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电影中窥探文化的异质性差异

2015-05-30 19:37叶晗修
求知导刊 2015年18期

叶晗修

摘 要:作为艺术形式之一,电影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习俗,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代表了一个民族、地区的文化,成为这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因素之一。现如今,随着全球通讯、交通及科技手段的日渐发达,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大大地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趋同化发展。但中西之间在地理位置、发展背景、价值评判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使得中西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差异仍旧明显、突出。笔者借助对文化载体的典型代表——电影的对比研究,试图深入剖析中西文化在诸多方面所存在的诸多差异,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电影文化;异质性差异;对比与分析

纵观电影的百年发展史,其自诞生至今不仅经历了色彩的变化、声音的演变,而且其内部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也逐渐加深。电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文化品鉴、艺术欣赏等诸多方面的地位也渐趋抬升。电影之所以会在社会生活、艺术欣赏等诸多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一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产品”“艺术品”来问世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代表。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电影与文化犹如同一物体的“形式”与“内容”,其光怪陆离的光影艺术和纵横变换的音响切换的背后实则蕴含着无限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作者的文化底蕴。从较为深入和广阔的层次而言,电影在代表一个民族光辉绚烂、无限丰富的灿烂文化的同时,还囊括了该民族内隐的、更为广阔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底蕴。通过对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电影艺术的品鉴、欣赏和研究,可以窥伺这一地区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和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基于这一点,笔者试图通过对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的全方位分析,以此来剖析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差异。

一、电影是文化的反映却不失独立性

电影是文化的反映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上述,或许不少人会误以为电影是文化的附庸,其实不然。作为一门后起的艺术形式,电影无论是从其诞生的初衷,还是从其诞生之后与文化之间所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来看,文化的的确确是电影产生的基础,而且也在电影产生之后为其进一步向彩色电影和有声电影转变提供了较为深厚、肥沃的“土壤”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是与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一样,电影在诞生之后就具备了其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形态,仅仅在某种形式上与其“母体”文化保留着一定的联系,但在更多的层次上则是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立性。

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卡努杜曾将电影称之为“第七艺术”,将其与之前诞生的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等同视之,这一点虽然在现在看来早已无可厚非,并也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但在当时看来,卡努杜的这一论断可谓振聋发聩、石破天惊。因为这一论断不仅打破了之前相对独立、完整的“艺术圈子”,而且还从全新的层次上重新定义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由于这一论断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力,自此之后,“第七艺术”也就成为了电影的代名词。

电影通过摄影机以每秒拍摄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物体运动的时空转换过程记录在条状胶片上,然后将不同的胶片衔接起来,经过显影、定影、干燥加工成电影拷贝的过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影片。影片从最初拍摄一些活动的日常生活景象片断,发展到现在已能够拍摄丰富多彩、复杂变化的现实世界。总之,电影在借助文化来增强自身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同时,也固守着属于自身的艺术原则。我们在分析其与文化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时,应当是以尊重其自身的独立性为前提的,这一点需要我们的研究者尤为注意。

二、从中西电影中探寻异质性文化的成因

众所周知,电影是文化的反映,中西电影中所反映出来的异质性差异的根源来自于这两种异质性文化,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生存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之间的异质性文化。在笔者看来,这一因素是根植于文化最底层的关键性因素。西方的海洋文明不仅给本民族带来了一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同时也将他们推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每一个个体可以在更为宽泛的空间内凭借自身的实力来施展才华、展现抱负,这一点也与之后所要论述的西方人的个人主义倾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中国的农耕文明创造了绚烂的封建文化和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这一系列相对安稳的因素既造就了光辉绚烂的五千年文明,同时也成就了相对保守、相对稳固、安土重迁的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历史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差异。如果说上一点因素是造成二者之间呈现异质性的根本原因,那么这一点则起到了助推、催化的作用。从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古代文明程度上而言,中国要比西方大大领先。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悠久的历史固然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相对较为久远的历史也就造成了对新文化、新科学开拓的保守和无力。这一点从近代开始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明显——为何领先世界长达千年之久的中国竟然在一夜之间被西方全面超越,并使得我们至今仍旧在苦苦追寻却仍未全面成功。关于这一点,我们不仅要善于总结,还要以此为鉴、深入反思。

三、从中西电影剖析中西文化的异质性

1.《英雄》和《勇敢的心》

我们先借助张艺谋拍摄的《英雄》和吉布森主演的《勇敢的心》两部电影来剖析中方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极力热衷自由民主的西方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异质性差异。

好莱坞巨制《勇敢的心》主要历史背景是13世纪,讲述了苏格兰人民起义的过程、演变和发展。影片主人公威廉·华莱士在影片中向我们展示了受压迫、受屈辱的底层民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形下,主动求变、求生存的自我救赎之路,他的内心满怀对压迫阶级的不满和对底层民众的无限同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划破了旧有统治秩序。影片不仅单纯地塑造了丰满的人物性格,同时还借助苏格兰所具有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和风景,向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环境。满怀自由与民主意识的华莱士,在影片中不畏权贵,高擎个人主义的大旗,向着自己不断向往的生活发起了冲刺,向着旧有秩序的统治者发起了冲击和挑战。虽然结局失败,但华莱士那不屈的性格和桀骜的态度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的结局虽然是失败了,但我们却可以从影片中真实、清晰地感受到华莱士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对他虽败犹荣的反抗心生无限敬意。

华莱士的反抗初衷与我国古代的荆轲刺秦的历史背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荆轲与华莱士二者都是同样地心生不满,也都是同样地选择了非常极端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前者的直接刺杀甚至比后者率众反抗更具个人主义价值倾向),最终的结果也同样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英雄》中所塑造的主人公无名最终却拜倒在了象征先进生产力和进步阶级的秦王朝的脚下。这样一来,两部同样以失败而告终的影片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勇敢的心》反映了英雄式个人主义的胜利,而《英雄》则宣告了个人主义的失败。

表面上这两部影片主人公的反抗都失败了,但是仔细分析华莱士与荆轲之死会发现,两个悲剧性的主人公的结局虽然是相同的——失败,但其失败的根源却南辕北辙。华莱士的失败固然有其力量薄弱、准备不足等一系列因素,但归根结底其结局是成功的,因为他通过率众起义实现了对自由、民主观念的宣扬,实则已经完成了自身起义的初衷,表面形式的失败对整个观念的深入人心所起到了阻碍作用微乎其微,其仍然体现了个人主义的胜利。而荆轲的失败则是对自身所坚持的价值的否认和对统治阶级的屈服,因为最终失败的荆轲也认同了以秦王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念。因此,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上来看,荆轲刺秦是既输了事实,也输了内蕴,而这内里的失败则是更为根本地代表了中西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差异。

2.《喜宴》

我们可通过李安导演的《喜宴》来深入剖析中西方在婚恋文化方面存在的异质性差异。《喜宴》所介绍的故事有些特殊,讲述了在中国难以启齿的同性之恋,对同性题材情有独钟的李安借助该片深入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影片开头介绍了旅美华人伟同在美国的纽约曼哈顿区生活,他和他的同性爱人西蒙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他们两人在早上亲密吻别,对于邻居的注视他们视而不见。这向我们展示了在美国文化背景下同性恋人的生活环境,即便别人看不惯,也没有人来制止你的行为。但是反观中国的同性恋人,绝没有人敢毫无顾忌地在光天化日之下“亲密”。这样的文化差异就给后面影片的矛盾和碰撞进行了铺垫。

而固守东方婚姻观的伟同父母,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为儿子的终身大事“操心”。为了应付伟同父母的这次行动,伟同决定和威威假结婚。而伟同和威威婚后,威威怀孕了。西蒙知道后,和伟同发生了争执和冲突。在西蒙看来,作为自己爱人的伟同是不能也不应该和异性发生关系的,这是不道德的,是不可容忍的。而伟同却觉得只要他的心属于爱人就好。这就使电影到达了高潮,表现出东西方人爱情观的巨大差异。

3.《一声叹息》和《廊桥遗梦》

通过影片《一声叹息》和《廊桥遗梦》来深入剖析中西方在婚恋道德文化方面存在的异质性差异。

在中国,道德虽然具有某种程度的形而上学,但其根本上是从家庭人伦出发的,再加上其道德实践中注重人伦之“礼”,因此,东方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注重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而西方的道德是建构在对人性的抽象和超越的基础之上的,它是抽象的,是形而上的。这种缺乏以家庭为背景的人伦之理的道德,形成了与中国伦理性道德的明显分野,也构成了西方道德的实质和核心。

《一声叹息》中表达的是应该保持传统的婚姻家庭,即使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基础,婚姻当中还是应该由亲情和责任占主导地位。虽然该片没有对当事人作任何评判,只是尽可能客观地讲述,但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苦口婆心劝诫观众,表现婚外恋的累与苦。而《廊桥遗梦》描写的也是婚外恋,男女主角四天的恋情被描绘得甜蜜美满、充满激情,两人长久的相思以及心灵上的痛苦构成了艺术上凄凉的美、古典式的悲剧美,使得《廊桥遗梦》带有古典浪漫主义的味道。

参考文献:

[1]张 良.中国人为什么谈论“中西文化异质性”?——兼论解决途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2]郭慧钰.解读《功夫熊猫》的中西文化融合[J].科技信息,2012(05).

[3]杨 耀.从几部中外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4(19).

[4]周宇洋,郑晓岩.浅谈中外电影文化差[J].电影文学,2008(24).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