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5-05-30 19:42王和
北方音乐 2015年16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王和

【摘要】流行音乐合奏教学作为流行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已在我国艺术类高职院校陆续开展。由于起步时间较短,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流行音乐合奏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围绕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对现状的梳理以及对问题的分析,探讨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手段,为建立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

高校的流行音乐教学课程,作为流行音乐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在世界各国的很多高等音乐院校都有开设。我国高校的流行音乐专业教学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动的。1993年,沈阳音乐学院成立通俗音乐专业后,国内各大艺术类高校相继开设了流行音乐的专业课程。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流行音乐学科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流行音乐合奏教学作为整个流行音乐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被确定下来。流行乐队合(伴)奏水平的高低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能力的强弱,已被公认为是各高校流行音乐课程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

作为我国艺术类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高职教育近年来在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流行音乐合奏教学开展的时间还不长,经验积累还不够丰富,因此适合高职学生的流行音乐合奏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此外,在教学目标和学生生源等许多方面与本科院校存在着一定差异的高职院校的流行音乐合奏教学,完全照抄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的。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适合自己的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的现状

所谓流行音乐合奏人才的培养,并不是指“流行音乐合奏课”——这门单一的课程教学,而是指通过流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流行音乐素养和流行音乐演奏思维模式的培养,单件乐器演奏技能的训练以及流行乐队舞台合奏演出能力的训练这一系统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生源状况

近年来,由于作为流行音乐消费群体的主力军——青年群体对流行音乐知识的渴望逐渐增大,导致各地高校的流行音乐专业报考人数快速增加,流行音乐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学生规模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专业的、系统的教学基本只有在艺术类高校以及艺术类中专得以实现,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流行音乐教学,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器乐教学基本上是空白的。流行音乐教育的“梯队式”建设没有完成。正因为如此,艺术类高校在招收的学生中,只有个别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流行音乐教育,除此之外,绝大部分的学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流行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由于志愿投档批次方面的原因,生源情况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课程设置

目前已开设流行音乐专业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和艺术类本科院校一样,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借鉴了古典音乐教学体系的优点,开设课程涵盖音乐基础理论、演奏技能、音乐素养、合奏思维及能力等方面的课程。虽然各个院校开设的具体课程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音樂史、钢琴基础、专业主课、合奏课以及实践课等等。这样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为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较为合理的课程结构基础。

(三)人才培养成效

按照现有的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的方式,通过三年系统的教学,学生基本能在观念上对流行音乐形成基础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对流行音乐合奏的演奏技能基本掌握,形成一定的合奏思维模式,并且具有一定的即兴伴奏的能力。其中,一部分毕业生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毕业后能够在各类文艺演出团体中胜任现代流行音乐演(伴)奏的工作。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特点不够鲜明,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于以下的专业课程:基本乐理、流行音乐视唱练耳、流行音乐和声、流行音乐风格分析,流行音乐史、钢琴基础、专业主课、流行音乐合奏课以及实践课等。不难看出,这些课程都是效仿古典音乐的教学模式而开设的。虽然古典音乐的教学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但对于流行音乐而言,它在教学上有其自身的规律,尤其是在教学内容上更是有其别具一格的地方,因而过多的效仿是不可取的。以“流行音乐和声课”为例,目前虽然已将“流行音乐和声”作为课程的名称,但是实际的教学内容却往往是以传统的古典和声学教材内容为主,专门针对流行音乐的和声教学并未真正展开,关于流行音乐和声学的教材虽然已经问世,但是在高职院校的和声教学中,并未被广泛地使用。此外,关于流行音乐的视唱练耳、风格分析以及编曲等领域的内容都很少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中被重视。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流行音乐教学内容的缺失,必然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流行音乐的学科特点不够鲜明。高职院校的流行音乐学科“骨架”虽已基本构建完成,但学科“内容”亟待完善。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不够充分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其培养的应该是既能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侧重实际能力的应用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明确方向。相对而言,本科教育强调的是理论培养与技能培养并重的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其人才培养的明确方向。由此可见,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存在着一定区别的。结合流行音乐器乐合奏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完全照搬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是不够合理的,尤其是在课程的设置、考评的方式以及各课程间的课时比例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

(三)合奏课课堂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流行音乐器乐合奏课是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整个合奏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流行音乐合奏课,受到管弦乐合奏课的影响较深,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管弦乐合奏课中,学生是在指挥老师的带领下按照详细的分谱完成合奏曲目训练的。这种方式对于流行音乐合奏教学而言是不完全适合的。在流行音乐的合奏中,存在着大量的即兴成分,乐手拿到的合奏谱往往是标注了和声、伴奏织体及少量提示记号的功能谱,详细的分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被使用的。因此,培养学生即兴演(伴)奏的能力在流行音乐的合奏教学中应该被提高到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教学改革的设想

(一)明确培养目标

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的合奏教学,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通过教学、训练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具有流行音乐伴奏、演奏及编创的能力。可见,在整个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突出技术在实际运用中的能力培养,应该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突出技术训练的课程,增加技术性课程的课时,同时将舞台实践的情况作为教学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二)补充教学内容

从开设的课程看,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流行音乐课程都已被标上了“流行音乐”的“标签”。例如:流行音乐和声、流行音乐视唱练耳等等。但是,就实际的教学内容看,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暂时还没有和古典音乐区别开来。这是导致流行音乐学科特点不够鲜明的原因之一。因此,将具有流行音乐学科特点的内容真正补充到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出版的适合高校教学的流行音乐教材已经出现,可选择的教材也越来越丰富,例如:由吉米·卡库里斯(美)著、由孔宏伟翻译的《流行歌曲写作——和声》、由廖季文编著的《流行爵士和声学》、由付广慧编著的《视谱唱词训练教程》等等,这些具有流行音乐鲜明特色的教材的引入必然会使得流行音乐的教学内容更为合理、更为丰富。

(三)突出个性发展

流行音乐的风格非常多样,它包括摇滚乐、爵士乐、布鲁斯音乐、索尔音乐、乡村音乐、拉丁流行音乐等,而且每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又都繁衍出众多的分支和流派。因此,即使每种风格流派的流行音乐都只演奏二到三首代表作品,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也是很难完成的。如何在三年的高职院校的合奏教学中将众多的不同风格流派的流行音乐合奏技能传授给学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将学生按照兴趣及个人演奏能力划分进入不同的乐队组合进行训练,是比较合理的方式。例如。摇滾乐队的成员,平时以接受摇滚乐训练为主,同时适当兼顾其他风格乐曲的演奏训练。这种方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避免学生千篇一律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多种不同的人才需求。

(四)更新合奏教学理念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流行音乐合奏课在起步时是在模仿管弦乐合奏课的基础上展开的。按照管弦乐合奏课的教学理念,流行合奏课的教学是以曲目为单位,乐谱为载体进行训练的。显然,这样的模式在流行音乐合奏教学中是不完全适合的。其原因是:第一,流行音乐的即兴演(伴)奏能力不可能完全通过按谱演奏的方式获得;第二、对于暂时还没有出现的原创作品,是没有办法演奏的。因此,将教学重点从曲目演奏转移到风格织体训练上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做法是:以风格为单位,着重对流行音乐的伴奏织体进行合奏练习,总结出一般规律,并指导学生在这个一般规律的范围内进行该风格流行音乐即兴演(伴)奏的训练。

通过不懈的努力,多年来艺术类高职院校已经为流行音乐演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其在人才输出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作为流行音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艺术类高职院校应该坚决的担负起推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重任。任何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观念,都是不可取的。努力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探索和研究,尽快建立起既符合流行音乐学科特点,又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流行音乐合奏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元.高校流行音乐教育需要确立学科目录———2006首届音乐艺术院校流行音乐论坛核心议题综述[J].人民音乐,2007.

[2]王建元.从我国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现状谈流行音乐学科建设[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

[3]曹洋.谈流行音乐器乐合奏课教学改革[J].寻根,2009.

[4]彭建辉,杨士春,王普江,施涛.中国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探究——以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为例[J].音乐探索,2012.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