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

2015-05-30 10:48刘学华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教学情境语文教学

刘学华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加强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积极的语文教学情境,加强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中培养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情境;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求“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摆脱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摒弃单纯语文的应试技能技巧的培养,语文教学不能单纯追求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而是学习立体化的真实化的语文。那么,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注重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积极的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情感、道德的影响、熏陶都是建立在学生的情感之上的。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教学若要成功,需要情感为纽带。”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情境,在特定的场景,氛围之中引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走进文本,接受文本的熏陶、浸润,使学生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升华。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教师可采用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介绍圆明园这座人类艺术的瑰宝——万园之园,学生会被圆明园的优美风光,奇珍异宝深深吸引,不由得发出赞美之声。教师再展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纵火烧毁后的惨状,令人心痛万分,激发起学生无比的憤慨,教师适时点拨,触动学生纯美的心弦:“假如回到一百多年前,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或者是管理国家的大臣,或者是保家卫国的士兵,或者是生活在北京的普通老百姓,面对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图画与语言,激荡起学生情感的波澜。生:“假如我是当时的皇帝,虽然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禧手中。我也会号召所有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矛弓箭,也要奋力抗击。希望就在奋斗之中。”生:“如果我是一位大臣,我会向皇帝建议,不修这圆明园,把这些钱用作军费,训练军队,购买武器,抵御外国侵略者。”生:“如果我是北京城一位老百姓,我会号召所有百姓团结起来,与我们共同的敌人战斗到底。”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英法联军战斗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

二、加强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的文本就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引入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强烈学习愿望。语文教学如果脱离了学生生活,则会变成枯燥乏味的文字语言的机械训练,变得乏味和空洞,造成文本丰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的严重减损和流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悲哀。如《画杨桃》一文的教学,重点句子:“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教师让学生认真体味“教诲”一词,说出父亲和老师是怎样教诲我的。生:“父亲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老师和颜悦色地说:……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的”。学生对此句如果只是泛泛地想,很难把握意义的真谛,如果引入生活,学生则会用心灵来诠释文本,审美情趣得以提升。师:“是啊,文中父亲和老师教导我的话使‘我一生受用。同学们,平时你们的长辈对你们说过类似的话吗?”生:“我爷爷常对我说:‘今天的作业今天要完成,明天还有新功课。”生:“我妈妈说:‘人要从小学会靠自己努力奋斗。”生:“我爸爸也说过类似的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师:“这些长辈对我们的教导,就叫教诲。”教师及时捕捉到了词语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借助生活,凭借生活积累,在切身的体验感受中生成了对“教诲”这个词语的认知和吸纳,同时对文本的主题进行了心灵的诠释。

三、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较高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体现。刘国正先生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中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教学必须冲破各种封闭式的教学,拓展语文学习空间,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增强语文应用意识。首先,语文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语文的生活化拓展包括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拓展。(1)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在学校,学校里发生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事情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内容。学校里举办的各种活动、竞赛,都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内所学说一说、写一写。(2)家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人和事,学生最为熟悉,感情也最纯真深厚,可以把家庭生活内容亲人的感情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叙述、体味、表达。也可结合描写家庭生活的课文,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感受。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感受。(3)社会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最广阔的场所。让学生走进社会学语文,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将来才能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社会责任。教师引导学生把各种社会信息、风土人情等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更鲜活的知识。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有的学生结合社会生活,谈出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是个性张扬和解放的时代,如果像花生那样,把果实、成绩隐藏于地下,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许可和认同呢?恐怕连工作也找不到。苹果、桃子把果实高挂枝头,昭示了自己的成绩,点缀了缤纷世界,不比花生更好吗?其次,广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获得,在实际应用中发展语文素养。教材中所选作品都是小作品大手笔,丰厚的文化、思想积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完全发掘和阐释出来,让学生不断地向深处延伸、应用,才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如学了《大瀑布的葬礼》、《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等文章,让学生对家乡的环境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思考,写出考察报告。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教学情境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