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雅芳
摘 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古往今来,乡音一直萦绕在每个人的心中。但是随着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作为能够代表各地方特色之一的方言却逐渐行走在消逝的边缘,其现状与保护值得我们深思与行动,保护传统民间文化之一的方言已经成了我们的责任。
关键词:绍兴方言;现状;保护;特色;重要性
一、绍兴方言的现状与保护
“作为绍兴人,我们有责任传承,也有必要弘扬属于我们古城的特色文化。可是文化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绍兴《柯桥日报》曾写道。
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生长在绍兴,却不懂绍兴话,你与他交流,最好讲普通话。”一些绍兴的孩子听到传统的绍兴话,有的一知半解,有的如坠云雾。诚然,我们需要经济的繁荣,但同样也离不开文化的滋润。为此,绍兴文理学院“护绍兴方言,扬特色文化”实践团对绍兴方言现状进行调查,在绍兴多地发放问卷。关于绍兴话的使用,参与者四分之一完全不会绍兴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偶尔、不用绍兴话的人各占三分之一。由此可见,绍兴方言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
在绍兴话与普通话的调查中,半数人认为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消失太可惜;超四分之一的人对绍兴方言表示无奈,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老辈人的离去,方言失去了源头。由此可见,民众已有保护意识,但缺乏行动。
在应对措施上,半数人可以接受“政府设立条例保护绍兴方言”这种方式来保护绍兴方言;四分之一人建议在学校设立专门拓展课。由此可见,政府在保护方言中起重要作用。
在反映绍兴方言的独特性形式中, 看“莲花落”和“越剧”占四分之一。方言类节目人群集中在中老年。由此可见,文化形式不够丰富。
综上,民众对绍兴方言的消逝感到惋惜。为保护绍兴方言,政府与外界固然重要,但个人也很关键。自身多说方言,以达到温故知新,多与后辈说方言,才可以代代传承。保护绍兴方言,从寻常小事“说”起,融入生活。
二、绍兴方言的特色及重要性
实践小组在文献馆发现相关文献不多,但语言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鲍同学(浙江温州)感慨,就三四本书籍,但内容很全。绍兴方言竟然还有双动词,专有名词,如,夜饭吃吃过,学堂里人有有等,还有“双生”“头寸”等专有名词,很有趣!
徐同学(浙江嘉兴)说,感觉绍兴话比普通话简单,短短几个词,就有许多意思。绍兴方言较生动,“十月萝卜小人参”,怎会有这种表达?十月份的萝卜营养价值特别高,这句话真真有趣。
1.特色
(1)绍兴方言体例有四篇:方言语音、方言谚语、方言语法、方言词汇。
(2)许多名家作品有绍兴方言。如“夜头早去阿郎嗔,日午斋时娘娘打”(原句来自《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夜头”有独特的绍兴味。鲁迅先生文章有不少绍兴话。如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拗”给人动感,认真、严谨、迂腐的私塾先生的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3)双动词。可爱的双动词在绍兴方言中可谓是一大特色。如夜饭吃吃过?(吃没吃过晚饭)
(4)绍兴特色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如“剃头司务”即理发师。
(5)词汇次序颠倒,词义不变。将“力气”说成“气力”,将“喜欢”说成“欢喜”。
(6)绍兴方言雅文文化。诗词楹 联、地名、桥名、桥谣、人名……
地名、桥名的命名有以方位为依据的,如“城南”;有以历史、典故为题材的,如“躲婆弄”,王羲之题字的扇卖得太好,老妪便常缠王羲之,王羲之每每远远望见老妪,便躲进弄堂。
旧时绍兴人取名方式多样。人名以体重(如“九斤”),长辈年龄(如鲁迅《风波》中的“八一嫂”),五行(根据生辰时日算五行缺什么,便相应弥补,如“金鑫”,五行缺金)为依据。
(7)指示代词。如“葛”“葛老倌”……
2.重要性
周柳萍(国家一级演员)说,绍兴方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绍兴地方戏曲大多戏曲语言都来自绍兴方言,比如说像我们的越剧啊,是嵊州的官话,我们的新昌调腔啊、莲花落啊都与绍兴方言密切相关。
管理员(绍兴文献馆)说,绍兴话现在越来越萎缩,看现在的小孩子在家都说普通话,绍兴话可能不说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绍兴话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
绍兴方言蕴含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承载着绍兴古城的历史,对于绍兴、乃至国家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其重要性非同一般,怎可这样消逝?
绍兴文理“护绍兴方言,扬特色文化”实践团坚持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旨,以多种方式宣传保护绍兴方言的重要性,与市文明办合作,制作的多语版绍兴方言册子与宣传片在各大网站(今日头条、文明网等)引起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杨 葳, 杨乃浚. 绍兴方言[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2]吴子慧.吴越文化视野中的绍兴方言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