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道德血液粘稠度”

2015-05-30 17:57生涛杨超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底线思维学校德育

生涛 杨超

摘 要: 支撑中国两千余年的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去其糟粕后留下的是亘古不变的精华---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善于反思的人文风气。但当下流行的“底线”思想和“健忘”却严重阻断了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势单力薄的学校德育更是在此“气候”下难见成效。因此只有在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和公众观念的基础上,学校德育的道德种子才会在新的国民心中生根发芽。

关键词:底线思维、道德血液、学校德育

“道德血液粘稠度”是流行了一阵子的新名词。为什么说是“一阵子的新词”呢?因为在这个词曝光在媒体关注下的几天之后,我们又一次习惯性地选择了遗忘。

“道德血液粘稠度”是一个通俗的提法,是指公民个体现有的道德认知和的道德水平。这个词形象地反应了道德对于个体生存中的作用—“血液”。那么为什么要提高粘稠度呢?笔者认为“道德血液粘稠度”已经跌过了其应保持的最底线,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如今“道德血液粘稠度”已经跌破了“发行价”,不然不足以引起时人的关注,可这次关注又是昙花一现的。过低的“道德血液粘稠度”正像疯狂传播的流行病毒一样,使得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变得毫无道德可言,功利主义使我们远离了良心的责备,实用主义更是让我们勇猛地翻过所有良知的栏杆:消灭了“三鹿奶粉”的余孽又爆出“河南瘦肉精”冷汗,才压住了“我爸是李刚”的民愤又升起了“药家鑫钢琴手”的喧闹,刚想扶正“土匪城管”的形象又没挡住“赶农民上楼”的暴行等等,这种道德缺失或者毫无道德可言的例子在当今社会已经到了数不胜数的地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真的在今天又一次应验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有着五千年礼仪之邦、道德国度美称的中国,会沦落到一个需要呼喊道德感的社会?更何况我们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道德教育且有“道德模范”可做自身学习的榜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普遍流行的“底线”观念和无法消除的“健忘”对势单力薄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群殴”。

1、 什么是道德

古时多用单音节字词,那古人对于“道”、“德”含义是怎样解释的呢?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关于“道”是这样解释的:“所行道也。从辶、从一达谓之道”,意思是说道路,用在“道德”中表:“践行,实践”。“德”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升也,从行,悳声。”,意思是高尚和上升的意思。将古时“道”和“德”和在一起的含义应该是:践行或实践高尚的品行、行为。古人对于“道”、“德”的理解包含着对高尚品行和行为的敬仰、学习、践行。那么现代人对于“道德”又有怎样的解释呢?

所谓道德,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依据这个释义,我们可以得出:“道德”从古时的一种对于高尚品行和行为的敬仰、学习和践行,发展到将道德看成是一种需要依靠社会的主流舆论监督人们实施并对社会生活起到约束作用的社会规范。在这个转变中,高尚的引导成分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约束性准则的作用。

无论古今关于“道德”的解释变迁和差异有多少,对于“道德”而言应该有一个归属的追问:谁的“道德”,即谁应该有道德?

2、 谁的道德

在伦理学上通常将人们所说的道德分为两类:

一类是“公德”,即日常人们所说的社会公德、公共道德。“公”是指公共领域,公民在公共领域中的行动不可避免地是一种事关公德的行为。人类在进化到文明时期后,必须进行各种社会性交往和公共活动才能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说明“公德”是源于人的社会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道德反映着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要求,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坚决的维护。

另一类是“私德”,“私”是指私人领域。“私德”指“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私德”是相对于“公德”而言的,私德行为只是影响自己和家人、亲戚和朋友,它不需要公众评价和监督也不需要公共组织协调和处置。能够爱自己和家人、爱亲戚和朋友,无论是在私域还是公域,都是良好的私德。而在私人领域如果不“独善其身”,某种情况下私德行为就会超出私域之外跃升为公德行为。所以私德与其说是领域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度”的问题。

3、 应该追求怎样的道德

既然我们认识了“道德”的含义和作用,那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道德“标

准呢?对于应然的道德追求,在历史上理应有成熟和正确的做法。

通过读《论语》,我们发现孔子将道德的最高追求目标定义为“君子”,“成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的修养,所以在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居于首要地位。”如在《论语·述而第七》中:“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博学于文"和“约己以礼"是君子之学的两个基本方面,“择善固执一是成德之教的基本法门。随后的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居仁由义”的道德价值观,“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又说,‘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也。(《孟子·尽心上》)就是说,仁是人的心灵,义是人的正路,住在“仁”的处所里,走在“义”的道路上,一个君子的修养就完备了。可见,他把“仁”和“义”当做最基本的、最重要的道德范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关于此理想人格的道德,孟子对其作了如下描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庄子》一书,洋洋乎十余万言,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恐纵而不慌"(《庄子·天下》)的笔调,刻画了一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院万物"(《庄子·天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迫遥游》)的理想人格一一"真人"形象。由上可见,无论是“君子”、“大丈夫”还是“真人”,先秦诸子强调的是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并且起源于孔孟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教育,形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社会风气,使得历代的读书人皆以圣贤为榜样教化民俗。

今天,我们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社会品德》等等专门用于对青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媒体上对当代品格道德高尚的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如本世纪兴起的“感动中国”为原型的“感动xx”系列节目。当我们流着感动的泪水看完节目后,擦泪的纸巾却丢在了座位上。现代做过的这些努力取得却如本文开头所讲的效果:不要说私德多么高尚,就连最基本的公德也时常遭受践踏。因为这些难得一见的道德人物和学校费力的道德课程,在没有被完全领悟的时候变淹没在媒体无尽的对丑陋现象的“底线”辩护和家长亲朋的告诫之中(这些告诫大多以“不要”开头,如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跟陌生人讲话、不要帮助摔倒的老人以免被讹诈等等)。在青年儿童的世界中,充斥着关于对社会美德消极评价和消极的道德话语,这使得原本就稀少可怜的社会正面道德话语变得“虚假”起来。社会也便形成了以“底线”为要求的道德基准,善忘更使得这一状况雪上加霜。

综上,对于“有道德”的“和谐社会”的追求显然是不能以“底线”为目的的,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这较高道德追求的人呢?

4、 怎样追求高尚的道德

怎样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呢?在《礼记·曲礼上第一》中有如下表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在荀子的《劝学篇》中这样写道:“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谓之道德之极”,可见“礼”对于道德的重要作用。那么圣人孔子总结了那些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呢?

孔子是最为重视“礼”的思想家,先秦时候的“礼”是指周礼,“周礼可以协调一切社会关系,用它来定亲疏、别贵贱、决嫌疑、明是非,使人迁善远罪、、、、所以孔丘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经解》)。为了使人都知道遵守‘礼的规范,他特别重视礼教” “孔丘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仁被孔丘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君子的重要条件”。孔子认为道德主要是依靠自我修养实现的,《论语·述而第七》中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致矣。”自我修养包括:博学慎思、内省改过、慎言力行、择师慎交等几个方面,如关于博学慎思的论述有“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述而》);有关内省自克的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在慎言力行上“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荀子认为教育可以让改变一个人,教育是不断积累礼仪、知识、道德的过程,能够让自己成为与圣人、君子一样的人。

上述几位先秦圣贤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可能有点过于理想化,但那也是我们值得尊重的追求高尚道德“理想”,比起我们“没有理想”的社会总是要好很多。可能专注于德育研究的学者会认为这种理想化、太过高远和不切实际的,但是这种追求却一直影响了我们两千多年,并且传播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当然这不是厚古薄今,但这可以启示我们思考儒家文化何以深厚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同时也应反思其为什么可以支撑中国两千年的却败在了只有一个甲子的新中国。我们一直在强调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不是我们把先賢思想精华和糟粕都去除掉取而代之是引进吸收西方 “先进”文化和价值观呢?

中国从古自今是提倡道德修养的,无论哪个时代学校内都是教育和要求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高尚道德。然而古人的提倡高尚道德追求和善于反省自我的做法,正好是对应了今天的“底线”思想泛滥和善忘成风。古今两重标准、两种做法,是不是能够启示我们深思今天的学校德育和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到底缺少了什么?

参考文献: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1:104.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1.

谭维智.道德减法—庄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沈道海.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2010,1:10-11.

若水.《庄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J]道教论坛,1993,(3):10-1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2.

猜你喜欢
底线思维学校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底线思维与新闻媒体的责任担当
民生建设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社会保障制度中人的尊严问题不容忽视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
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德育创新研究
对当前学校德育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方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