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音乐的情感性与德育教育的交融性

2015-05-30 20:16夏伟
北方音乐 2015年16期
关键词:情感性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夏伟

【摘要】在使用音乐时,教师主体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适当的情感渲染是十分重要的。在音乐中,教师的“入情”会带动学生的“入情”。在音乐中,只有当教师本人也被拨动了心底最细腻、最美好的心弦时,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内化将会在老师感染下“事半功倍”。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性;德育教育;交融性

我们如何运用艺术化的策略对道德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审美化改造,使之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去“欣赏”德育内容,进而从中受到教益呢?

美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美也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情感、智慧和行为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对德育内容运用艺术手段进行审美化改造,努力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展示道德文明的智慧之光,这就会使“学生在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的学习中看到人类自身的伟大与尊严”,体会道德的纯净和美丽。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艺术化的策略对道德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审美化改造,使之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去“欣赏”德育内容,进而从中受到教益?

一、确保同一艺术手段在不同时间出现的效果最优化策略

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们根据需要选择了同一种艺术手段,但往往取得的效果却各不一样,这就和使用艺术手段的不同时间有极大的关系。如在“尊敬师长——我们共同走过”的毕业班学生主题活动中,以“音乐”艺术手段为例,我们对同一音乐在不同时间运用的情感变化和德育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六年级的三个班级,将对照班的音乐使用置于活动一开始,而实验班的音乐则使用在过程中和结束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只改变了音乐使用的时间,其他教学环节均未改变。以实验班的教学环节为例说明:

A、诗朗诵。(小组或集体)

B、在音乐声中,填写送给教师的“心语卡”并送给教师。(心语卡由班干部策划,统一或自由设计)

C、教师拆开三个“心语袋”,猜一猜是谁送的,并说说自已的心里话。(注意:情感的表达)

D、欣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实验结果表明:同一音乐出现在活动开始时和出现在活动尾声时的效果是明显不一样的。在活动开始时使用音乐,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对音乐的理解和融入并不深入,因此,学生的情感外在体现“情绪激动,眼眶湿润”等表现只有5%~15%。这一数据反映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并不明显。而在活动结束时使用音乐,学生的爱师情感已经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层层深入,在音乐的再次渲染下,爱师情感得到发展和提升,“情绪很激动,流下眼泪、哭泣”的表現就有4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情感已经更加深入和发展了。

在德育各环节中,选择音乐的播放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以学生的情感铺垫为基础,适时地选择时段来播放音乐,这时的音乐会对学生的情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情感,实现德育的内化目标。

二、力求同一艺术手段在不同场合出现的效果最优化策略

仍以上面这个实验为例,同一种艺术手段在不同的场合出现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们要根据当时德育场合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艺术手段,达到效果的最优化。在“我们共同走过”的毕业班主题活动中,对照班的活动地点均为教室,而实验班的活动则被安排到了形体训练房。就是这小小的场合变化,让学生对此次的德育活动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在教室开展的活动,由于课桌椅座位的排放位置比较整齐,相对呆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产生一定的困难,因为师生的空间距离比较远,当音乐出现时,学生与教师的目光交流并不多;而在形体房中,没有课桌椅的束缚,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同时也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他们随意地坐在形体房的地板上,师生们靠在一起促膝而谈,回忆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音乐出现时,靠在一起静静地听音乐,流淌的音乐就是他们彼此心灵的对话,听到动情处他们会相拥在一起,真正体现了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以上数据事实表明:在形体房中,音乐的感染力更强,学生爱师情感更加深入。

欣赏音乐不仅仅是耳朵的“听”,更是心灵的对话。因此欣赏音乐需要创设适合音乐的环境和场所。和谐的环境放松人们的心情,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让欣赏音乐的人不受更多的干忧,没有更多的束缚,每个人都是自由的。音乐流淌自如,如清泉般淌入每个人的心底,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只有这样,音乐这一艺术手段才会在德育活动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三、确保同一艺术手段由不同主体实施出现的效果最优化策略

在这里的不同主体指的是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教师。同一种艺术手段,由于教育者自身气质类型、性格特点的不同,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往往也会和预计的效果大相径庭。

仍以上述实验为例说明。六年级的三位教师个性迥异,因此各自的德育效果也不同。三个实验班的教师性格是不一样的。金老师性格内向,情感流露并不充分,使用音乐前没有作更多的情感渲染,只是单纯地将音乐放给学生们听,学生更多地把音乐当作背景音乐,削弱了音乐在这一环节提升情感的重要作用;杨老师个性爽朗,做事干脆,放音乐前只是简单地述说了作为教师的感受,但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情感提示,学生对音乐的内涵和爱师情感的认识与体验并不深入,音乐的作用也不能完全体现;陈老师热情、外向、情感欢乐和欣喜,说着说着她的眼眶湿润了,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真实的老师,爱哭爱笑的老师。然后再放音乐,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在美好的爱师情感中,轻声哼唱着歌曲,情至深处,泪光闪动,眼中充满对老师的依依不舍和深深的喜爱之情。从对三位教师的不同评价就能充分体现了不同教师使用同一音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对金老师和杨老师的评价基本都是从教师的良好职业素质方面来评价的,如敬业、爱心、亲切、辛劳、大方得体、平易近人、关心集体、和蔼亲切。而对陈老师的评价,学生更多的是从心底自然流露出最生活化的赞美:美丽、和蔼可亲、可爱、太好了,等等。这充分地反映了同一音乐在不同性格教师中使用的效果不一样。

在使用音乐时,教师主体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适当的情感渲染是十分重要的。在音乐中,教师的“入情”会带动学生的“入情”。在音乐中,只有当教师本人也被拨动了心底最细腻、最美好的心弦时,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内化将会在老师感染下“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情感性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后现代椅子设计中的情感性语义表达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