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共中央对百色起义的政治指导

2015-05-30 15:44:21李绍来
2015年20期
关键词:红七军中共中央指导

李绍来

摘要:中共中央认为,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危机加深,全国军阀混乱加速了统治阶级的危机,革命复兴已经走上高潮的前夜。红七军要在军队转变工作中发动士兵群众斗争,巩固群众基础;扩大游击战争,深入土地革命;加紧执行武装保护苏联和反军阀战争两大任务;要向湘粤边、广东的中心推进;扩大红军。

关键词:中共中央;百色起义;指导;红七军;指示

1929年底在南国边陲暴发的百色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关于百色起义的研究,无论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革命领导者,还是百色、龙州起义以及左、右江革命斗争等革命事件,抑或是百色起义精神、意义等精神财富,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党中央与百色起义的相互关系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似乎少有涉及或未深入研究,还有进一步提升研究规范、开拓研究视野和强调问题意识的空间。本文基于1930年3月2日《中共中央给广东省委转七军前委的指示》(下文简称《指示》)的解析,就百色起义中中共中央的指导,提出不成熟的见解。

一、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判断

(一)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危机加深

中央认为,帝国主义将迅速暴发并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解决内部的矛盾危机。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但受帝国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极小,而且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一天天的发展壮大。苏联的政治影响在东西方的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中一天天的扩大。帝国主义的一系列行动如杨格计划、太平洋会议、伦敦海军会议、罗马尼亚和波兰不断挑战苏联、中东路事件等,都是帝国主义要加紧对苏联的武装进攻表现。

(二)全国军阀混乱加速了统治阶级的危机

蒋桂战争刚结束,两广混战又持续着,蒋冯战争、蒋阎战争已乌云密布,准备暴发,福建军阀混战、蒋介石与唐生智、张发奎、石友三等军阀的战争,以及其他大小军阀为争夺地盘而暴发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全国进到更混乱的局面。任何一派军阀都不能统一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日益扩大,统治阶级日益走向崩溃的道路。

(三)革命复兴已经走上高潮的前夜

中央在《指示》中指出,工人失业的大批增加,工资更加减少,工作时间更加延长,统治阶级将更加剥削工人群众,因此工人的斗争情绪日益增长,不仅很快的转向政治斗争,而且很快的走向武装斗争。红军的发展非常迅速,有两年斗争历史的朱毛部队,彭、黄部队,贺龙部队,统治阶级无法消灭,而且日益扩大;赣西南、赣东北、湘西、鄂西、鄂东北、豫东南、皖西等区域都有新的发展,广西西部又建立了红七军。全国的士兵群众一天天地倾向革命化,兵变的顺乎呼声已经普遍到全国,军阀战争的继续,使士兵沦入不堪设想的痛苦深渊,许多地方发生了有组织的兵变。中下层小资产阶级也因全国的混乱而更动摇,城市贫民、学生群众一天天地走上革命,许多城市发生了反帝游行示威,革命形势进展到革命高潮的前夜。

二、中央对百色起义的指导

基于对上述时局的判断,结合广西革命、左右江革命斗争的实际,中共中央对百色起义作如下指导。

(一)指导军队转变工作:发动士兵群众斗争

百色起义是兵动工作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把所掌握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第五大队和广西教导总队转变为红七军。但刚转变时的红七军成份比较复杂,有反动、动摇的军官,对国民党还有幻想;有兵痞子,思想、组织、纪律不好。因此,红七军的基础极不牢固。中央指出,采用政治手腕或军事阴谋的办法来实现和平转变是非常不夠,和平的转变绝不能当作一般的原则来运用,只有斗争才能创造坚强的基础,没有斗争绝不能创造坚固的基础。中央在《指示》中批评七军前委的军队转变工作方法,认为当前还残留有不少前阶段只重视军官运动,忽视士兵运动。因此,红七军必须继续加紧士兵的教育,以及红军的改造工作,提高士兵群众向外斗争的情绪,补救基础不巩固的危机。

(二)明确红七军最主要的路线:扩大游击战争,深入土地革命

中央指出,“红军在现在的任务最主要的是扩大游击战争与深入土地革命,一定要了解只有向外发展才能解决红军的一切困难,才能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只有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坚决执行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彻底肃清乡村中的封建基础,才能掀起广大群众的斗争勇气,红军也能在广大群众的斗争情绪下求得生存与发展。中央认为,右江的群众斗争尚停留在反豪绅阶级上,仅有极少地方开始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工作,必须马上作深入土地革命的工作,但必须坚决反对烧杀政策。

(三)加紧执行两大任务:武装保护苏联和反军阀战争

中央《指示》认为,帝国主义挑起一系列事端,进攻苏联的危机更加深刻了。而帝国主义进攻苏联不同于历史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全世界资产阶级统率着各殖民地的统治阶级与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着殖民地的劳苦群众的一次人类历史上所未曾有的残酷的阶级战争,这次战争的危机,绝不会有缓和的可能。而国内各派军阀的混战,都是想争取进攻苏联的优先利益和领导权,都想在进攻苏联口号之下来扩大各自地盘,各自扩大势力。因此,要加紧执行武装保护苏联的任务,使群众了解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密切关系。广西是军阀战争的区域,红七军不仅要在口头上宣传军阀战争的罪恶,而且在实际行动上要破坏军阀战争的后方、前线。

(四)指示红七军的发展方向:向湘粤边、广东的中心推进

中央认为,红七军只有向外发展才能实现其主要任务,而发展的方向是向湘粤边、广东的中心推进,与朱毛红军汇合,争取广东一省或数省的先胜利前途。中央指出,广东已经开始实施广东先胜利的计划,如朱毛红军、闽西红军入粤发展,帮助东江发动整个地方暴动;北江发动游击战争;南路发展琼崖游击;扩大士兵运动和工农武装等等。中央要求红七军要配合这一计划,并使之实现,批评红七军进攻南宁的计划,认为这是偏于割据。而规定红七军走湘粤边的路线,因为“广西桂、张军阀的军事力量已偏重桂省中南部,中部以北已渐空虚,湘军亦因全国混战有撤退的趋势”。

(五)明确红七军最主要的工作:扩大红军

《指示》指出,猛烈的扩大红军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作。至于如何扩大红七军,中央指出,绝不能以招兵买马的方式来做,而是要在群众斗争情绪提高时来做才有利,同时要注意吸收工农武装中的先进分子。为此要扩大宣传,打破群众的保守观念,鼓动广大群众参加红军。同时要求红七军要高度重视武装群众、加紧对群众的教育与集中的武装训练,这是扩大红军的前提。

三、对中共中央对百色起义指导的评价

《指示》是中共中央对百色起义指导的一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对起义暴发后持续一年多的武装斗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基本上是一份正确为主的文件。如发动士兵群众斗争、扩大游击战争、深入土地革命、反军阀战争、扩大红军等的政治指导,以及群众工作、经济工作、军事工作等的策略指导,均对红七军的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指示》也存在失误的地方。首先,对于对军队转变工作的批评,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军官运动和士兵运动是军队转变工作的“一体两面”,如果没有做好俞作柏、李明瑞等上层军官的统战、争取工作,就不可能掌握广西警备第三大队、第四大队和教导部队,就不可能把这些军队开到左右江举行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但如不重视士兵工作,缺乏士兵积极参与军队的改造转变工作,军队的基础就不牢固,就容易发生叛变。其次,关于红七军向湘粤边、广东的中心推进,这种指导思想阻碍了红七军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云南方向发展,结果丢失右江根据地。从当时的各方面的条件看,向桂、滇、黔三省发展显然比粤、湘、赣三省发展更有可能开创更大的有利局面,当时红七军领导也持这种看法。(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学院)

本文是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给广东省委转七军前委的指示》,载《右江风雷—邓小平与百色起义》,第136-159页,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红七军中共中央指导
邓小平对红七军“小长征”历史的记述及其价值
广西地方志(2023年4期)2023-12-01 01:46:2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当代陕西(2021年21期)2022-01-19 01:59:40
神秘洞穴 内藏红军遗迹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构建现行体制下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的要素研究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闽北红军参加组编红七军团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5:58
中共中央对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的判断
军事历史(2000年5期)2000-08-21 05:38:10