还是存在并出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 这是令老师汗颜的.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当孩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也许同学、家长都爱莫能助,但是老师应该是完全可以提供帮助. 为什么这些孩子在老师那里找不到帮助?是我们老师把孩子屏蔽在了外面,还是我们的学生不愿意走近我们的老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个别孩子的存在?
4. 随着年级的递增,会找同学和老师帮助的学生越来越少. 这和上一题的选择情况有相似之处. 当孩子在遇到与老师有不一样的想法的时候,四年级的孩子选A的达到38.3%,随着年级的增高,会这样做的孩子越来越少,到了七、八年级只有6%左右. 而选B的孩子到了七、八年级达到了近60%,也从一个侧面发反映出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虑问题会越来越成熟. 但是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轻易和老师交流,初中孩子选C的达到30%左右,其中六年级选C的孩子达到近45%,可以考虑除了孩子年龄增长等一些因素之外,是否他们的数学教师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什么个人的因素,对数据产生了影响.
(七)初中学生的调查问卷还增加了一个问题:“为了使现在的小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你想对小学的数学老师说些什么?”
在回答的学生当中,可以把他们的回答分为这样几类:(1)希望小学的数学教师对学生再严格一点,要求高一点;(2)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更好的学习能力. 从学生的回答当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很多的孩子还是积极要求上进的,他们在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后,能回过头反思以前老是对他们的教育,并且能感受到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但是还是有接近50%的学生放弃了回答的权利,也许这些孩子不愿意回首小学的数学学习,也许这些孩子还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也许有些孩子在表达能力上有欠缺,不知如何回答.
四、研究感言
教师要进一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现实,针对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采用适合学生的、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适合学生的、学生需要的数学知识,强烈建议小学与初中的数学教学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和联系,包括课程体系的联系以及执行课程的一线数学教师在自身认识和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加强联系,比如可以发放学习资料,举办学习讲座,加强初中与小学数学教师的相互交流,可以是临时的公开课互动,也可以是工作岗位的互动,等等.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照顾到整个小学、初中的数学课程体系,要教“长远”的数学. 初中的数学教师也应多了解小学的数学课程,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继续维持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用学生适应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心理上和知识上的过渡,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数学,完善学生数学学习的更高层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