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百年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反思

2015-05-30 10:48徐杰
北方音乐 2015年16期
关键词:欧洲音乐专业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近现代以来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对其中的“得与失”做了适当的评价。提出本土专业音乐教育应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观点。

【关键词】音乐教育;欧洲中心论

中国近现代的学校音乐教育,至今已走过百年历史。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民族危机中,现代音乐教育的先河——“学堂乐歌”诞生了。一批怀着救国理想,在世纪之交东渡日本学成归国的先贤们,成为此音乐品种的最初作者。他们在当时新兴的学堂中教授歌曲,这种以班級为单位进行授课的模式,标志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格局初步形成。时光匆匆流逝,转瞬已过百年,回首国人百年以来走过的音乐教育历程,感慨颇多。我们反思以往,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不足。

一、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

之一,经过百年发展,当下全国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已完善建立,成熟。20世纪之初,学堂乐歌的兴起,开创了近现代普通音乐教育的格局。1917年萧友梅先生的回国,则奠定了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基础。萧友梅先生先后在北京、上海建立起中国最早、最完善的两所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在办学方针中,全面引入欧洲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体系,借鉴欧洲专业音乐的教材、教法来培养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生。通过他的努力,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现代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之二,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建立了以西洋专业音乐创作体系为导向的近现代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体系。20世纪上半叶,萧友梅、黄自等老一辈音乐先贤们远渡重洋,留学欧美。归国后,辛勤躬耕于中国近现代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园地,他们向中国音乐界介绍了欧洲音乐各个历史时期的作曲家和优秀音乐作品,引进了以德奥为中心的欧洲音乐理论体系,并在此引导下,努力探索一条西方专业作曲技巧(和声、对位、曲式、配器)和中国音乐风格相结合的创作道路。他们开创了作曲技术理论领域这一新的教学大方向后,后辈很多作曲家纷纷效仿,创作出了很多紧密贴近该时代发展的“新音乐”作品。由此,欧洲专业作曲技术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创作教学的土壤中,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入了国际音乐文化大循环中,丰富了国际音乐文化。

之三,培养出一批杰出的音乐人才。萧友梅先生奠定了近现代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基础后,中国最早的一批高等专业音乐院校逐步确立,专业音乐教育在培养高水平的演唱、演奏等人材方面有着突出成绩。如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女士;抗战时期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刘雪庵等都师出于上海国立音乐院。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百年以来,就是在一批批老艺术家的代代相传中薪火不息的。与此同时,普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教导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

之四,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使一些典型西方音乐体裁传入国内,逐渐为国人所知。如声乐方面的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合唱曲和清唱剧等;器乐方面的各种欧洲乐器的独奏曲、奏鸣曲、重奏曲、管弦乐曲、交响曲、协奏曲以及歌舞剧、歌剧、舞剧音乐等。作曲家们纷纷在这些新的音乐体裁领域,创作出新型式的音乐作品,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入民族音乐风格,这些作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二、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失”

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在近半个世纪的救国救亡途中,中国知识分子在与西方列强作对照时,产生了“万事不如人”的错误观念。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学军事、学政体到学文化的三个重要阶段。在第三个阶段,文化教育界曾一度偏激地认为所有欧洲文化都是先进的,受此大环境的影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产生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错误思潮,该思潮的产生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其一,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学制方面,采用了德奥为中心的欧洲专业音乐教学体制,使当时中国官方专业音乐教育的平台上,民族音乐的教学遭到极大的制约。“音乐”成了专指西洋音乐的名词。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萧友梅先生,早年受民国政府资助委派,赴德国留学,在欧洲系统地接受了专业音乐教育。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建立起两所近现代中国最著名的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因受萧友梅留学生涯的影响,这两所专业音乐院校采取的是欧洲专业音乐教学体制,西洋音乐科目在培养方案的开设课程中占到绝大部分比重。因此,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从此取代了中国封建王朝宫廷中“教坊相承”和民间艺人“世代相习”的发展格局,这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中国本土音乐在外来音乐冲击下的“传承断层”现象。这也许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最大“之失”。

其二,在音乐创作方面,学生们习惯于用欧洲音乐体裁来写作。明显存在着以欧洲音乐的和声、对位 、曲式结构、乐队织体写法,来取代中国传统器乐写法的倾向。学生们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视中国音乐中过多表现出来的“单声部”特点为其低级、简陋的定论,由此思维倾向上得出欧洲的“多声部”音乐,是一种人类社会进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所有这些在音乐创作上的“西化”思维方式,极大的阻碍了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民族音乐的创作和繁荣。

其三,在价值取向方面,产生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错误取向,以西否中,重西轻中。一些高等音乐院校以学生在国际性的声乐、钢琴、西洋乐器比赛中获奖,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标志。长此以往,民间器乐、戏曲、民歌以及民族音乐理论的教师不被重视,非常不利于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的推广;使盲目崇洋、妄自菲薄的错误思想在专业音乐教育界滋长。

近些年来,许多音乐理论家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这其中有着许多触及民族音乐本质特征的突破性成果。特别是建国后民族音乐五大类集成的搜集、整理,以及学者们对古文献、古乐谱、古老乐种的整理、研究。所有的这些为建立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和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冯长春.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管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01).

[2]贺绿汀.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的成立很有意义[J].人民音乐,1997(05).

[3]冯甲庆.萧友梅音乐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示[J].大舞,2014(10).

[4]孙继南.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萧友梅音乐文集》读后[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12).

作者简介:徐杰(1975-),男,湘南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欧洲音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音乐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