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
【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35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135例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观察两组临床表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单独观察老年组患者性别、经济状况及身心状况与抑郁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组患者临床表现中激越行为、自杀意念行为、记忆力减退、言语动作减少及精力减退明显高于青年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AMD量表评分与青年组无差异(P>0.05),而HAM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中经济状况差、有慢性疾病及生活自理障碍者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具有典型性,并兼有明显焦虑症状,而且老年抑郁症发病率与经济状况、慢性疾病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相关性,因此临床预防应从以上几方面介入综合干预措施。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9.4+1 【文献标识码】 A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学者认为其可能与遗传、大脑病理改变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功能的衰退,其正成为抑郁症的高发人群[1],本文为了探寻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预防措施,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相关因素,现将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資料 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4月共收治抑郁症患者135例,年龄在24-77岁之间,参考中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135例患者均被诊断为抑郁症,患者纳入标准:①135例患者均未见药物依赖或药物滥用史,未见其他精神系统疾病;②HAMD量表评分均高于18分,女性患者中未见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并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年龄将135例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老年组89例,男56例,女33例,平均年龄(67.5±2.4)岁,受教育程度中小学27例,初中30例,高中及以上31例,平均受教育时间(7.2±1.7)年,有精神病家族史患者17例,发病时间在1-3年之间,平均时间(1.8±0.3)年,青年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3±2.1)岁,受教育程度中小学11例,初中17例,高中及以上18例,平均受教育时间(8.4±1.5)年,有精神病家族史患者10例,发病时间在1-4年之间,平均时间(1.9±0.5)年,两组患者除年龄外,其他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 方法 观察老年组患者与青年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之间差别,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情抑郁、焦虑激越、言语动作减少、自杀意念行为、精力减退或迟缓、疑病、记忆力减退及植物神经症状;同时采用HAMD及HAMA量表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进行评价,两种量表评分越低表明抑郁、焦虑症状越轻[3]。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经济状况、有无慢性疾病及生活自理情况的调查,经济状况分为较好及不足,生活自理情况分为完全自理和自理障碍,分析以上调查内容不同患者抑郁症发病率[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医学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老年组患者临床表现中激越行为、自杀意念行为、记忆力减退、言语动作减少及精力减退明显高于青年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HAMD及HAMA量表评分比较 老年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为(22.5±2.7)分,青年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为(23.2±2.1)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老年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为(20.9±1.6)分,青年组患者HAMA量表评分为(13.5±1.7)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老年组抑郁症发病因素分析 老年组患者中经济状况差、慢性疾病及生活自理障碍者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文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抑郁症患者相比青年患者有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老年患者的激越行为、自杀意念行为、记忆力减退、言语动作减少及精力减退明显高于青年组,虽然HAMA量表评分与青年无显著差异,但HAMA量表评分则明显高于青年组,由此说明,老年患者的焦虑症状较重,这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均有不利影响[5],同时,本文调查结果还显示,老年组中发病率与经济状况、有无慢性疾病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相关性,经济状况较差、有慢性病者及生活自理障碍者的发病率明显更高,这也为临床介入预防干预措施指明了方向[6],在临床预防老年人患抑郁症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世敬,雷小明,张颖.老年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1-4.
[2] 索巧云.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1):118.
[3] 陈浩田,李燕军.社区老年抑郁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181-182.
[4] 季益富,韩丽娟,李晓雨,等.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程度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6):252-253.
[5] 王凯.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354-355.
[6] 竹道平.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