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某高校教职工死亡情况分析

2015-05-30 17:08高艳芳
医药与保健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高艳芳

【摘 要】 目的 统计我校教职工的死亡原因,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我校人事处提供的去世教职工名单,对教职工死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占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恶性肿瘤占第二位。结论 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防治,指导教职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关键词】 死亡原因;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 R18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急剧上升,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与生命。现对我校过去6年去世教职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由我校人事处提供1998年至2003年去世教职工名单,直接死亡原因依据为办理丧葬费时提供死亡证明书上填写。

2 结果

2.1 1998年至2003年共去世教职工78人,男59人,女19人;死于心脑血管病40人,占总死亡率的50.1%,死于恶性肿瘤30人,占38.4%,死于其它疾病者9人,占11.5%,见表1。

2.2 不同部位肿瘤患者死亡情况,肺癌死亡率最高,占36.7%,胃癌次之,占26.7%,以下依次为淋巴癌、肝癌、骨癌、白血病及肠癌,分别占13.3%、10.0%、6.7%、3.3%、3.3%,男女比例为2.2∶1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饮食营养、环境状况等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居民的疾病谱亦发生了显著变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是中国人口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學者管讯艳[1]的相关临床分析也说明了这点。本组分析结果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是引起我校教职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恶性肿瘤占第二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男女死亡率比为2.2:1,略高于学者王晓红[2]及全国比例[3],其中又以肺癌占首位。这可能与男性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以及吸烟、喝酒和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环境恶化等因素共同作用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提示更应关注男性人群的生理、心理健康等问题,加大对这类人群健康宣传与教育,促进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为高校教职工工作量大,生活节奏快,教学任务繁重,职称评聘等竞争激烈,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学者余雷[4]研究结果显示:67.77%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一旦诊断为恶性肿瘤,其作为一个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患者往往会出现悲观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及社会行为功能缺陷,加速病情恶化,使生存期缩短,病死率提高[5]。故向广大教职员工普及卫生知识、增强教职工的防病意识,祛除不良的生活习惯,谨记健康第一、预防为主尤为重要。定期做必要的健康体检,以期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管迅艳.某高校教职工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119-120.

[2] 王小红.金华市监测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17-19.

[3] 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4] 余雷,黄万琪,郭利,等.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8(9):1185.

[5] 陈胜则,邵永强,金雪燕.永嘉县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5):42-44.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略谈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