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其实施效果的思考

2015-05-30 23:05罗冬卿
俪人·教师版 2015年16期
关键词:工具性课标语文

罗冬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包括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及附录。《课标》的实施时间最短的地区也已超过五年,实施的效果如何呢?这段时间我重新认真研读了《课标》,再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对《课标》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设置

《课标》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位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点很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工具性”培养的是相对外在的可衡量的能力,“人文性”培养的是相对内在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工具性”与“人文性”确实是语文的意义所在。基于此,《课标》设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既强调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强调语文能力的训练,同时关注语文的育人(精神濡养)功能。我认为这种兼顾非常好,但三个方面表述不够简明,我认为“过程与方法”不应该是目标的一部分,而应该是达成目标的一个环节,把目标设置为“知识积累”“能力培养” 和“精神濡养”应该会更简明也更合理。

《课标》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明显偏重能力的发展,对于知识的积累只有附带性的一笔“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这不痛不痒的一句话太不起眼了,以致让人感觉《课标》对语文知识方面的要求较低。

二、课程内容的编排

《课标》把课程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块。其中必修课程又分为五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每本必修课本又分为两大部分,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样的编排完全符合《课标》的设计理念,也兼顾了《课标》各方面的课程目标,如果能真正按照编排的初衷去实施教学,一定会有效果的。但是我们老师很难实现这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原因是课程的容量太大。

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课标》认为“修满必修课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课程”。说明选修课是兴趣课、提高课,选修的内容应该在必修的基础上加以拓展或提高。我认为“语言文字应用”这部分内容应该渗透在必修课的学习中,而不应该归入选修课的系列。因为这个系列的内容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不仅是高考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语文工具性的具体体现,关系到基本的语文能力,建议把“语言文字应用”改为“地方文化”等系列。

三、“评价建议”部分的表述

《课标》的“评价建议”部分表述总体上让人感觉太笼统。且目前学分制评价流于形式,网上给学生做学分认定甚至与考试检测完全无关,都是皆大欢喜的分数和等级。最有实效的评价机制就是考试,让考试来引导教学的方向是最实在的。所以“评价建议”部分能否加上一些具体的考试内容的规定,特别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如课内文言文知识的考查等。

四、《课标》的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课标》实施以来,大多语文老师都感觉学生语文素质一届不如一届,语文教学整体质量不仅没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由此说明《课标》实施效果不佳,除生源素质越来越差的客观因素之外,主要还有几个原因:

1.课程容量太大

用36课时难以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就如必修课程的教学,如果重视了“阅读鉴赏”部分的教学,必然会忽视“表达与交流”部分的训练,反之亦然,很难做到两者兼顾,所以就导致教学无法深入,《课标》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很难落实。

2. 选修课的开设流于形式

选修课的开设在大多数学校都流于形式,因为学校本土条件不足以开设选修课,教师自身条件也很难开设选修课,所以目前上选修课并非学生自选课程,而是由学校规定课程,所有学生千篇一律选修同样的教材,选修也成了变相的必修,这就完全违背了《课标》课程编排的初衷。

3.网络信息的影响

对大多数教师而言,习惯依赖“搜索引擎”,弱化了深入解读文本的意识和思维。教师的惰性在增长,备课往往成了下载或交流课件,上课成了点击鼠标展示课件,少了绘声绘色的充满灵性的讲解与分析,与学生交流甚少,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一张张图片与一段段文字,少了咬文嚼字的涵泳工夫,少了想象能力的培养。这种课堂是以高科技手段为幌子的“满堂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不到发挥,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都缺乏深入的交流,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4.课标导向的影响

《课标》片面强调语文能力的提高,较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就如“附录”部分“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所列举的篇目大体都是高考作了要求的篇章,这就无形中给师生们一个不良的导向:只关注高考篇目就行了,既减轻负担,又有的放矢提高成绩,何乐而不为?其实这种情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极为不利。同时这样的结果会使语文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与个性,甚至歪曲的解读也被当成是创新能力的表现,语文有时等同于思想的自由泛滥。久而久之,学生不但语基水平在下降,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在下降,教学质量谈何提高?我认为《课标》应进一步强调语文积累,只有基础深厚,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能力。如背诵篇目需要大力增加,课内和课外要求背诵的经典篇章都在课标中具体列出,目标才更明确。

5.高考导向的影响

《课标》提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可是高考试卷却注重如何反映学生各层次的能力,虽然阅读材料人文性较强,作文要生发的也往往跟人文有关,但学生答题和写作更注重的是技巧,在作文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很少。命题的错位导致复习教学现状的错位,应试教育的指导更直接有效,所以必然忽略语文潜质的发掘。这也就使得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语文学习心态浮躁,为考试而背书,以题代读,以技巧代能力训练,应试为上,得分为上的现象严重,从而忽视语文课,忽视语文实践,忽视语文积累。语文老师为高考大局考虑,也不自觉地容忍学生这样做,教学质量当然无法提高。

总之,《课标》到了需要修订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课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