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明
教育和其他事物一样,必须时时更新、实施改革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是理所当然。教育的改革包括教育制度、学制、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目的、考试制度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而小学教育的改革,是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基础。是教育改革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小学抓起。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神圣职责就是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锐意进取,加速改革,开创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1.统一认识,确定思路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近几年来,各级领导一直都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对各地的教师进行激励和鞭策,同时也对教育改革工作给予支持和肯定。为了统一认识,学校从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入手,加深全体教职工对中小学教育必须“转轨”和如何“转轨”的理解,进而理清实施工作的思路,即全面启动,整体规划,区域推进,分类指导,抓点带面,树立典型。
在全面启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山区与沿海学校的不平衡性,学校与学校自身发展基础不同,在制订总体规划、提出共同目标的同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提出分层次的要求,充分发挥各校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同时,运用抓点带面的方法,总结推广典型的经验,加强分类指导,以各个局部的突破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更新观念,调整认识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语文能力的培养。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力是指人们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如果教师只注重于传播书本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那么,我们教出来的学生势必成为书呆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大不了解决“一餐问题”,而“授人以渔”则教会了其一项生活技能,解决了其以后的生活问题。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不正是“授人以鱼”行为吗?要想改变现状,我们要彻底抛弃以分数衡量学生好坏的观念。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绝不可忽视教给学生适当学习的方法。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先摒弃“授人以鱼”的旧观念,提倡“授人以渔”的新思想。
3.实施素质教育,开拓创新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有创新精神。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要敢于标新立异。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必须从娃娃抓起,小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是科教兴国的前沿阵地。而小学语文教育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写一篇好的文章。那么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呢?首先教师应当要传播给学生写作知识,当然这不能机械地进行,否则就不利于小学生素质培养。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作文题目不宜定得过死,要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平时多进行一些半命题或自由命题的作文训练;其次,把作文课堂适当移到课外,如,写游戏活动,可把学生带到操场,先让学生进行活动,一边活动一边让学生说说感受;最后,回到教室让学生把参加实际活动的过程写下来,这样就容易多了,内容丰富,语句生动形象,学生们写出来的作文既有真实性,又具有生动性,同时,学生们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4.注重德育,弘扬民族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德育的前沿阵地。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重任,如果小学阶段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势必影响到将来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因此,从长远看,德育的成败事关中华民族的振兴。文学作品里饱含着丰富的感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激发出学生高尚的、健康的、向上的、火热的感情,但是,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注重净化学生的心灵,既让学生产生健康的“情”,又懂得正确的“理”,情理一体,才能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思想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特殊国情中,各种思想都普遍存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充当一个小学生的过滤器,以使学生从我们的言传身教中得到纯净的、健康向上的、积极的东西。另外,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我们摒弃一切传统的东西,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一步让学生继承和发扬,要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总之,只有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做到科教兴国。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率先实施素质教育,无疑是在为我国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赤土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